|
幽冥物語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5227333 | |
|
|
|
郝譽翔 | |
|
|
|
聯合文學 | |
|
|
|
2007年12月01日
| |
|
|
|
250.00 元
| |
|
|
|
HK$ 212.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合文叢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恐怖/驚悚小說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我本不屬於人間,來到這裡,無能存活,但 一顆愛慕的心,如繭自縛,遂有了今日的結局,此乃情魔之劫,非關人力可以改變……
《聊齋》集中國志怪小說想像力之大成,文字裡的亡魂世界,所反映出的人性面貌,往往比現實更具有力量。《幽冥物語》擷取此一經典的精神,借附現代風貌,以傳說眾雜的北投山區為故事舞台,再現永恆的生命主題。〈愛慕〉裡的蛇精因羨慕少女的美麗,來到人類社會,卻終被眾人辜負;〈房間〉暗夜裡的聲響,是擺脫不去的前塵往事,幢幢魅影夜半孤遊;〈夜遊〉本是為了找回失去的自由而進行的飆速探險,卻意外碰見過去被辜負的友情亡魂……這些故事還保留著現世的溫度,穿越了陰陽的界線,訴說一節節慾望糾纏的人鬼故事。
作者簡介
郝譽翔
一九六九年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劇本獎等獎項。著有短篇小說集《洗》、《逆旅》、《初戀安妮》,長篇小說《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論著《目連戲中庶民文化之研究》、《情慾世紀末》,劇本《松鼠自殺事件》等書。
|
|
目 錄
|
【自序】
愛慕
身體
房間
夜遊
祕密
漩渦
瓶子
(附錄)招魂
|
|
序
|
小說寫完了,似乎就應該留給讀者自己去詮釋,但關於這本書,我仍忍不住想要交代它的由來。我以為,中文現代小說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那麼,非得要回到被我們所遺忘了的傳統不可。然而,中文小說的傳統又是什麼呢?志怪,正是我以為中文古典小說中最有趣的一環,但很可惜的是,現代小說卻殊少能從中汲取滋養。
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時間,仔細反覆閱讀《聊齋》。《聊齋》乃是集中國志怪小說想像力之大成,故我從《聊齋》中汲取精粹,放入這本現代風貌的短篇小說中。小說的人名,如阿繡、鴉頭、珊瑚、阿瑣、嬰寧、阿纖、青鳳……,皆是出於《聊齋》,一來是為了趣味,一來則是,《聊齋》多以人為篇名,而人,實乃志怪小說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也最值得我們去剖析其中蘊含的象徵意義。至於《聊齋》的故事主題,則被我加以濃縮變形,置諸小說當中,在此我不一一點出,希望可以留下更多想像的空間。
有了故事,有了人,就必須有場景。於是我想起了我的故鄉,北投。
我在北投長大,成人,我幾乎閉著眼睛,就能繪出那裡街道的走向,街邊的風景。而北投,在我的成長過程之中,竟也不只是一座樸素之城,反倒更像是一個充滿了魔幻想像的詭譎溫泉之地。它的古老,它的破落,它的滄桑,一直縈繞在我的腦際。故它就成為我這本現代志怪小說的場景。這樣的北投或許不被多數人認可,但對我而言,它卻是無比真實的,與我生命密切糾葛在一起的,屬於我的北投。
為這本小說集取名為《幽冥物語》,則有兩個原因。一是:志怪小說必涉亡魂的世界,故幽冥反倒往往比現實更具有力量。二是,我素喜讀日本的物語,而日本物語中多為志怪小說,與中國早期古典小說極為相似,而我又特別偏愛「物語」二字,望文生義,彷彿是萬物在夜裡默默地說著話似的,很能說出我在寫這一系列小說時的心境。
這本小說附有〈招魂〉一篇,則為我小時候的親身經驗,至今仍是歷歷如繪。故我不免思及物語小說的精神,乃是「物之哀」,而我這本書,也可說是在志怪想像之中,包裹著一個「物之哀」的心與回憶吧。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