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英文中,「妖精學」(Fairyology)算是個比較冷僻的詞。《牛津英語辭典》(OED supplements 2vols)對這個詞的解釋是「與妖精有關的研究」。至於「Fairyologist」這個字,字典的解釋則是「愛好妖精的人」。雖然現在字典查得到這兩個字了,但它們仍然不是常用字彙,就連民俗學權威、妖精研究界的大師級人物凱薩琳.布麗格1(Katharine Mary Briggs)都不曾使用過。
循著「妖精」這條線索深入探尋,不難發現其根源圍繞著人類學、民俗學、深層心理學,以及各種形式之藝術的想像力源頭等,這些學科相當多樣且彼此指涉,頗難釐清。「妖精」是存在於大自然中的精靈,日本自古以來的自然觀同樣具有泛靈論3(Animism)和泛神論 4(Pantheism)的性質,因此,認識妖精,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國家傳統的自然觀念。而像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這樣愛好神智學5(theosophy)和神祕主義的人,乃至於近代的新時代運動6(New Age Movement)以及自然保育等問題,也都跟「妖精」密不可分。由此可見,妖精雖是想像力的產物,但卻在廣泛的領域中扮演著「媒介」的角色而流傳至今。
1 凱薩琳.布麗格(Katharine Mary Briggs, 1898-1980):英國民俗學權威,代表作為《英國民間故事辭典》(Dictionary of British Folk-Tales)。
2 主題學(Thematology):比較文學研究領域中新興的一股研究趨勢,是從十九世紀德國民俗學者對神話和民間傳說的研究發展而來的,他們主要研究同一個主題在不同神話和民間傳說中的演變。
3泛靈論(Animism):這個字源於英國人類學家泰勒爵士(Sir Edward Burnett Tylor)一八七一年的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泰勒將「泛靈信仰」定義為「一種相信有靈魂存在的信仰」,咸認此種信仰乃是源於原始人類為了解釋死亡、夢幻等自然現象。泛靈論又稱「萬物有靈論」。
4泛神論(Pantheism):承認並肯定上帝的存在,但是將上帝同自然與人等同起來,主張「神即自然」,從而否定了上帝是人格實體。
5神智學(theosophy):研究奧祕現象的一種宗教哲學,源於古代,對十九、二十世紀的宗教思想有啟發作用。
6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透過祕傳的形而上學宗教社團傳播的運動,涵蓋領域非常廣泛,包括:哲學、科學、心理學、音樂、繪畫藝術、超能力、通靈、水晶研究、外星人、古文明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