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與康明斯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249148
闕旭玲
商周出版
2007年8月11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獨.小說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獨.小說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丈量世界》作者丹尼爾.凱曼一鳴驚人的成名作
★即將改拍成電影,劇本由作者親自改寫
書中主角賽巴斯提昂?車爾諾是個年輕的藝術報導和評論專欄作者。他大學藝術史系只讀了兩學期,就進入廣告公司做事,而後又到地方報副刊工作。他活躍,高度的世俗性,相當勤快,喜歡拉關係和自我推銷,遂得到很多在藝術雜誌上寫報導和專欄的機會。於是他辭去地方報副刊的工作,成為自由接稿人。由於工作的挑戰,他想到替隱居在瑞士的老藝術大師康明斯基立傳。能夠替大師立傳,他即可依附於大師之後,也跟著進入藝術史而留名,而他也可憑著這個本錢而到權威的藝術雜誌工作,成為有地位的人物。
康明斯基來頭不小,馬蒂斯發掘他的才華,連畢卡索都收藏他的畫。藉由一次普普藝術展覽,他的深色眼鏡和簽名「一名盲者之作」使他聲名大噪。之後康明斯基在阿爾卑斯山區隱居,漸漸為世人淡忘。
由於康明斯基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傳記如果寫成,必可掀起一波新的康明斯基熱,這對出版商也是件樂於贊助的百利之事。於是車爾諾遂開始了他長途跋涉的立傳之旅。
而毫無疑問的,他的立傳之旅是個荒誕挫敗至極的旅程。他最先滿懷自信,而且多少有點都市人那種盛氣凌人態度踏上旅程。及並到了偏僻的康明斯基住家,他發現康明斯基的女兒設防甚嚴,於是他遂賄賂女僕設法接近康明斯基,並在他家翻箱倒櫃找資料。而後他又在康明斯基需求下,開車載他去找初戀的女子。路上發生一連串鬧劇,人人以為已盲目的康明斯基,其實並不是真盲,而是像個頑童般把他耍得團團轉。他也才發現年老的康明斯基才是真正的操縱者,他只是個自以為是的傻瓜。他以為可以獨家寫康明斯基的故事,其實有許多部分康明斯基早已接受過一個更有名的記者訪問了,他的立傳之旅成了泡影。一個急著成名的小人物,得到的是一次無言的教訓。
丹尼爾.凱曼的這本小說充滿了高度幽默,在國際間獲得極大迴響。書中劇情一再出現新的轉折和出人意表的變化,一齣好笑的混亂式喜劇,揭示著人生中的謊言與事實、操縱、道德與藝術。而車爾諾要成名、要有錢、要成功的慾望,也反應了現代社會的集體夢魘。
作者簡介
丹尼爾,凱曼(Daniel Kehlmann)
一九七五出生於慕尼黑,定居於維也納。其小說和散文被翻譯超過三十七國,多年來獲獎無數:二○○五年獲頒「憨第德文學獎」(紀念法國哲學大師伏爾泰的文學獎)。在二○○六年連獲三個文學獎:艾德諾基金會文學獎、多德勒爾文學獎(表揚傑出現代小說家的獎項)、克萊斯特獎(紀念德國天才作家克萊斯特的文學大獎)。其小說《我與康明斯基》與《丈量世界》在國際間獲得極大迴響,並締造出傲人的銷售佳績。
譯者簡介
闕旭玲
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丈量世界》、《窮得有品味》、《蘋果怎麼那麼好吃》、《德意志銀行》、《讓我們彼此了解》、《我美麗嗎?》、《歷史上的投機事業》、《多瑙河母親》、《工作游牧族》等。
序
「成名」是一種病/南方朔
現在這個時代,「立德」太辛苦,「立功」太難,「立言」又太勞累,於是大家遂爭著去「立名」。「立名」指的是不管好名爛名,出名總好過無名。出了名後,就會有地位、金錢與桃花運。「爭名」的優先性大過「逐利」。「成名」通常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由於「出名」已成了當今的主流價值,於是圍繞著「出名」的文化裡,遂有了各式各樣荒誕離譜的現象。最近北京電視台的記者加工製造紙包子的假新聞鬧出軒然大波。我們可不要忘了,我們自己這裡不久前才鬧過腳尾飯以及故意胡亂拼湊二二八記錄影片的醜聞。而更久之前,美國媒體製造假新聞知識更是層出不窮。甚至還有人把白馬頭上插個獨角,當成吉祥的獨角獸。當造假可以成名,成名之後即前途看好,又有多少人能抗拒造假的誘惑?而在藝術圈,當今英國有所謂的「年輕英國藝術家畫派」(YBA)鋒頭正旺,這群人幾乎都出身同一所藝術學校。在校時他們老師所傳授的最核心課程就是「在這個藝術家太多的時代如何存活」。這個課程所教的,不外就是些如何製造話題與新聞、如何搞好各種關係、如何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出名竅門。而這個課程可真是有用,這些年輕藝術工作者就是靠著搶新聞出名而個個得以成功。
而德國新銳作家丹尼爾?凱曼寫的這部小說《我與康明斯基》,就是以虛構方式嘲笑藝術媒體圈,為了要出名而引發出的一齣荒誕笑鬧劇。人與人的勾心鬥角、操縱、利用等情節在笑鬧中穿織,最後使得成名夢淪為一場幻影。速食式的貪圖成名,只是讓自己掉進夢魘中!
書中主角賽巴斯提昂?車爾諾是個年輕的藝術報導和評論專欄作者。他大學藝術史系只讀了兩學期,就進入廣告公司做事,而後又到地方報副刊工作。他活躍,高度的世俗性,相當勤快,喜歡拉關係和自我推銷,遂得到很多在藝術雜誌上寫報導和專欄的機會。於是他遂辭去地方報副刊的工作,成為自由接稿人。由於工作的挑戰,他遂想到替隱居在瑞士的老藝術大師康明斯基立傳。能夠替大師立傳,他即可依附於大師之後,也跟著進入藝術史而留名,而他也可憑著這個本錢而到權威的藝術雜誌工作,成為有地位的人物。由於康明斯基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傳記如果寫成,必可掀起一波新的康明斯基熱,這對出版商也是件樂於贊助的百利之事。於是車爾諾遂開始了他長途跋涉的立傳之旅。
而毫無疑問的,他的立傳之旅是個荒誕挫敗至極的旅程。他最先滿懷自信,而且多少有點都市人那種盛氣凌人態度踏上旅程。及並到了偏僻的康明斯基住家,他發現康明斯基的女兒設防甚嚴,於是他遂賄賂女僕設法接近康明斯基,並在他家翻箱倒櫃找資料。而後他又在康明斯基需求下,開車載他去找初戀的女子。路上發生一連串鬧劇,人人以為已盲目的康明斯基,其實並不是真盲,而是像個頑童般把他耍得團團轉。他也才發現年老的康明斯基才是真正的操縱者,他只是個自以為是的傻瓜。他以為可以獨家寫康明斯基的故事,其實有許多部分康明斯基早已接受過一個更有名的記者訪問了,他的立傳之旅成了泡影。一個急著成名的小人物,得到的是次無言的教訓。而對讀者們來說,當小說到了最後,車爾諾把他僅有的一些資料拋進了大海,這是無言的空白,或許也是我們闔上書本,去回味這場鬧劇的時候。
車爾諾的立傳之旅,充斥著許多我們也常見的人性特徵。開始時車爾諾滿是都市人高高在上的盛氣,他也的確像記者那樣自以為是,和人一見就三分熟,也懂得收買女僕去別人家裡不得體的東搜西刮,這都是記者江湖性格的顯現。但就在他以為掌握住了康明斯基的同時,最後卻發現他才是被耍的一方。除此之外,他帶著康明斯基到一個藝術家、藝評家、節目主持人、畫廊老闆雲集的畫展開幕場合,居然有好多人不知道康明斯基是誰。
而這是諷刺嗎?由此即讓人想到最近的一則趣聞:有個人把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的經典小說《諾桑覺寺》、《傲慢與偏見》和《勸服》的第一章稍事修改,寄給十八家出版公司和文學經紀人,結果只有強納森?開普(Jonathan Cape)出版社的編輯認了出來,其他各大出版社不是拒絕,就是置之不理。專業的文學編輯和老闆都無法辨認文學經典,這是笑話嗎?其實,文學社會學早已做過研究了,縱使大學的文學教授,都有百分之六十的文學經典未曾讀過。藝評家和畫家、電視主持人不識藝術大師,又算得了什麼?本書作者丹尼爾?凱曼放進這樣的情節,只不過是對藝術生態做出小小的嘲諷而已。
「出名」已成了當代社會的一種疾病。以前的人相信「實至名歸」,因而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上努力不懈。而現在的人,則越來越相信「名至利歸」,因而悽悽惶惶,追求著成名。長線不搞搞短線,最後即難免一場徒勞。這本令人發笑的著作,它真正帶給我們的,其實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訊息吧!
(本文作者為作家、社會評論家)
有一把自己的尺/尤克強
我在月中接到商周出版社余編輯的電話,邀請我為他們的新書《我與康明斯基》撰寫推薦文。兩天後我收到了她寄來的譯文稿,登時傻眼:《我與康明斯基》原來是德語才子作家丹尼爾.凱曼於二○○三年發表的一部馳譽國際的中篇小說,而不是我原先以為的傳記、散文、勵志或企管類的書籍──余編輯還別有用心地附贈我一本凱曼二○○五年的長篇名作《丈量世界》。其實我的專業不是文學研究,也從來沒有寫過文學評論,但是既然已經答應了出版社,只好全力以赴了──請您把這篇文章當作是「一般讀者」的閱讀心得就好!
在週末南下的遊覽車裡,窗外的炎炎烈日和車廂內悶悶不涼的冷氣並沒有讓我昏昏欲睡──因為《我與康明斯基》的故事實在太精采,逼得我聚精會神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三十一歲的車爾諾曾經在大學念了兩個學期的藝術史,然後進入廣告公司再轉到地方報社主筆藝評專欄。他汲汲營營想要成名,因此到處製造機會推銷自己──「一以貫之地在各種事物上與同行抱持相同看法,並且出席各個開幕酒會,善用機會建立人脈。」有了一點名氣之後,車爾諾就辭掉了報社工作,成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為多家藝術雜誌撰寫特約文章。然而他卻沒料到自己陷入了生涯發展的瓶頸,於是突發奇想要為在瑞士隱居的高齡藝術大師康明斯基立傳,他夢想:「我這本書不能在他死前出版,但也不能距離他死後太久,他的死,會引起一陣短暫的康明斯基熱潮。我會受邀上電視,在電視上發表對他的評論,螢幕下方還會打出我的名字,並註明我是康明斯基的傳記作家。這麼一來,我就有機會在大型藝術雜誌社找到好差事了……我的書將會成為不朽的一手資料,大學生必讀,連藝術史學家都不得不引用。」他的投機想法和出版商的算盤不謀而合──如果康明斯基恰好在近期內死亡,這本傳記一定會大賣。
於是野心勃勃的車爾諾來到瑞士荒涼的小村落尋找大師,只是他沒有沒料到照顧高齡大師生活的四十六歲女兒卻是一個強悍的角色,設下了層層的採訪關卡。車爾諾只好使盡各種卑鄙齷齪的手段──說謊、行賄、挾持、出賣等等,以便達成其「揭發大師不為人知的秘密」之企圖。作者凱曼使用了異常精簡與戲謔的文筆,把媒體和藝文界各虛偽的現象諷刺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絕。最令我意外與感動的是作者安排了一個在現實社會中似乎不可能發生的「寓言式結局」,充滿了令人深省的溫暖和希望。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好幾次闔書自問:如果我就是年輕的車爾諾,在那時的情況下會不會使出同樣「不光明正大」的手段?答案竟然十分令我自己吃驚:會!這就是作者高明的地方:《我與康明斯基》的主角只是這個時代千千萬萬「一心追求成功」的年輕人的化身,凱曼抓緊了「我要成名要有錢」的社會集體夢魘,對知識分子的虛榮心觀察敏銳,然後用上乘的幽默來戲謔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於其人」:許多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知識分子不是正如雜耍的小丑一般,只會玩弄著大量的「專有名詞」嗎?然而這本小說的結局能讓「不再年輕」的我感動的原因,正是我現在的「過來人心境」──就如車爾諾在做了這麼多荒謬的事情之後所領悟出的:
★「沒有我需要的。」(車爾諾)
「那就不要了啊!」(大師)★
於是車爾諾決定重新開始過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我在七月二十二日的那個星期天,坐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和松江路交口的「星巴克咖啡」構思撰寫這篇推薦文──中午十一點三十分,整個店裡竟然只有我一個客人。我翻開帶來的聯合報副刊,說來也巧──下方正有一篇林懷民先生的文章〈自己的一把尺──流浪者之歌29〉:
★紐約的朋友不時為我平郵寄來《時報》舞評簡報,讀久了漸漸明白,不可盡信書。每位舞評家都有其背景與經驗的限制,只能辨識他熟悉的重點,每位舞評家都有其偏好與立場,很難改變……演出就是演出,一個城市去久了,才會逐漸有影響力。不能高估一次成功演出的效果,也不能忽視長期累積的聲譽。到了九十年代,我變得很篤定:只要每天老老實實工作,只要繼續有邀約,我們就可以繼續做我們愛做的工作;舞評的好壞與舞團的市場行銷有關,與我無關。舞評挑剔的那場可能我剛好滿意至極;讚美有加的那場,我可能沮喪得回旅館幹酒。我有一把自己的尺。★
每個人都該有一把自己的尺──這就是《我與康明斯基》能帶給讀者最好的啟示:我們不應該用別人設計的尺來衡量自己的生命價值。作者丹尼爾.凱曼在三十歲就能夠領悟出和林懷民先生同樣睿智的人生道理,令我欽佩不已。
(本文作者尤克強教授現為元智大學總務長)
致台灣讀者
將自己的創作傳送到全世界的感覺很奇妙;會想要保護這份創作,與它同行並且一路相隨。但是不行,人對此無以為力,只能在遠方看著它進行自己的旅程。
沒有旅程會比這一趟更遙遠,以歐洲的視角來看,沒有語言比中文更為陌生。我童年早期就已對中文字體的美與完善心馳神往;我自己的字與句能譯成這陌生且神奇的語言,這想法非常奇妙。當我收到漂亮的繁體中文版《丈量世界》時,心中油然而起的喜悅無法言欲,尤其無法相信這真的是我的作品。但這是真的,我難以想像什麼樣的中文措辭能符合我的字句與故事高潮,我擔心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而且永遠是個謎,這個謎安靜且有耐性地站在我工作室的書架上,等待我最終能實現孩童時的想像與期望,學會中文。
在這之前我只能說,我非常高興台灣對我的作品有興趣,並且能獲得台灣讀者的喜愛,還能在如此遙遠的文化圈中得到關注與愛慕。這對我的意義有多大,我無法形容。感謝出版社,感謝所有的讀者,我希望現在正翻開這本書的人,以及即將認識我那難纏主角賽巴斯提昂?車爾諾的人,能夠在書中找到一點樂趣。
★ 丹尼爾?凱曼★
且慢嘲笑車爾諾!/彭蕙仙
丹尼爾 ?凱曼顯然很喜歡用對位書寫。《丈量世界》裡的洪堡與高斯,在凱曼的筆下,兩個人用一生互補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一個終生未娶並且保持童子之身,一個終生不愛,連兒子死活都不管;未娶的洪堡是因為專注於旅行研究,對別的東西都沒有興趣;不愛的高斯不屑於凡人太俗,根本不覺得誰值得被他看見。
說實在話,洪堡與高斯,是一體的兩面,他們在抽象與具體的層次上相互詮釋一件事:可敬之人必有可恨之事;能夠成為大師的人,通常都是他家人與朋友的夢魘。
《我與康明斯基》一書,很清楚,兩個彼此定義的人就是「我」跟「康明斯基」了。「我」,車爾諾,是個藝術系的學生,年輕而失意,剛被女朋友甩了,還被掃地出門;「康明斯基」是個過氣的藝術大師,馬蒂斯的學生、畢卡索的朋友,衰老而失落,被女兒半強迫隱居在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小村落。
車爾諾平日靠寫東拉西扯的藝評維生,筆下沒有春秋,只有勢利,好惡臧否繫於他對藝術文化界人脈與生態起落的斤斤計算,也因此沒什麼人把他當一回事;混久了,他也很有挫折感,一心想「幹一票大的」,為大師立傳自然是其中一條捷徑,車爾諾心目中的合算投資是:親訪一個快要掛掉的藝術大師,書成之日就是大師再見之時,那自然洛陽紙貴,他也就名利雙收了。
車爾諾找到了行將就木的康明斯基,然後展開一連串採訪與寫作計畫。康明斯基號稱眼盲,被女兒嚴格看管,車爾諾用盡一切辦法終於得到和康明斯基獨處的機會,他帶著康明斯基去跟幾十年沒有聯絡的初戀情人相見,一路幻想著這「世紀大會面」會是將來傳記中多麼有賣點的大獨家,越想越高興,一路開車一路計畫,爽透了。然而,這一場公路之旅,也是車爾諾的生命之旅,他的人生在此過程中全然翻轉。
康明斯基人老心清明,所有跟他打交道的人都認為他是看不見的,因為在許久、許久以前的一篇報導曾經這麼說過,所以大家也就這麼認為,再加上,康明斯基戴著一副深色墨鏡,更強化了車諾爾認為他是瞎了的印象;因為「認為」康老反正看不見,因此車爾諾一路上胡作非為,百無禁忌,為的就是要榨乾康明斯基最後的一點剩餘價值:讓車爾諾的康老傳記更富傳奇。
車爾諾帶著他到藝術活動場合公開亮相,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大家看到了嗎,康明斯基跟我在一起喲),並製造話題,(我就要出版康老的傳記了,請拭目以待);還精心規畫把老畫家帶到初戀女友家(讓你跟老情人重逢,你可要感謝我喲);車爾諾每每一想到自己將來將會靠著這本康明斯基傳大發利市時,就樂不可支。
車爾諾安排計畫、定路線、開車,但是,康明斯基主導大局。這就是這本小說最有趣的地方。一如從阿拉丁神燈裡釋放出來的精靈,過久的囚禁終於鍛煉了精靈的心智與意志,他不再把釋放他的人當作主人,而視之為新的囚奴;如果這個為精靈打開門戶的人自己又充滿了非非之想,聰明的精靈很快就知道可怎麼利用人的貪婪成就自己的願望。那麼,誰是囚奴、誰是主人?
當車爾諾瞞著康明斯基的女兒、收買了康明斯基的女傭,竭盡所能,帶著康老見了藝術界人士、見了他的初戀情人之後,他才驚覺事情的真相比他所設想的要複雜一千倍,他自以為是的一切不過是個鬧劇,不,正確的地說,是個騙局,是誰欺騙了誰?
康明斯基有自己想要完成的夢想,但女兒把他關在偏僻遙遠的小村裡,他走不出去、見不到想見的人,剛巧有個被名利沖昏了頭的年輕人車爾諾想利用他,那何妨就順水推舟,讓車爾諾助他完成幾十年未竟的心願呢?所有車爾諾處心積慮的精心安排,其實只在成就一個垂垂老者完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個願望;車爾諾不知道他一步一步走向的,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轟動掌聲,而是老人家的暮鼓微音;康明斯基用他的這點霞光餘暉,讓車爾諾開了眼睛、看清楚了很多事情。
小說的結尾可能會讓讀者大吃一驚;任何覺得作者未免太過殘忍的人,我建議你往前翻到車爾諾走在廢棄壙坑的那一段,再次溫習一個人可以因為貪婪而讓自己受苦到何種程度,或者就能明白,當車爾諾發現吃這些苦頭根本是一場荒誕,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結果時,他會使出怎樣決絕的手段呢──恨自己傻得可悲,怨自己笨得可恥,能怎麼辦呢?只有毀了一切。
這樣的結局恐怕只能說是不得不然。這是車爾諾的解脫,更是讀者的解放;讀者至此終於也從一路對車爾諾的不恥與憤怒中釋放了出來;當我們懂得憐憫車爾諾,我們方才能夠讀懂作者所要說的,其實是一種愈來愈普遍的急功好利:一種集體的成名焦慮,一種普世的致富渴望,造就出各式各樣荒唐的八卦與嗜血行徑;所以不要嘲笑車爾諾,也不必為他哭泣,因為他肯定不是惟一。
車爾諾的世儈與康明斯基的世故,是一個對照組,互相成事,缺一不可,他們利用對方的資源實踐自己的願望,最後一切復歸於零;對車爾諾,名與利如水大江東去;對康明斯基,短暫與歷史的接軌只帶來逝者如斯的訊息,初戀情人早已有了她自己的人生、與藝術大師無關的人生過得平凡愜意;瘋狂的公路旅行彷彿命運特別為「我」與「康明斯基」打開的一個歑隙,讓他們在岔出來的道路上與深刻但有時顯得晦暗的人生驚鴻一瞥地相遇,看明白了之後才能再次回到本來的軌道裡,各就各位地活下去;夢境之外不堪行。
凱曼的這部小說就寫作技法來說,不如《丈量世界》成熟,畢竟這是他早於《丈量世界》的作品,忘不了《丈量世界》絕世筆法的讀者在讀《我與康明斯基》這本小說時,可能有時會有點小小的不適應,因為這部小說沒那麼一發不可收拾的慧黠與自然,但《我與康明斯基》戲謔依然、反諷不減,而且認真說來比《丈量世界》懷抱更多一些淑世情懷,能夠引起讀者反思與反省的地方,比《丈量世界》多了幾分。
簡單說,看這本小說,你不會覺得是在一個異次元的世界裡讀兩個與我無關的脫線天才的故事,而會常常被那個「我」呼喚到現實世界來,我想,這不單單是因為凱曼這部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的緣故,更因為,這次凱曼說的是個你我都參與其中的遊戲,一種荒唐卻絕不陌生的遊戲。
洪堡與高斯有本事丈量世界,卻沒有能耐測度人情;我與康明斯基看似互相牽制,實則彼此扶持,康明斯基依賴車爾諾一如車爾諾倚賴康明斯基;凱曼是個擅長處理矛盾的作家,讀他的小說除了情節讓人拍案大呼過癮之外,還有一種 KUSO的樂趣,因為他的對白實在太好笑了。小說能讓人讀到開懷大笑與低頭沉思,極端的情緒交叉而行卻互不干擾,丹尼爾?凱曼,不簡單吶。
(本文作者為記者、作家)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