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上帝和佛陀的禮物-Life人生

上帝和佛陀的禮物-Life人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07114
謝維玲
野人
2007年8月06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野人家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19.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野人家


[ 尚未分類 ]









懵懵懂懂長大,倉促成家生子,庸庸碌碌工作,抱著抑鬱死去
你就這樣過完一生嗎?

沒有任何人生的片刻該是平凡度過的,只要你能打開尚未被挖掘出來的意識之窗。

  《上帝與佛陀的禮物》汲取各大宗教與民族的傳統生命智慧,告訴讀者,生命的每個階段,如懷孕、婚姻、老年、死去等,都能擁有各自的心靈平靜狀態。

  全書除了列舉生活週遭發生的真實故事,作為例證之外,同時也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文字書寫雖嚴謹卻親切易懂,處處故事看似信手拈來又娓娓動人。

  自呱呱墜地,歷經童年、成人、結婚生子、老去到徹底離開人世,本書帶領您度過生命中的每個週期,認真而無懼,從容且優雅。

用以探索人生各階段內涵的傳統智慧:
*猶太教為嬰兒縫製裹巾的出生儀式
*納瓦霍印第安人融合音樂、舞蹈及灑糖果以慶祝女孩進入青春期的基那達
*緬甸佛教作為成年禮的短期出家大典
*中國《禮記》為孩子的成長過程規範應作事項
*西藏中陰得度的臨終藝術
*印度凝視北極星的婚禮習俗

國外書評:

「是所有想將靈性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者的好伙伴。」──《出版人週刊》
  「這是一本令人愉悅的指南,藉由偉大宗教傳統的智慧與修行法讓我們日常生活充滿意義與價值。」──《別為小事抓狂》作者理察?卡爾森博士。

中文版推薦人
韓良露(星座與美食暢銷作家)
呂政達(作家)

本書特色
(編輯小語)

  文筆流暢平和,處處引經據典,而且說起故事娓娓動人,是優美的文學作品,也是沈澱思緒的心靈維他命。

作者簡介

菲利普.薩勒斯基(Philip Zaleski)

  負責本書的主文撰寫。他對靈性、精神領域的事物相當有研究,並有多項這方面的編著作,包括《靜定心:遁世修行之地》(The Recollected Heart: A monastic Retreat),Prayer: A History 以及 The Book of Heaven(後兩本為與妻子共同合作),同時也是《?物線雜誌》(Parabola magazine)、Best American Spiritual Writing 及Best Spiritual Writing叢書的編輯,並在史密斯學院及魏司連大學分別教授宗教及文學課程。其關於宗教與文化的著述常刊登於國內各大刊物,包括《紐約時報》、《?物線雜誌》、《要事》以及《讀者文摘》。

保羅.考夫曼(Paul Kaufman)

  負責本書的隨筆、訪談與側寫,曾擔任哈佛大學客座助理研究員。有過數項和人共同合作的作品,包括《富創造力的心靈》(The Creative Spirit)一書,及《大眾心智》(The Public Mind)一片,並因為後者而與比爾?莫爾斯(Bill Moyers)共同贏得美國廣播界最具聲望的喬治?佛斯特?皮博蒂獎(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

譯者簡介

謝維玲

  大學畢業後便與翻譯結緣,除了宗教方面的書,也接觸過園藝、動物生態、健康、旅遊、青少年小說、幼教等類型書籍。美國俄亥俄州Findlay大學幼兒教育碩士畢,從事過兒童美語教學及英文編輯工作,目前除了翻譯也編曲。



推薦


八萬四千偈/呂政達
/韓良露
本書使用說明

第一章 引言:生命週期之旅

  我們遲早將領悟到,人生不是一條直線。可能迂迴前進,或循原路折返;可能打結,也可能往其他方向分支出去;直到死亡逼近,生命又回到原點。在這個過程中,生命逐漸成形,真我也慢慢展露。

第二章 出生

  每個人的起源都跟生命起源一樣充滿著奧妙。誕生始終是個難解的謎,其中最根本的哲學問題,也就是萊布尼茨(Leibnitz)所提出的巧問:「為什麼有,而不是什麼都沒有?」(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第三章 童年

  這是人生當中最重要而艱難的一項任務。一方面,我們必須懂得激勵出孩子天生的自發力、活力與洞察力,讓孩子做自己,不要給予過多限制;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訓練孩子,讓他們善用自己的內外在資源,藉由傳授知識,讓孩子成為他們將來想要成為的人。這是個放手與管教、施肥與修剪的過程──也就是耕耘。

第四章 成年

  大多數人從童年期轉換到成年期時,都是在混沌中學習,並且面臨到一連串意外而且痛苦的事件:將煙蒂藏到草叢裡,開父母的車兜風,在電影院裡摸索性這回事。這些都是「通過儀式」,但卻無法讓人感受到任何意義感。

第五章 婚姻與家庭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婚姻透過嫁妝與遺產,確保了金錢的循環;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婚姻使得基因庫混合在一起,預防近親交配,發展出健康的演化生態;從政治學的立場來看,婚姻讓離散的家庭連結在一起,終止戰爭,並建立長期的盟友關係。

第六章 老年

  老是一種矛盾學。它帶來智慧卻也帶來煩憂;它讓人擺脫荷爾蒙與社會期待,卻也帶來骨質的耗損;它帶來指導後輩的渴望,卻也帶來對自身最終命運的掛慮。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有老苦,「當勤精進早求解脫」。

第七章 臨終

  大部分時間,我們對死都採取眼不見為淨的態度;但這一切終將因為我們的白髮、皺紋和佝僂身形而改變。父母會死,孩子會死,伴侶會死。我們將發現,死,不僅是理論層面的、人生層面的或靈修層面的死,還有伴隨著肌肉鬆垂與沈重呻吟的,真實的死。

結論 
附錄 
註解 

top

推薦序一

夜來八萬四千偈

  新世紀運動以來,對覺知、性靈、能量、超覺靜坐感興趣的讀者,應該已閱讀過許多試圖結合實用價值和教派智慧的書籍了。這本《上帝和佛陀的禮物》捧在手裡,又該如何看待?

  每本書的特質和目的,從作者的背景和寫過的書,即可觀出端倪。本書的兩位作者菲利普?薩勒斯基和保羅?考夫曼無疑走的是廣博、綜合的「跨界」路線,在設定的一生的歷程和一日的活動結構下,汲取各種宗教、民俗、民族與文學作品,因此,閱讀這兩本書,有如一趟紙上的宗教博物館之旅,包羅駁雜,新奇耳目,對一位心靈成長的旅者來說,你或許也能在三千弱水裡,找到你終生受用的一瓢飲。

  然而,廣博的資料與書寫裡,我們仍能細細體會到作者凝鍊的企圖心,將宗教性靈的知識、體悟與實踐,凝聚到『默觀』與「時間的神聖化」這兩項最是尋常,也最是奧秘的「不二法門」,萬宗不離其法,除卻此心,我們倒可以靜下心情,以欣賞一件異國手工藝品的心情,閱讀這兩本書。

  還有一點值得提出來,就是在「人生歷時性」表現出來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個觀念首先由俄國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後來曾由心理學家榮格發展為分析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容格認為「共時性」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件,同時發生時的一種「意味深長的巧合」,他甚至還稱為『性靈』(spirit)本身的秘密設計。於是,用這個概念理解這本書,就顯得興味盎然,字裡行間都顯現出性靈的秘密設計了。想想看啊,在從出生到老死、或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起床、飲食、工作、入睡的每日活動的同時,竟然存在著如此多種的方式法門,不是透過這本書的提示,我們可能不知道,聖馬丁修道院、印地安人、婆羅門教徒如何開始他們的一日活動。我們不僅「活在當下」,也透過閱讀,知道有許多種「活在當下」的方式,因此,也可從「文化多元主義」的角度理解這本有趣的性靈書籍。

  然而,什麼才是「性靈的秘密設計」?讀著書,疑問悄悄自心底竄起。是所有宗教殊途同歸的「默想智慧」,是對死亡的憶想,還是從複雜的儀軌裡學會簡單的快樂?回到一個近年頗為流行的觀念吧,我們無妨將這本書當作「慢活」的究竟之義,最後起而追求的,則是如強?卡巴辛所揭櫫的「邁向一個更默想的社會」,但是,這樣的追求是從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去完成的,自然天成,自成涅槃。

  原來,這個婆娑世界,有這麼多宗教、民族以他們的傳統實踐著「活在當下」,想到這裡,每個人的我執也都可輕輕放下了吧。我把「上帝和佛陀的禮物」想成蘇東坡的那首詩:「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種種宗教教義正如八萬四千偈,而生命本身就是最好的禮物,應作如是觀。
本文作者/呂政達(作家)

推薦序二

大野的靈性寫作----關於佛陀的生活

  野人出版社請我為「上帝和佛陀的禮物---Day生活」及「上帝和佛陀的禮物---Life人生」寫推薦序時,剛好是我的日常生活最忙碌的時候,因為在籌辦「一個慢食與樂活的地方----南村落」,讓平日其實很會偷懶過日子的我陷入不能偷懶的情境,而我竟然得在這樣的時候,去談一本關於佛陀靜心活在當下的靈性智慧書。

  這大概不是反諷,而是宇宙偉大的同時性律法偶然與巧合的安排,我一邊忙著各種瑣碎的工作,表面上會以為自己像陀螺般轉個不停,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卻又覺得自己不動如山,只當成世界在我身邊轉動,我卻一點也不會覺得昏眩。

  這段時間內,我因朋友洋蔥的邀請,和他一起去大安森林公園去體驗蘇菲迴旋舞,第一次跳這場我的頭腦早已明白了十幾年的土耳其神祕主義的靈修舞蹈,我竟然一點都不怯場也不慌張,當音樂響起,我的身體自然地就以逆時鐘的左旋方式轉起圈來,在越轉越過去速度中,我看到周遭的樹林道路,都變幻成不斷流動的光影,雖然我的身體在動,我卻感覺不到自己的動,只覺得是世界在動,但慢慢地也覺得不是世界在動,那無數光彩碎片的影像其實是宇宙幻象的本質,我的內心感受到少有的清明與平靜,深深地覺得自己與萬物融成一體。

  介紹我來體驗蘇菲旋轉祕儀的洋蔥,大概是我前世的道友,他曾不只一次和我提過,從多年前他開始接觸蘇菲舞後,他年年都會去土耳其康雅參加蘇菲神祕主義舞蹈的訓練營。

  我問從事音樂出版工作的洋蔥,跳了多年蘇菲舞蹈的影響是什麼,他說這是他迄今找到最能讓他靜心的方式。如今的他,不管生活多忙碌,只要想起迴旋的狀態,他都會因此而平靜下來。

  「上帝和佛陀的禮物」系列的兩本書,寫的正是關於靜心生活,書中的佛陀的教導,絕對不是狹義的宗教派別的理論,而是萬物一心的靈性本質的追尋與探索,佛陀在書中的意義不是寺廟法門的宗教權威,而是泛指所有覺醒的人類,佛陀的生活即覺醒的生活,而人類的覺醒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所謂一萬八千法門,可以是宗教或菲宗教的儀式,只要能明白自我與世界並無分別,我們是宇宙本體,即可跳脫人間的執著。

  這幾年國際的書市中,慢慢出現了各種類型的靈性寫作(Spiritual Writing),這樣的寫作風潮可以反映出當今人類精神狀態演進的過度,像美國七○年代流行的勵志寫作,到了八○年代初物質主義盛行就成了How to(如何)的書;經濟泡沫之後就轉成Self Help自助書,自助有成後依然空虛的人開始在九○年代流行心靈救贖書,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們發現所有追尋自我的教導都不能帶來平靜,只有回到古老的靈性知識----放棄自我,才能找回本我,而本我是和宇宙抱一的。

  只是二十一世紀的靈性寫作,如野人出版社這回出的「上帝和佛陀的禮物」系列的兩本書,都不會歸屬於那一宗派,而是諸子百家爭鳴,合則留,不合則走人,不必受任何宗師、法師、巫師、神棍的領導或控制。

  書中介紹了不少「靜心」的修行方式,打破了一般人以為靜心即靜坐或敲木魚、打禪七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某一法內的修行,靜可禪,動可禪,枯坐未必禪,跳舞未必不禪,我身邊不少朋友,都有各種放空的方式,有人畫佛陀一生行儀時放空,有人在深山行走放空,覺醒即靜心,觀照即靜心,靜心就最高境界是行坐起臥無時無刻不活在當下的覺醒。

  野人出版社從出自然荒野的書來到了出心靈的邊陲書,此野乃大野也,回到宇宙洪荒的靈悟天地。
本文作者/韓良露(星座與美食暢銷作家)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