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
遇見100%的愛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6782022 | |
|
|
|
雷叔雲 | |
|
|
|
心靈工坊 | |
|
|
|
2007年7月19日
| |
|
|
|
93.00 元
| |
|
|
|
HK$ 79.0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Caring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aring
|
|
分 類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當一個人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宛如萬里晴朗的長空,有溫暖的陽光閃耀,那光芒照亮彼此的生命,掃除內心的孤單、恐懼與憂傷。然而,這完美的愛,時刻卻非常短暫。我們走進關係中,心頭的烏雲又開始聚集:「你會百分之百愛我嗎?」、「你了解我要什麼嗎?」、「你是否會離我而去?」……我們再次陷入猜疑、不安、忌妒、爭吵、憤怒、控制、防衛、討好、失望的情緒,交織出世間愛情的聚散悲喜。
想要遇見100%的愛情,向他人索求只是徒然;完美的愛不在外面,而在內心靈魂的溫柔之處。我們都是盛載著完美之愛的不完美容器,因為我們是凡人,帶著舊日的傷痕,在付出和接受間進退失據。只有與內在的靈性連結,認識到自己值得被愛、生命值得信任、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敞開心門,讓愛進來。
威爾伍德博士是資深心理治療師,他認為,愛的療癒是一種靈性工作:當我們感受到被宇宙所愛(We are loved),並讓自己成為愛(We are love),伴侶雙方就展開生命與生命的深刻交流,靈性也將隨之閃亮。
作者簡介
約翰.威爾伍德(John Welwood)
芝加哥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執業心理治療師,自八○年代起,他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前驅,又引領風潮,整合東方靈修傳統與西方心理治療。
在學期間與澄心法學派(Focusing therapy)大師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密切合作,且在七○和八○年代,曾隨丘陽創巴仁波切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修學,三十五年來不斷接觸佛法與東方各種禪觀的傳承,兼及西方的靈修傳統。
目前任教於加州整合研究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並主持私人的心理治療工作室,在世界各地帶領心理/靈性(Psychospiritual)與人我關係意識(conscious relationships)工作坊。著有《心靈之旅》(Journey of the Heart)、《愛與覺醒》 (Love and Awakening)、《邁向覺醒的心理學》(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和《平凡的魔術》(Ordinary Magic)等書。他善用譬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筆觸,輕叩我們內心最不為人知的角落,雖說是心理學著作,卻嗅得到散文的鮮香。有趣的是,他習慣時時現身書中,彷彿是你最親近的朋友。
|
|
目 錄
|
譯者序 不鬆開緊握的拳頭,如何手牽手?
引 言 「我愛你」的真義
序 曲 被愛擁抱
第一章 完美的愛˙殘缺的關係
第二章 怨氣
第三章 放下怨氣
第四章 自怨自艾到自愛自重
第五章 聖潔的嚮往
第六章 愛讓你自由
尾 聲:誰來擁抱你
致 謝
|
|
序
|
擁抱當下的經驗
一年初春,在墨西哥尤加敦(Yucatun)半島旅遊,逛到了歷史古城瑪里達(Merida),進入餐廳用晚餐時,瑪里達還是一座老城,鑽出來的時候簡直就是山河變色,熱情的音樂流瀉在向晚的空氣中,古雅的街道頓時成了舞動的河,好似全城的人都擠到這裡來跳舞了,街上跳不下的,就坐在街邊隨音樂扭動,我正睜大眼睛欣賞這出奇歡樂的景象,赫然發現來跳舞的都是多奇異的組合!高頭大馬的女人和矮小乾瘦的男人捉對,抹著油亮髮膠的小伙子和雞皮鶴髮的老太太成雙,大鷹鉤鼻的瘦高男子和腹圍巨大的胖婦人……,總之,就是找不出一對俊男美女的完美典型,可是誰管哪!瞧他們肢體早已融化在音樂裡,好像自信滿滿地對世界宣告:「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享受人生!」當慢板的情歌姍姍響起,他們彼此勾著肩摟著腰,深情款款的眼神又好像在說:「這就是你!我就是這樣享受與你同在的時光!」
讀到本書的一刻,只覺得先前瑪里達那一幕彷彿老早化為一則貼切的註腳,佇立在紅毯的那一頭,只等著本書翩翩步上紅毯來共相攜手,因為書中道盡瑪里達之舞的美麗秘密:如果能擁抱當下的經驗,不抗拒、不評斷、不否定、不扭曲、不假飾,如果能放下所有「我應該如何」的概念,如果知道了你我他都不是固定的實體,而是當下活生生的動態經驗,會在每一個嶄新的時刻鮮活地綻放出來,那麼,我們會溫柔地做我們自己,也讓他人做他們自己。
約翰?威爾伍德其人
作者約翰?威爾伍德為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執業心理治療師,自八○年代起,他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前驅,又引領風潮,整合東方靈修傳統與西方心理治療。
他於1974年獲芝加哥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在學期間與體察治療學派(Focusing therapy)大師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密切合作,確定內心覺知能夠裨益心理治療。他原出身聖公會家庭,早年為日本禪所吸引,並受到亞倫?華滋(Alan Watts)《東西方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East & West)一書的影響,開始對「心理治療與禪宗開悟的互補關係」產生興趣。在七○和八○年代,曾隨丘陽創巴仁波切 (Ch?gyam Trungpa Rinpoche) 修學,三十五年來不斷接觸佛法與東方各種禪觀的傳承,兼及西方的靈修傳統。
目前他在舊金山灣區一面主持一個私人心理治療工作室,一面任教於加州整合研究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並擔任《超個人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助理編輯,同時他也對心理治療師提供進修課程,內容多為「靈性框架中的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in a spiritual framework)與「不設限境界的療癒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unconditional presence),並在世界各地帶領心理/靈性(Psychospiritual)與有意識的人我關係(conscious relationships)工作坊。
他已出版八部著作,包括知名的《心靈之旅》(Journey of the Heart)、《愛與覺醒》 (Love and Awakening)、《邁向覺醒的心理學》(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和《平凡的魔術》(Ordinary Magic)等,本書是最晚近的一本,曾獲頒二○○六年度「促進更美好人生之書」 (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以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等書獎,他刻畫人類內心如何渴慕完美無瑕的愛,一旦展開人我互動,卻往往潰不成軍,哀鴻遍野。他善用譬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筆觸,輕叩我們內心最不為人知的角落,雖說是心理學著作,卻嗅得到散文的鮮香。有趣的是,作者時時現身書中,自身的療癒與覺醒和他諮談對象的經驗平起平坐,與其說作者是心理治療專家,倒不如說更像一位朋友。
心理與靈性的對話
由於作者獨特的背景,他的寫作跨越了傳統心理學的藩籬,在心理治療中引入大量的精神修持元素。他喜稱他寫的是「靈性情境中的心理學著作」(Psychological work in a spiritual context)或者「心理/靈性著述」(Psychospiritual work)。究竟什麼是心理/靈性的角度呢?作者在多年臨床經驗中,發現心理工作可以處理心理損傷的部份;靈性工作則可在深層本質上開發我們天性中無窮的資源,活得更海闊天空。以夫妻諮商為例,【註1】他認為典型的美國式思考是找出問題,尋求解決,然後期待相安無事,有些問題固不妨這樣解決,但若一味側重「解決問題」,恐難免錯失檢視內心更深處的契機,我們儘可以貼上心理學膏藥來解決病徵,如偵測不到也治癒不了深層的病因,難保將來症候以另一種面目浮現出來。他的信念是,人我關係中每個問題都是一個徵狀,顯示你與內心更上游的源頭失聯;每個心理困境也都是一個轉機,助我們溯向心靈更深處;相對地,許多用功修行的人士在心理上其實仍是一名負傷者,因此他得出「覺醒需要伴隨心理學,正如心理學需要伴隨覺醒」的結論。【註2】實際上西方心理學界很早就注意到東方的心靈修持,二十世紀初期佛洛姆(Erick Fromm)便走入哲學、宗教、乃至於神秘主義尋求證悟者,前述的華滋以及維瑞拉(Francisco J. Varela)、卡巴辛(John Kabat-Zinn)等學者探索此一議題也都成績斐然。
幽閉的無愛之所
矢志追求完美之愛的人們,不免要問:「我是不是在追尋不可能?」作者在書中道出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同時彰顯心理層面與靈性層面相互呼應之必要。
由於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份愛的經驗多來自他人,我們很自然以為愛來自人我關係,這使我們渴求別人的認同,以躋身於愛。一旦這份關係低於期望值,失望導致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才得不到愛和尊重,這種「無愛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創傷,與其為跛腳的自我形象而自責,不如設定出一個「可惡之人」,羅織對方錯處:「都是你害我……」,將自己化為受害者,以尋求安慰與滿足。自殺炸彈客看得見,因而引發震撼,然另一種無聲無息而威力更為驚人的恐怖襲擊,更叫人戰慄,那就是「無愛感」的引信,自我們內心一路延燒,燒出種種情緒性攻擊,甚至燒出情緒自殺炸彈客。
愛的相對論與絕對論
「無愛感」從曲解愛與被愛而來。我們最熟悉的「人對人」的愛其實只是相對層面的愛,相對意謂一切隨條件狀況而變化,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身體、背景、個性、價值、觀點、需要,也用獨特的方式來對待生命,因此人與人之間不可避免一直是二元、對立、不連續、不穩定的;然而進入生命的最深層,我們可以如實承認並接納,毫無保留、要求、批判或操控,率直無隱面對自己的生命經驗,也就是開放而醒覺的心,這裡沒有你我的相對,任何時刻,都可能與任何生命──情人、孩子、朋友、在路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甚至動物──靈犀相通而產生溫暖和開放,這種「生命對生命」的愛是絕對、不設限、無條件的愛,當絕對之愛在體內滾滾流動,我們看到生命有其基本的尊嚴和神聖,並不需要仰望外界的認可,於是再不會為饑渴(愛的來臨)和恐懼(愛的遠去)所苦,在生命深刻的諧和中,我們知道自己沒有負傷,從沒受過傷,也不可能被傷害。
我們絕大多數時候住在相對境界之中,「相對之愛」縱使不夠完美,然而它擁有「絕對之愛」所沒有的體溫、肢體、話語和眼神,可以傳達溫柔和善意;儘管它使人我關係出現上下波動,但波峰和波谷各有其美!高點之後接著出現低潮,那是因為我們仍有學習的空間;低點之後高峰又現,那是因為受傷之後必有癒合,誤會和隔絕的低點未始不可以是重新瞭解和契合的跳板。辨明了愛有絕對、相對的分野,就不會到跟我們一樣不完美的人身上尋求完美之愛,同時能夠擁抱自己和他人的「不可能完美」,因為我們了解不完美標示著努力的過程,是彌足珍貴的心靈資產。
個人與群體的療癒
書名既是有關「愛」與「人我關係」,扉頁卻題著「本書為世界和平而作」,這兩者有何關連?作者從九一一事件引發撰寫本書的動機,再一次確定外在動亂行為不過是內在動亂心理的外顯症狀,「無愛感」是普世創傷,自個人內心延燒至婚姻和家庭、學校和職場、政治和宗教,弄得烽煙四起。在群體層次,我們看到「怨恨政治」,政治選戰操弄人們的不滿和憤怒來贏得選票;又有所謂「選擇性創傷」(chosen trauma),有些種族和國家視自己為歷史錯誤和威權壓制的受害者,所作所為不斷觸發另一族群的敵意反應,你來我往,永無寧日;還有所謂「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爭」,更是一個荒謬而矛盾的命題,因為戰爭只會製造更多恐怖。集體議題仍需自消弭每個人內心的「無愛感」做起──不鬆開緊握的拳頭,如何手牽手?
無瑕之愛
做一個完整真實的人,意謂穩穩站在相對和絕對兩個次元,願意全心開放並接納我們當下所有的生命經驗,深掘生命存在的實相,促成生命的質變。因此我們須學著走出情緒反應的慣性模式,在「相對之愛」中成長(growing up),同時努力於覺醒(waking up) ,【註3】以契入「絕對之愛」。
從下一頁開始,在耶穌基督的誡命、佛陀的法教、蘇非詩人的吟唱聲中,威爾伍德將帶領讀者走進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家裡藏著的這麼一間幽暗的地下室,他開了一扇窗,讓開闊的藍天和暖滋滋的陽光流瀉進來,就像音樂流瀉在瑪里達人們舞動的臂膀上。
【註1】Virginia Lee, “Rattling Your Soul Cages: An Interview with John Welwood”, www.commongrnd.com
【註 2】John Welwood ,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 Buddhism, Psychotherapy and the Path of Personal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Boston, MA: Shambhala, 2000 , p.xvi.
【註3】Keith Thompson,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an Interview with John Welwood,” Sacred Journey, July 2006.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