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教授序
憶起美國芝加哥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執教的29個年頭,事隔多年仍舊懷念與住院醫師們共同討論的時光,每每在討論的互動中都可以激發住院醫師的想法,並充分顯露他們對所學的了解,除了教導他們學識與技術外,這才是訓練住院醫師最重要的方法。四年前返台任職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執行長(現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同時亦榮幸兼任母校台大醫院骨科,每逢週四早上主持小兒骨科臨床病例英語討論時,感覺如同光陰倒轉,又回到以前在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與住院醫師們共同討論的情景,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看到這三年來整個台大小兒骨科的教學與住院醫師的學習皆有豐碩成果。
每當與住院醫師討論時,我最在意他們看待病童的方式,是否視病童為一個完整的個體,或者僅以疾病的問題為中心,我要他們注意對病情有完整的瞭解,必須先能融會貫通人體各系統,首要是問診(病史)、視診(觀察)、理學檢查等步驟,其次是參考X-ray及實驗室的檢查,逐步抽絲剝繭,同時參考相關的研究文獻報告,審慎決定處置的方式,往往討論的過程可以激發他們深入的思考,這比學習一項技術更為重要。其實這些案例討論對後輩的臨床實務工作上助益良多,可說是很珍貴的學習教材。收集案例作為教學之用在美國的教學醫院已行之多年,因此當江清泉主任彙集週四的討論病例,策劃出版「骨科病案討論集」,以作為教學及資料庫,我非常地興奮,非常感佩他的用心及遠見,我深信本書對未來台灣的骨科教學將有不凡的賈獻。在此聊輟數語,以表敬意。
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政策研發中心主任
郭耿南 謹誌
2007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