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年出生於紐約的柯尼斯柏格,在美國賓州一個小鎮長大,雖然自小喜愛閱讀,大學和研究所卻選擇主修化學,畢業後也順利當上化學老師。但是慢慢的,她察覺她感興趣的是學生腦中在想些什麼,而不是試管中的變化。同時她也發現自己對繪畫有強烈的喜好,所以在生下第三個孩子後,即進入藝術學校就讀,等最小的孩子上幼稚園後,她便開始寫作,並且嘗試自己畫插圖。她的第一本作品《小巫婆求仙記》(Jennifer, Hecate, Macbeth, William Mokinley, and Me, Eilzabetn)得到一九六八年紐伯瑞銀牌獎,第二本作品《天使雕像》更摘下當年度這個獎項的金牌獎。一九九六年,她又以《The View from Saturday》奪下紐伯瑞金牌獎,同時進入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沉默到頂》(Silent to the Bone)與《史庫樂街19號》是息息相關的姊弟書,也雙雙獲獎無數。閱讀卓越世代裡的卓越人物,豐富了她的生命,因此她寫下《達文西想畫誰》,希望讀者也能因此而豐富生命。
柯尼斯柏格參考了達文西的筆記、文藝復興歷史文獻、軼事傳說,以及瓦薩利(Giorgio Vasari)於一五五○年完成的《文藝復興藝術家列傳》(Lives of the Artists)布局故事場景與人物關係。柯尼斯柏格不僅以史料為依據,還發揮了小說家虛構與編織的能力,為讀者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個性、勾畫當時生活細節、設計機巧的對話,並且探究複雜的心理和關係。他巧妙的借達文西徒弟沙萊之眼和他嘻笑怒罵之言,透視並且評論那個時代。同時,他更透過創作這個故事,表達自己對達文西的性情與藝術的認識。
達文西在《論繪畫》(Treatise on Painting)裡寫到:「一位好的畫家最重要的就是畫出兩樣東西:你所要畫的人以及那個人的內涵。」換句話說,達文西認為一幅肖像畫除了要忠實的表現出人物的外貌、姿態外,也要藉著外在傳達內心世界。柯尼斯柏格以此一意念為主軸,進而述說一幅美好的人物畫像,絕非徒有姣好外貌,而是蘊藏著由內涵反映出的深層美感。故事中,伊莎貝拉膚淺的外在美,和碧翠絲聰慧的內在之美形成明顯對比。碧翠絲原本黯然無光,達文西發現了她的美,讓碧翠絲有了自信,逐漸綻放光彩,隨著碧翠絲的成長,達文西更發現她增添了「層次之美」。作者經由碧翠絲與達文西間的靈犀之通,詮釋達文西之後在〈蒙娜麗莎〉上呈現出的性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