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說與當時的英國情境並讀,不難理解狄更斯對歷史事件的關懷角度。作者將法國大革命視為英國政治改革運動之殷鑑,不只是寫約半世紀前的歷史故事,同時企圖在歷史中尋找讓當時英國讀者足以反思社會情境的故事。基本上,狄更斯將歷史故事轉化成道德故事,小說開頭以「回魂重生」(recall to life)為標題,這在故事中不僅是解救主要角色馬奈特醫師的暗語,同時也成為貫穿整部小說的詮釋密碼。「回魂重生」顯然呼應耶穌基督死而復活,腐敗的人類歷史將因此淨化、重生的信念。狄更斯轉化宗教的詮釋,使重生成為世俗道德的基本結構。
狄更斯的語言之所以有如此的效用,實肇因於幾項特點。首先是狄更斯利用公共演說的方式,對歷史或社會情境進行廣泛、常是反諷的描述。狄更斯的文風與他過去擔任政治新聞記者有關,也和他個人著迷於公眾表演的天性有關。小說中對貧窮、監禁、屠殺、暗殺的諸多描述在在膾炙人口。本書的開頭「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應是所有的文學書寫中,最廣為人知的段落之一。狄更斯文風另一個重要的特性,是情節組織方式類似現代電影語言之安排。他擅長描寫紛雜的情境,經常對場景進行鏡頭聚焦般的審視。就如電影能運用快速的編輯、跳接等方式,將諸多的場景,融合成完整的故事。評論家柏諾 (Ana Laura Zambrano) 便一再論證狄更斯的書寫對早期兩位電影知名導演葛理菲斯(D. W. Griffith, 1875-1948)和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1898-1948)如何編輯電影、統合結構有具體的影響。換言之,狄更斯的作品不僅能關照細節,更能透過章節安排與象徵意涵等手法創造整合的意象。我們可以這麼說,透過狄更斯特有的語言,渺小的個人找到了言說複雜歷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