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人性的陷阱:武將篇

人性的陷阱:武將篇
9789867081629
廖曉東、萬劍聲
菁品文化
2007年6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歷史鏡
* 規格:平裝 / 36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鏡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本書特色

  《人性的陷阱》寫的就是一批成功之後的失敗者,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從他們自身的性格去探求,探尋個人成敗的內在性格原因。

■從性格探索英雄成敗的原因

  人性的盲點指的是內在性格與主觀的認定。我們嘗試著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從他們自身的性格去探求,探詢個人成敗的內在性格原因。結果我們發現這?不僅有清晰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故事,而且還有清晰的答案。

■讀史可以明智,讀史可以知興替

  最真實的是歷史,最模糊的也是歷史,歷史的魅力與精彩正在於此。怎麼讀,何時讀,什麼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與心得。歷史是人創造的,反過來,歷史也改變著人的命運。歷史慷慨地給了許多人以機會,使他們成為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同樣,歷史也無情地把一些人的盛宴攪碎,並將他們送上了絕路。

■歷史上的爭霸厚黑學

  我們認為,探討一個人為什麼會失敗,比探討一個人為什麼會成功有意義。中國歷史上有這麼樣一批人,他們既是歷史的受益者又是歷史的受害者,他們抓住歷史難得的機遇,順勢成就了自己驚天動地之偉業,改寫歷史並且創造歷史,但最終卻又不得不接受失敗的悲劇命運,走上了一條非正常死亡之路。他們的“成”與“敗”,實際上是人性本質與歷史規則大碰撞的結果。

作者簡介

廖曉東

國立大學畢業,愛好歷史,長期從事中華傳統思想的研究工作。

萬劍聲

國立大學碩士畢業,愛好研究中華歷史。



前言:從個人性格出發
去探尋英雄成敗的原因
項羽悲憤自刎:性格鑄就的悲劇英雄
  英雄蓋世,霸氣沖天,卻難以彌補性格上的缺陷,自負驕狂、小氣多疑,項羽垓下自刎鑄就千古悲劇。劉邦自稱“無賴”,粗野世俗、功利多謀,但他仁而愛人、推利及人、謙虛自省,可謂反項羽之道樹立自己的形象。性格上的小小差距,代價卻是一個失天下,一個得天下。

一.亂世出英雄,不怕死者先
  無論何時,項羽都算得上是最富有魅力的男子漢之一,高貴英武、強悍有力、胸懷大志;無論何處,項羽都不可能被埋沒,有勇有謀、敢想敢做、霸氣十足。

二.爭勇鬥狠,以暴制暴
  為了粉碎暴政的秦王朝,項羽採取強硬的暴力方式相對抗,一次就坑殺了秦國的降軍二十餘萬人。而另一位義軍領袖劉邦卻借助楚懷王的扶植,悄悄地在後面發展自己的勢力,且異軍突起。

三.放虎歸山坐失良機,燒殺掠奪散盡人心
  鴻門之宴項羽放過劉邦,那是婦人之仁;此外,戰爭中項羽一味燒殺掠奪,大火燒掉了繁華的阿房宮,也燒掉了項羽的民心。這些都說明項羽是個缺乏遠見卓識、不足以成大事的赳赳武夫。

四.分封不均,群狼相爭烽火再起
  推翻了秦王朝,項羽便開始“分果果”。項羽的自負使他意識不到分封的重要性,最大最好的留給自己,其他的講關係、憑印象、看心情,能少給的盡量少給,能不給的盡量不給。他低估了眾好漢的胃口與膽識,爭霸烽火再起。

五.群雄逐鹿,英雄時代誰怕誰
  強者謀霸,弱勢圖強,亂世混戰意味著機會的相對均等,滅頂之災與一夜暴發隨時都可能出現。項羽作為群龍之首,一味地南征北戰卻忽視了自身的發展與壯大,猛回頭才發現漢王劉邦已佔據半壁江山。

六.狹隘多疑,項羽自斷手臂
  戰爭的關鍵因素是人。勇猛的楚霸王從來不害怕明處的敵人,卻總是擔心自己人背後捅刀子,不識人也不能容人,於是,英布倒戈,范增出走,強大的堡壘從內部開始破裂。

七.孤獨奮戰,好漢難敵四手
  項羽是英雄,一個孤獨的英雄,一個凡事得親力親為的英雄;劉邦是個智者,一個可以指揮很多英雄的智者。項羽在疲於奔命中消耗,劉邦卻在運動中越打越強。

八.楚漢對峙,在相持中拖垮強敵
  楚漢相爭,是以弱勝強的拉鋸之爭,項羽急於正面較量、一決高下;劉邦堅持固城死守、四面騷擾。不可一世的楚霸王猶如強龍擱淺灘,一點一點被眾魚蝦分食。

九.垓下自刎,誓死不肯過江東
  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蓋世英雄項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無法面對失敗的結局,但他卻依然豪氣沖天,拔劍自刎烏江邊,將自己的悲壯之死永遠寫進了歷史的長廊。

韓信犯禁遭誅:在剃刀邊緣猶豫與舐血
  韓信是天生的軍事奇才,可是他的自信與灑脫只表現在帶兵禦敵上,越強勁的敵人,越能激發出他出神入化的雄才偉略。然而,在諸侯爭霸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他卻優柔寡斷,有機會時下不了決心,沒機會時又瞎折騰。機會錯過就錯過了,命要錯過了,就沒了。

一.失意的日子最需要忍耐
  魚逢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韓信發跡前,大事沒得幹,小事不願幹,過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還要受小人欺負。

二.貴人相助,無名小輩一步登天
  韓信的人生起始充滿了鬱悶,沒人將他放在眼?,更何況是項羽與劉邦。就在韓信心灰意冷出走漢營時,他命中的貴人出現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千古佳話造就了千古名將。韓信的命運自此改變……

三.東征西討,千古名將揚名立萬
  諸侯爭霸,戰火連天,韓信的軍事天才有了用武之地,他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與期望,接連指揮出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之戰” “築壩濰河”等青史留名的經典戰例,一將功成萬骨枯。

四.當斷不斷,隱埋殺身之禍
  不想當叛臣逆子,就應定下心來做忠臣順民。韓信揚揚掖掖,屢屢犯禁,忠又不徹底,反又不乾脆,關鍵時刻還拿捏拿捏身處困境的劉邦,不僅失去了劉邦的信任,也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

五.不識時務,性格決定命運
  劉邦坐穩天下之後,自然要控制功高震主的韓信,一步步侵蝕剝奪他的兵權。這時候,無兵無權的韓信反倒又想起事造反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此不識時務,也就不能怪劉邦手下無情了。

周亞夫絕食殉節:都是壞脾氣惹的禍
  普通人有點壞脾氣不算什麼,戰功卓著的朝廷重臣就不一樣了。周亞夫古板、固執,誰的面子都不給,對皇帝也一樣。老皇帝心想,我的面子你都不給,那小皇帝你還能給面子?於是,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老皇帝決定黑鍋自己來背,把周亞夫殺了算了。

一.將門虎子,一切命中註定
  周亞夫信命又不信命,專程請人算命,完了又該幹什麼幹什麼,一點不注意,更不改改自己的壞脾氣,直到出了問題才發現算得還挺準,可是那時已經晚了。

二.治軍有方,一切按規矩辦
  周亞夫治軍有方,皇帝視察他的軍營也得公事公辦。大敵當前,皇帝通常都明事理,為了江山社稷也不敢跟他計較。但周亞夫卻因此養出了壞習慣,老是自行其是,也就不對了。

三.不講情面不聽調遣,按自己的意志用兵
  周亞夫帶著皇帝的兵,卻堅持自己的意志。皇帝的親弟弟被圍,他也見死不救,即使反過來求他,依然不予理睬,皇帝急了,叫他出兵相救,他竟然還是不為所動。

四.事事唱反調,專跟皇帝過不去
  皇帝要廢太子,周亞夫不同意;皇帝要封外戚為侯,他不同意;皇帝要封匈奴降將為侯,他還是不同意……到頭來皇帝發現竟然事事都要看他的臉色,於是皇帝不幹了。

李廣羞愧自盡:盛名之下的小家子意識
  李廣的名氣比誰都不差,實際的戰功卻總也上不了桌面,還因作戰不力花錢贖命。李廣人特老實,誰都說他好,但其實他心胸狹隘,好怨天尤人,老打敗仗卻一天到晚想著要封侯,是十足的小家子意識。

一.以一技之長揚名的老實人
  李廣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傳奇人物,他作戰勇敢,行事果斷,箭術高超,“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都是讚揚他的名句。

二.總打敗仗,長使英雄淚滿襟
  “漢飛將軍”智勇雙全,天下聞名,讓匈奴人聞風喪膽,可就是老吃敗仗……而漢武帝卻是個較真的人,說什麼都是虛的,能打勝仗才是硬道理。

三.功不成而名就的個人英雄
  李廣有超群的個人能力,資歷老而名滿天下,但李廣卻不是個好將軍,帶兵上陣就有點找不著北。而一個不立軍功的將軍,何以封侯?

岳飛飲鴆殞命:讓敵人和朝廷都害怕的忠勇
  岳飛忠勇俱全,威名遠揚,但叫得太響,豪言壯語太多,別說是歷史上的武將,就是文人墨客也沒人趕得上他。皇帝有皇帝不能宣之於口的想法,岳飛手握重兵,不僅不體會皇帝的難言之隱,卻一味主戰出兵,從不掩飾自己的忠勇,皇帝難免要問:你如此作秀,究竟想幹嘛?

一.憑忠勇和戰功而顯赫的年輕人
  金兵犯進,天下大亂,老皇上被抓走,新皇上嚇得陽痿,朝廷風雨飄搖,半壁江山都搖搖欲墜。岳飛保家衛國,效命殺場,因戰功卓著,從最底層士兵一直升至大宋朝最高軍事長官。

二.堅決主戰,英才遭嫉功虧一簣
  軍人以戰為天職,可戰死不可侵辱;政治家以利為先,好死不如賴活。高宗趙構只想屈辱地做半壁江山的皇帝,並不需要岳飛直搗黃龍。

三.壯志未酬身先死,赤膽忠心也是罪
  皇帝的私心,奸臣的嫉妒,匈奴的要脅,加上自己的草率與張揚,岳飛不僅成了一位不需要的民族英雄,反而變成了最不和諧之音。既然赤膽忠心也是罪,那岳飛也就沒有理由不死了。

徐達食鵝疾終: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
  徐達是個近乎完美的人,作為開國功臣,功勞沒人比他大,自始至終忠誠不二,做人做事謹慎小心,兢兢業業,從不居功自傲,也從不參與爭權奪利。然而,他遇到的卻是,中國歷史上撲殺功臣最登峰造極的皇帝朱元璋。徐達也就只能接受“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厄運了。

一.一個好漢三個幫,齊心協力江山改
  朱元璋推翻元順帝自己當上了皇帝,從而流芳千古。徐達鼎力相助朱元璋,跟對了人亦名垂青史。就大明朝的建立來說,他倆誰也離不開誰,而且缺一不可。

二.鞠躬盡瘁,捨命事主
  江山是拼命打下的,待遇是捨命換來的。敗張士誠,擒張士德,亡陳友諒,北伐西征,直搗元都……身為統軍元帥,徐達沒有辜負朱元璋的重託,做了一個武將所能做的一切。

三.殊途同歸,只緣人在遊戲中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當韓信臨死為此發出感歎時,其實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作為皇帝,特別是開國皇帝,誰都知道這一遊戲潛規則,只是方式、程度不同而已。跟嚴謹的徐達相比,始終有野心的韓信死得一點都不冤。

袁崇煥凌遲處斬:亡國之君的黑色幽默
  袁崇煥死得冤枉,死得恐怖。他被他殫精竭慮、捨生忘死、忠誠保衛的大明朝廷給千刀萬剮了,而為他平反昭雪的卻是他一生絞盡腦汁與之浴血奮戰的敵人,這是一出歷史的黑色幽默。

一.國難之際,寧遠築起“鐵脊樑”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乏以天下為己任的“鐵脊樑”,氣數將盡的大明朝政治氛圍,畸形而又恐怖,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袁崇煥就在這個時候站到了歷史的舞臺上。

二.前方奮勇抗敵,後方謹慎防奸
  一方面絞盡腦汁禦敵於國門之外,一方面謹小慎微防範奸人陷害。袁崇煥什麼都想到了,包括敵人的反間計,包括奸臣的嫉妒中傷,包括皇上的猜忌,他懇請皇上擦亮眼睛……

三.重獲啟用,豪言壯語反受其累
  為了給新皇帝以信心,袁崇煥對崇禎皇帝吹了一次牛,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可是吹牛是要看對象的,對小心眼的崇禎皇帝吹牛,絕對是找錯了對象。

五.反間計成,亡國之君自毀長城
  “凌遲”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一種刑罰;更恐怖的是,行刑後人人還爭食其一片肉。崇禎皇帝在完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錯誤之後,不僅葬送了大明王朝,也葬送了自己,並因此背上了千古的?名。

多爾袞開棺暴屍:總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悍將
  多爾袞謀勇兼備,具有治軍之才與治國之能。但他的命中似乎總是欠一把火,使他與皇帝寶座無緣。不過,從“攝政王”到“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步步為營,權力魔杖始終未從他手中失落。

一.皇權之爭的受害者
  大清王朝的皇位之爭,從來都是充滿著陰謀與陷阱,隨著美麗的母親阿巴亥被強迫殉葬,多爾袞兄弟也失去了政治靠山,第一次被逐出了爭奪皇位的角力場。

二.用戰功澆鑄自己的政治基石
  識時務者為俊傑。殘酷的宮廷爭鬥,使多爾袞變得堅強、勇敢而成熟,十五歲起就追隨皇太極轉戰南北,攻城必克,野戰必勝,為清朝統一東北及蒙古各部立下了卓越戰功,其地位迅速躍居諸王之上。

三.曲線控制皇權,揮師殺進中原
  皇太極死,為了實現稱霸中原的宏圖大業,避免清王朝內部的分裂和相互殘殺,多爾袞再次主動放棄了皇位的爭奪,轉而佔據攝政王之位,重整朝政之後,多爾袞立刻就向中原發兵。

四.當仁不讓,把皇帝變成傀儡
  沒有多爾袞,也就沒有清軍的入關。多爾袞忠誠大清帝國,勵精圖治,同時也不虧待自己,有權一定要用,而且要用足、用滿,多爾袞毫不客氣地讓順治作了八年傀儡皇帝。

五.皇帝的報復,翻臉不認人
  對小皇帝順治來說,多爾袞讓他憋了氣,這口氣不報他難受。順治最大的武器就是年齡,只要活過多爾袞就算贏。遺憾的是多爾袞果真英年早逝,多爾袞一死,順治的機會就來了,這時他可不管多爾袞的功勞了。

年羹堯驕狂而亡:恃寵生驕,不知天高地厚
  年羹堯其實沒什麼,只是雍正需要的一顆棋子;年羹堯也不是個聰明人,跟隨雍正多年,卻一點不知主子的脾氣。他錯誤地登上了一個不屬於他的平臺,並且還不識時務地亂來瞎搞,結果也就只能是死有餘辜了。難怪雍正處死他還要求其感激涕零。

一.文官出身,武功著稱
  文官出身的年羹堯,卻在武官的任上建功立業,雍正對年羹堯的倚重,既有舊關係的承繼,又有現實的需要。他在仕途上的崛起具有佔天時地利之優勢。

二.平叛有功,被“捧”上天
  以兇悍的八旗軍平息西部叛亂,本屬小菜一碟,雍正誇大年羹堯的功勞,完全是為了穩定朝局,打擊政敵。而年羹堯卻因此處於一種被恩寵的自我陶醉中,進而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

三.盛極而衰,身敗名裂腦袋搬家
  年羹堯恃寵驕狂、專權跋扈、亂劾賢吏、苛待部下,引起朝野上下公憤,而雍正是整頓吏治、懲治貪贓枉法最嚴厲的皇帝,豈能允許他為所欲為?雍正的屠刀可是出了名的不認人。

李秀成屈死成冤: 絕望後失態的天國將領
  李秀成崛起於太平天國最危難之際,他對洪秀全、對太平天國一直忠心耿耿,忍辱負重受盡委屈也不改其志。然而,當他終於可以靜下來思考時,卻是在敵人的監牢?,面對的是老謀深算的曾國藩。痛定思痛則更痛,絕望之下他竟作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抉擇。

一.因信仰而投身太平軍的農家少年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吸引了深受地主老財壓迫,又沒多少文化的李秀成,在太平軍中,他從最底層做起,在戰鬥中一步步成長為功勳卓著的青年將領。

二.大廈將傾,忠王扶危
  天國堅實的堡壘,因一夥農民的內部自相殘殺而開始破裂,大廈將傾之際,李秀成臨危受命,給後期的太平天國總算增加了一些亮點。

三.忍辱負重,無奈氣數已盡
  儘管李秀成始終忠心耿耿,儘管洪秀全不可缺失李秀成的捨命輔佐,但洪秀全卻從來沒有相信過李秀成……

四.污點英雄,迷一樣的懺悔
  李秀成出生入死、身經百戰,從未有過貪生怕死之時,然而,被捕以後他投降了。也許當我們理解了他所受的委屈,理解了他對太平天國 “事業”的絕望之後,也就能理解他為什麼從“愚忠”到“不忠”了。



從個人性格出發
去探尋英雄成敗的原因

  我們認為,探討一個人為什麼會失敗,比探討一個人為什麼會成功有意義,而探討成功者失敗的原因,就更耐人尋味。因為成功的背後除個人能力之外,機遇、天時、地利等偶然因素也起著很大作用。而當一個人面對失敗時,則往往會盡全力進行抗爭,抗爭而仍不能倖免,其中自然含有諸多的必然因素。

  歷史是人創造的,反過來,歷史也改變著人的命運。歷史慷慨地給了許多人以機會,使他們成為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同樣,歷史也無情地把一些人的盛宴攪碎,並將他們送上了絕路。

  中國歷史上有這麼樣一批人,他們既是歷史的受益者又是歷史的受害者,他們抓住歷史難得的機遇,順勢成就了自己驚天動地之偉業,改寫歷史並且創造歷史,但最終卻又不得不接受失敗的悲劇命運,走上了一條非正常死亡之路。他們的“成”與“敗”,實際上是人性本質與歷史規則大碰撞的結果。

  《人性的陷阱》所寫的就是這樣一批成功之後的失敗者。

  從道德的角度去探詢他們成敗的原因顯然是膚淺的;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去探詢他們成敗的原因好像也有點勉強,能解釋 “成”便解釋不了“敗”,能解釋“敗”又解釋不了“成”。於是,我們嘗試著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從他們自身的性格去探求,結果我們發現這?不僅有清晰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故事,而且還有清晰的答案。

  探尋個人成敗的內在性格原因,我們覺得這也應該是讀者所感興趣和所需要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