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創新怎麼兌現?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204318
李振昌
商智
2007年3月09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Business Point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usiness Point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今天,不管公司規模大小,或屬於哪種類型,都面臨一項非常急迫的挑戰,就是如何創造新商品或服務,然後從中獲利。
本書由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合夥人詹姆斯.安德魯(James Andrew)與霍爾.賽金(Harold Sirkin)合作完成,兩位作者提出一套新思惟架構,幫助企業執行長與經理人思考,當創新成為企業生存的必備條件時,領導人該怎麼辦?企業領導人應該要常常問自己這些問題:「該投資多少錢開發新的產品或服務?」「新的產品或服務多快才能上市?」「多久才能達成理想的回收價值?」「要保持、建立新產品或服務,又會有多少的額外投資?」
本書提供嚴謹的設計與測試方法,讓讀者了解,儘管創新的終極目標是實質的現金回饋,但終究難以直接達成,有時反而是以現金、知識、品牌、生態體系與文化等五種方式,直接或間接達成。因此,執行長或經理人就得細心經營,讓這種創新獲利方式保持均衡狀態。
安德魯與賽金都擁有20年以上顧問經驗,協助遍布世界如消費性產品、銀行、製藥商、服飾業、電信服務公司、軟體公司、醫療服務、食品製造商、非營利組織等公司,達成以創造新商品與服務的挑戰。
作者歷時兩年,訪問數百位執行長、創新導向的領導人,以及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的研究資料,整理出的專業知識與見解。對於那些正面臨創造新產品或服務,以及接受新專案的個人或企業來說,具有極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切實好用。提供的決策與行動清單,能讓企業創新活動獲得最高回饋。書中那些因不斷創造新產品或服務而受惠的企業,不但能為公司與員工創造許多契機,甚至恩澤其他企業與員工及股東。
國外推薦
美國《商業週刊》選為2006年創新10大好書。
美國「創新論壇」(Innovate Forum)推薦為「2007年最佳創新書籍」。(1/04/2007)
榮登美國800-CEO-READ 一月份10大暢銷書榜。
《金融時報》、《富比世》、《財星》等媒體專文推薦。
「書裡提供的觀念與方法,全都可以幫助任何公司創造最大獲利的新產品與服務,為品牌、消費者關係、組織添加更多利益。三星已經運用這些方法從事創新工作,並獲得令人驚喜的『有機成長』,成為世界級的領導品牌。」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副董事長及執行長 伊鍾龍(Jong-Yong Yun)
「兩位作者對創新如何轉化為財務回饋,提供十分精闢的見解。」
--思愛普(SAP AG)執行董事及執行長 格曼(Henning Kagermann)
「創新是21世紀最具競爭力的武器,誰能精通就等於勝券在握。兩位作者提供的系統性作法,能快速提升組織的創新能力,別讓你的競爭對手先讀這本書。」
--IBM全球策略資深副總裁 哈雷德(Bruce Harreld)「作者詳細說明如何從創新快速獲得效益,他們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尤其是如何領導創新公司與員工,以及如何統合組織,創造出創新的氣候。」--西門子(Siemens AG)企業科技部門主管及管理董事會成員 克勞斯.懷里奇(Claus Weyrich)
「如何將研究轉變成可以真正賺錢的產品與服務?如何做得更快?《創新的效益》對這些重要問題提供基本的重新考慮,並且證明銷售與科學如何互相加強。任何人想要讓創新活動更有利潤,本書非看不可。」
--哥倫比亞大學羅倫斯.葛羅賓格商學教授(Lawrence D. Glaubinger of Business)
阿瑪.拜德(Amar Bhide),著有《新事業之源起與演變》(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Business)
「非營利組織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以解決全世界最困難的問題,可以從《創新的效益》獲得很有用的概念與工具。慈善機構在決定給予補助與支持新計畫時,如果注意開辦(Start-up)、速度(speed)、規模(scale)、與支援費用(support cost)這四S因素,也可得到許多好處。」
--Google.com公司執行團隊成員 琳達.沙格瑞(Linda Segre)
「一百多年來,創新一直是約翰迪爾(John Deere)農機公司的核心,《創新的效益》(Payback)這本書的高見與實用概念,幫助我們更快速直接地將創新與價值創造連結起來。」
--約翰.迪爾農機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羅伯特.雷恩(Robert W. Lane)
國內推薦
美商3M台灣子公司消費及辦公室用品事業群總經理 林正冠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 湯明哲
作者簡介
詹姆斯.安德魯(James P. Andrew)
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ant Group, BCG)資深副總裁兼董事,也是該公司全球創新業務的主管。安德魯跟全世界各大公司各產業的主管合作,開發創新的策略,統合組織,提升企業文化與創新,創造突破性的新事業,重新設計新產品開發程序,改善研發管理,搭配最佳的產品組合,並設計創新的評估系統。
安德魯畢業於伊利諾大學,獲得哈佛大學商管碩士。1986年加入波士頓顧問集團,創建並主持孟買與新加坡的分公司。研究文章散見於全世界主要的十幾種國際出版刊物,目前擔任BCG與美國《商業週刊》合作每年一次的「資深主管創新之調查」。目前定居於芝加哥。
哈洛德.賽金(Harold L. Sirkin)
服務於波士頓顧問集團長達25年,目前是集團芝加哥分公司資深副總裁兼董事,也是全球營運業務(Global Operation Practice)的主管。在他的領導下,波士頓顧問集團在創新與全球化這兩個獲利成長最重要的領域,已成為最重要的顧問公司。
賽金跟全世界各大公司合作,改善創新的收益、營運效率、全球競爭力、與使用資訊技術的策略。經驗廣泛,涉及許多產業,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文章散見於各大商業刊物,包括《哈佛商業評論》、《商業週刊》線上版的專欄。
賽金畢業於華頓學院(Wharton School),取得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擁有會計師執照。
譯者簡介
李振昌
政大歷史系畢業,美國肯塔基州默德海州立大學(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大眾傳播學碩士。曾任中國生產力中心叢書主編、經理,讀者文摘叢書,良辰出版社公司總經理,現專事翻譯工作。譯有《錢與閒》、《新天方夜譚》、《16定位》、《虛擬國家》、《新君王論》。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創新的風險 ?
直接影響現金的的4個S ?
現金陷阱 ?
創新的非現金利益 ?
創新的營運模式 ?
統合 ?
有益的狀況 ?
領導
第二章 現金與現金陷阱
現金曲線 ?
開辦費用 ?
速度 ?
規模 ?
支援費用 ?
使用現金曲線決策 ?
評估風險 ?
現金陷阱 ?
評估產品組合的收益
第三章 創新的間接利益
獲取知識 ?
提升品牌 ?
強化關係 ?
活化組織 ?
現金收益與間接利益平衡
第四章 整合者
整合是最佳營運模式? ?
整合者高風險、高報酬 ?
整合不是特定產業的典型 ?
什麼情況下該整合?
第五章 協調者
不等於是「外包」?
協調合作的條件 ?
協調者的收益與間接利益 ?
完美的「婚姻」難求 ?
核心能力空洞化
第六章 授權者
被誤解的模式 ?
授權會面臨的內部障礙 ?
授權的收益與間接利益
第七章 統合
第八章 領導
後記 採取行動
序
推薦序
創新的回報 / 湯明哲(麻省理工學院企管博士,現任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
企業的成長不外乎透過併購或內部有機式成長,例如GE在過去二十年威爾許(Jack Welch)任內以併購方式成長,但現在企業強調以內部衍生的成長策略為主,GE現任的CEO即改弦易張,轉以內部成長為主的策略。內部成長的策略又是以新產品新市場為主要策略考量,新產品或新市場又植基於公司內部的創新機制,針對這個議題,本書的重點在於,如何從公司的創新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三種收割創新的模式
管理的能力如同下圍棋一樣,有不同的段數,只有高段的公司才能從創新中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因為創新的管理是困難的挑戰。例如本書《創新怎麼兌現?》一開頭講創新現金流的重要性,但現金流不是唯一考量因素,還要同時考慮風險,不同風險下的現金流是不同的。例如授權新技術給下游,風險最小,但收益比自行發展產品低,因此「理想」的現金流必須和風險取得均衡。此外,創新所創造的現金流和收益的模式息息相關,本書最大的貢獻就是,討論了三種不同收取創新所創造現金流的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傳統的模式,研發出的新產品,從生產到行銷全包,掌握所有的價值鏈,也掌握了所有環節的收益。但從價值網(Value Net)的觀點而言,新產品的出現會需要互補品才能發揮效用,例如錄影機需要錄影帶才有用,PC要有軟體和附屬設備才有用。因此,在推出新產品時必須要考慮互補品廠商的利益,這時主要創新的廠商必須要和供應商、銷售商共同演化(Co-evolution)出新的價值主張和建構新的價值網,才能從創新中獲得最大利益。問題是,供應商加入新產品的開發,又會產生利益外溢,甚至技術外溢的問題,長久而言,會對廠商造成損失,而且從供應商的觀點,為創新的產品投入研發,風險甚高,不一定全力投入,因此此時若以第二種創新模式的協調者從創新獲得利益,是利弊摻半,如何拿捏,殊費考量。從策略的觀點,應該建立長期策略夥伴,共同建立創新的價值網。
第三種從創新獲利的模式是簡單的授權,這看似簡單的模式卻有策略的義涵。一般技術為主的企業認為,創新技術最好為自己所用,不用的技術才授權他人,對於授權對手更是期期以為不可。書中談到寶鹼(P&G)公司將三年舊的技術授權對手,這有策略上的意義。對於對手而言,可以拿到寶鹼三年舊的技術,會降低本身研發的投入:因為第一,研發投入風險高,反正三年後可以拿到寶鹼的技術,沒必要冒風險進行研發;其次,技術上已經落後寶鹼,與其苦苦追趕,不如以後坐享其成;第三,寶鹼授權對手,會增加對手成本;第四,寶鹼可以據此對本身的研發人員加壓,必須研發出新技術,否則一旦授權出去,自己便會喪失技術優勢。同樣地,IBM在葛斯納(Lou Gerstner)任內,也在反對聲中,將技術大量授權出去。葛斯納的理由是,授權可以增加收入,還有什麼事比拿對手的錢做研發再超過對手更划算?授權看似簡單,策略上意義不容小覤。
鳥會飛不單純,只是因為有翅膀
本書作者為顧問公司的合夥人,書中的個案特別多,但讀者千萬不要以為書中的案例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馬上模仿。要知道,模仿策略就像人認為鳥會飛是因為有翅膀,所以裝了翅膀就會飛上天空,結果摔死的不知凡幾。這是因為,以前的人不懂空氣動力學,盲目學步,當然不會成功。企業的案例也是一樣,不能以為成功的公司做了ABC的動作,自己操做了ABC 也會成功。一定要對影響成功的因素,有全盤和深入的了解,才能決定他人策略對自己公司的適用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