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七年級,我不草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850306
劉孟奇
高寶
2007年2月07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RICH 致富館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RICH 致富館系列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同
類
書
推
薦
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主管使用說明書:詳解7大類主管,讓你對症下藥,再難纏都能搞定!
被領導學:當下屬別只是坐著乾等,向主管學習,直接培養你的領導能力!
老實人狡猾工作術:只要努力就會被看見?結果你會經常幫同事收爛攤。最強員工,從誠實交代、狡猾做事開始。
從仙台跳槽矽谷,日本企管講師寫給新鮮人的職場進化手冊!
內
容
簡
介
誰可以撕去七年級的標籤!誰就會勝出!
誰可以有效領導七年級的員工!誰就有企業競爭力!
第一本全面剖析、具體建議的七年級就業力調查報告,正式推出──
當企業主抱怨七年級「工作態度不好」、「能力不足」、「一代不如一代」時,職場七年級生也正納悶四五年級主管「翻兩像翻書」、「伴君如伴虎」。七年級是不是真不如四、五年級的「當年勇」?七年級的能力是不是真不足以應付就業市場的挑戰?
本書介紹就業力的意義、青年就業力的國際趨勢,同時也根據行政院青輔會剛於2006年中發佈,基本上以六年級尾、七年級頭為主要調查對象的〈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協助七年級朋友認識他們所面對的「就業焦慮」,以及哪些「核心就業力」技能,對於七年級的職涯發展影響甚鉅,並具體建議七年級該如何加強這些「核心就業力」技能。才能擺脫「草莓族」的負面標籤,進而掌握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帶來的巨大機會。
經常聽到七年級大學生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聽起來我們現在的能力好像與「外面」的要求有相當差距?而另一個通常會被一起提出來的問題是:是不是七年級在職場上的表現真的不如四、五年級或六年級前段班?
這兩個答案前者為肯定,後者為否定,但並不矛盾。將七年級在20多歲時的表現,跟四、五年級在20多歲時的表現相比較,不但很難有什麼客觀的比較基礎,而且七年級的一些能力與特質,例如能迅速學習與運用新科技、習於大量蒐集資訊、喜好創新求變,恐怕都是四、五年級的「當年勇」所無法企及的。
更重要的是:七年級在進入職場時所要面對的就業環境,與四、五年級當年初入社會時所面對的情況有很大差別。因此,即使七年級現在20歲時與四、五年級當年20歲時的能力差不多,甚至更好,也可能還是不足以應付目前以及未來就業市場的要求與挑戰。
過去說一個年輕人的「工作態度好」,可能首先聯想到的就是「乖巧、聽話、沒有怨言、交代的事情都能照吩咐辦好」,但是這些特質與現在要求的「工作態度好」是有一些差距的。並不是說這些態度到了現在變成不好,而是說現在更需要的「好的工作態度」是一種「面對問題時的樂觀主動態度」。
如何改變過去單向灌輸的威權教導模式,建構能夠鼓勵表達溝通的教育環境,但是又不會因此讓學生輕忽了應對進退中的規矩禮節?如何培養年輕人勇於創新與探索不同可能,但是又不會因此將「紀律」與「按部就班」誤以為是「沈悶無聊」的同義詞?如何從小養成下一代自信與主動的特質,但是又不會讓這些態度與「粗魯無禮」相混淆?是隨新時代而產生的新問題,也是七年級面對的就業力挑戰。
作者簡介
劉孟奇
五年級生,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曾訪問美國芝加哥大學與澳洲莫納許大學。自台大經濟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後,教過私立大學、科技大學、國立大學、北部學校、中部學校、南部學校學生,並指導過學生參與社區總體營造、921災區志工服務、校外NGO服務學習、專案競賽、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從觀察畢業生表現深深瞭解在教學活動中結合知識學習、團隊合作與實務經驗對於提升學生就業力的有效性與重要性。曾協助行政院青輔會辦理「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並協助推動「青年國是會議」。個人部落格在:blog.roodo.com/lakatos
目
錄
第一篇 就業力趨勢
# 第一章 為什麼七年級面對的就業力挑戰特別大?
# 第二章 瞭解就業力
# 第三章 國際趨勢:就業力與青年政策
# 第四章 國際趨勢:就業力與高等教育改革
# 第五章 哪些就業力技能特別重要?
# 第六章 七年級在就業力上的強項與弱點
# 第七章 自救才是王道
# 第八章 工作態度:最重要的核心就業能力
第二篇 就業力現場
# 第九章 成為別人樂於共事的工作夥伴
# 第十章 成為一個對團隊有用的人
# 第十一章 穩定度與抗壓性:問題在哪裡?
# 第十二章 表達溝通能力:有話要說,要能說好
# 第十三章 有組織、有條理的表達與溝通
# 第十四章 從「審議討論」學習表達與溝通
# 第十五章 「積極聆聽」的魔力
# 第十六章 由「主張與探詢」練習「結構化的聽與說」
第三篇 就業力實戰
# 第十七章 表達「異見」不用怕
# 第十八章 謀求共識有技巧
# 第十九章 學習處理複雜微妙的職場人際關係
# 第二十章 重視應對進退中的禮節
# 第二十一章 職場中的聽與說都是一種藝術
# 第二十二章 你怎麼對待世界,世界就怎麼對待你
# 第二十三章 理性冷靜面對職場衝突
# 第二十四章 從「被動等待指令」到「主動解決問題」
# 第二十五章 按部就班解決問題
第四篇 就業力養成
# 第二十六章 態度是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最寶貴資產
# 第二十七章 協助孩子發展學習能力
# 第二十八章 如何加強高等教育對於學生的就業力養成
序
前言
七年級來了!
「七年級生」意指在民國七十年至七十九年之間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不過通常也可以包括六十年代尾及八十年代頭出生的年輕人,這也是「七年級」在這本書當中的意涵。
七年級做為一個世代,的確有不同於以往世代的共同成長經驗。就在他們成長的年代,台灣不管在政治、社會、文化、教育各個面向都經歷劇烈的轉型變化,而在經濟上,則從每人每年國民生產毛額不到五千美元快速跨過一萬美元的門檻,再逐步成長來到一萬五千美元附近。隨著社會開放、所得富裕,高等教育擴張、電腦及網際網路普及,七年級不管在文化刺激、消費體驗、教育程度、科技能力上面,應當都是過去世代所難以比擬的。
但是,在此同時,隨著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進入新的轉型階段,並且受到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強烈衝擊,七年級在進入職場時所面對的競爭與挑戰,其激烈與嚴厲的程度大概也是過去世代在初入職場時所未能想像的。不只於此,社會給予七年級的集體身份標籤,竟然是直接貶低其職場存活發展能力的「草莓族」三個字。因此,雖然成長在不虞匱乏的年代,「就業焦慮」卻幾乎成了七年級最明顯的世代特徵。
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就在於協助七年級朋友認識他們所面對的就業焦慮,其實就是對於他們「就業力」的挑戰;而不管「草莓族」的負面標籤有多麼沈重與不公平,唯有務實面對自己所處時代與環境的挑戰,強化提升自己的「核心就業力」,才能真正擺脫蔓延在整個世代中的就業焦慮,進而掌握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帶來的巨大機會。
在這本書當中,我們將介紹就業力的意義、國際間重視青年就業力的趨勢,同時也根據行政院青輔會剛於2006年中發佈,基本上以六年級尾、七年級頭為主要調查對象的〈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協助大家認識有哪些核心就業力技能對於七年級的職涯發展影響甚鉅,以及七年級在這些核心就業力技能上面有哪些應該加強的地方。當然,這本書的重心,還是在於提供如何強化核心就業力技能的具體建議,希望能夠藉此對於七年級朋友提升就業力提供一些幫助。對於願意在這本書上面花些時間的七年級讀者朋友,我建議除了自己閱讀之外,最好還能進一步與同儕共同討論、交換意見,並將彼此經驗與書中的建議相對照,這樣將能對其中許多建議所根據的理由以及可能的應用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則不妨把這本書提出的許多建議當作是有助於啟發討論的素材,而透過集思廣益,可以進一步發展出比較符合自身經驗、適合自己特質與所處環境的較佳方法。
這本書的核心其實不只是一本有用的知識參考書,更是一本「行動指南」或「工作手冊」。也就是說,透過具體實踐與累積經驗,這本書當中許多建議的意涵不只會更加清晰,而且讀者朋友也可以根據經驗自行修正,找出更好的做法。「從做中學」是學習核心就業力技能的不二法門,這也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能鼓勵有興趣的讀者更為勇於嘗試,並且可以提供觀點,協助讀者反思自己的實踐經驗,並從中學習進步。
這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接受「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的諸多受訪者,也要感謝我的兩位工作夥伴:邱俊榮教授與胡均立教授。感謝行政院青輔會對於此一調查的大力支持,以及教育部對於此一調查報告的重視。除了青輔會出版的〈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之外,這本書的部分內容原登載於教育部高教簡訊第186期及第187期,也在此一併說明。
讀者對這本書有任何指教,或想交換意見心得,都歡迎到我與駱明慶教授合設的部落格「意識型態咖啡」(blog.roodo.com/lakatos)上留言討論。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