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海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32077
黃慧敏
麥田
2007年1月29日
120.00 元
HK$ 96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around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around
分
類
文學小說
>
世界經典文學
>
歐美經典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西雅圖酋長的宣言(中英雙語典藏版)
{柳林經典 傾聽內心}柳林風聲+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雙書附:諮商心理師獨家撰寫「角色問候卡」
柳林風聲
木偶奇遇記(無數改編經典原作,新世代插畫版)
野性的呼喚(另收錄巴塔、熱愛生命)
內
容
簡
介
維吉尼亞.吳爾芙最顛峰的代表作。也是她老是被聲音「驚擾」的一次交響曲,出版後再度面臨精神崩潰的狀態。
她的目標是要為生命照像,從最早的感覺甦醒一直到最後;生命的夢想、野心、期盼、成就和失敗,一直到最終的幻滅。」-約翰.賽門
「當我們身不在那裡但依舊存在的事物」,1926年吳爾芙在日記裡,提到寫這樣一本書的想法。隨後她將這個想法最早實現於《燈塔行》,就是「當我們身不在那裡但想起一張在那裡的桌子」。
《海浪》,將這個想法推到了最極盡。
六個人物,在那裡也不在那裡,同時不在也同時存在。挑戰吳爾芙最巔峰、最終極的意識流作品。
《海浪》也許是吳爾芙作品中結構最形式化,敘事本身全然內心化的一部作品。《海浪》透過六個人物不斷的獨白,不斷的獨白,不斷的獨白…,呈現九個像故事又不是故事的段落。六個人物用自己描述性的「標籤」或主題曲,在全書中持續地變奏:人物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發展出歧異性。隨著死亡和失落陰影的籠罩,漸漸明瞭某些野心和夢想將永遠不會實現,感受到日益年老所帶來的失意悵然。
而太陽自海邊的花園升起,在結尾時落下,所有事物背後都是海浪。這些固定出現、純描述的意象插曲,分隔了故事的段落,也是書中唯一的客觀性,其他盡是無休止的內心的獨白。因所有寫實主義的花招盡被丟棄,使其更像是古典戲劇而非小說。
作者簡介
維吉妮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01.25 ~ 1941.03.28)
英國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倫茲伯利藝文圈主要成員之一。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威夫人》、《燈塔行》、《自己的房間》、《海浪》等。
吳爾芙被譽為二十偉大的小說家,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鋒。她對英語語言革新良多,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的潛意識。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稱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新至今仍有影響。
吳爾芙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她曾在1936年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及:「永不要相信我的信,不騙你,寫這信之前我徹夜未眠,瞪著一瓶chloral,喃喃說著不能、不要,你不能飲。」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裝滿了石頭之後,投入了位於羅德麥爾她家附近的歐塞河自盡。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木谷
/ 台灣台北
2007.09.09看木谷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這是一部特別的作品,其實並不難讀,卻不容易讀懂。全書由六個角色的輪流獨白構成,看起來,似乎是六個同窗好友,獨白的內容五花八門,從童年的回憶到多年後的重逢,沒有太多具體的事件描述,更多的是心情的剖析和生命意義的追尋,很意識流的作品。
魏瑛娟在序言中說得很好:「與其說這是一部小說,不如說這是一場多聲部的內在獨白展演……看似封閉純淨,但又大開大闔波濤壯闊。」
不消說,文字是極其優美的,吳爾芙在獨白中不斷堆疊大量誘人深思的意象,雖不容易在一時半刻之間讀懂,卻總是透著一股俊美。基本上,吳爾芙全然擺脫了劇情鋪展的束縛,直接探問每個獨白人物的內心世界。
因此,這也讓這部作品並不是那麼容易「上手」,因為作者幾乎不給你任何關於「故事」的線索,或許,吳爾芙在書中已清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故事是真實的。但我們就像孩子般告訴彼此故事,為了點綴故事,我們想出這些荒謬、花俏、美麗的句子。」
海的意象貫徹全書的每個角落,是躁動不安,是波瀾壯闊,是深邃的心靈世界,也是吞沒一切的無盡深淵。吳爾芙企圖在這本書中尋找生命意義的努力隱隱可見,或者該說,六個人物全都是她內心深處的不同面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譯本的封面設計別具特色,想必會令嗜書者愛不釋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