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59657
劉興華
遠流
2007年1月01日
83.00 元
HK$ 66.4
詳
細
資
料
系列:文學館
規格:平裝 / 224頁 / 正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我們的社會不斷製造出疲憊,卻沒有足夠的地方容納疲憊的人…我甚至想寫一本《疲憊者手冊》,一種城市導覽性質的書,標示出綠蔭濃密的大樹、隱密的小徑(左右沒有廣告看板)、安靜的咖啡屋(沒有煩人的音樂)等等。可惜我自己太過疲累,寫不出這本手冊。」
這是一本探索生命負荷與出口的幽默小品。身為末世論專家的男主角,四處演講維生,並心滿意足地擁有兩個情人(最低標準)。但隨著健康問題浮現檯面,他不得不面臨抉擇:生命終點時希望和誰在一起,又必須捨棄誰?
國際媒體熱烈推薦:
每年閱讀超過三本書的人,就不該錯過這本如此溫柔、世故、機智與風趣的小說。──維也納《專家》週刊
書名既不荒謬,亦不超現實,而是處在一個和現實略不對稱的關係中,正好完全符合格納齊諾的世界。那是一個來自正常狀態,來自不起眼、不聳動的現象,來自日常的行為、過程與動作,來自一般德國的城裡與城郊,來自一般德國當代人的世界。──《法蘭克福廣訊報》
乍看之下,格納齊諾這本書會稍微讓人嚇一跳,因為他那些被慾望所苦的人物,在我們看來無比可笑,但再細瞧之下,便會發現這是一份關於憂鬱的動人報告,湧現著機智與風趣。──《新蘇黎世報》
《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是本迷人的小說,甚至可說是本令人陶醉的小說。──《德國財經時報》
格納齊諾寫得愈久,年紀愈長,就愈加果斷與不留情面。書中敘述一名年紀漸長的男人日常生活中的艱難,尤其是性的問題……──《焦點週刊》
他就是愈寫愈好。──《明鏡週刊》
格納齊諾出色之處,在於結合了無比優雅的文字、細膩的觀察與細緻的幽默。──維也納《新聞報》
作者簡介
威廉.格納齊諾(Wilhelm Genazino)
2004年德國畢希納獎得主。畢希納獎素有「諾貝爾獎風向球」之稱,於1923年設立至今,德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巨擘,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波爾、葉利尼克等人,都是該獎項的得主。
格納齊諾於1943年出生在德國南部的曼海姆市,寫作生涯以自由撰稿記者為起點,曾擔任過報刊編輯,1971年起決定專事文學創作,完成《阿布沙弗》三部曲小說,以銳利激進、批判色彩濃烈的風格受到文壇矚目。
1989年格納齊諾發表《污斑.夾克.房間.痛苦》時,風格丕變,轉向關懷小人物的生活與心理狀態;《一把雨傘給這天用》與《女人.屋子.小說》更是他文學生涯的頂峰之作。除了最高榮譽畢希納獎之外,格納齊諾曾榮獲不來梅文學獎、柏林藝術獎等重要獎項。
格納齊諾曾說:「這些年來,文化幽默可說變成了一種嘲諷,我對這種嘲諷始終非常忠實。沒有嘲諷,我甚至不能寫作也不能生存。」而這種忠於幽默和嘲諷的風格,是他獲得畢希納獎的主因,評審說:「我們認為他是德國最獨特、最幽默的作家之一。這在德國文學裡並非理所當然,我們有許多思想深刻的作家,卻沒有幽默的作家。」
譯者簡介
劉興華
一九六二年生,政大東語系俄文組,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德國波昂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遊學德國多年,熱愛旅行,性嗜書,現為家西書社負責人。著有:《閱讀歐洲版畫》(三民書局),譯有多部作品。
序
唯有年華老去,能催迫多情男子逼視愛情◎蔡詩萍
世間多情男子,最受傷的一件事,絕非他拋棄別人,或別人遺棄他,而是,「他會老去」。
年老色衰,這事實,始終迫使一個有自覺、懂警惕的多情男子,會在「關鍵時刻」,做出選擇,終結情海漂泊,安定下來。這話聽起來,道理簡單滿實際的,不過在現實世界,卻很難實現。
多情男子縱橫於眾女友之間,躊躇滿志,但他們心底最恐懼的,是做選擇。因為他一旦做出抉擇,「多情種子」就此與他訣別,取而代之的,將是他一輩子都難以想像的「專情於一」。多情種子,意味著一股男性的活力DNA;專情於一呢,等同於枯萎、平淡。世間多情男,誰忍受得了生命趨於淡泊。他於是,會選擇拖延,拖延告別多情的關鍵時刻。他唯一抗拒不了的底線,是衰老。
客觀上,世人可以畫出一條紅線,說一越此線,男人老矣,多情浪漫該就此打住。察覺這一條紅線確實存在,是考驗多情男子夠不夠聰明,夠不夠智慧的指標。麻煩只在,多情男子,他的IQ與EQ,用於吸引女人時一級棒,用在自我檢點,自我反省時,則往往一團糟。所以,世間多情男子,面臨的困擾是,即使他知道自己總要做選擇,總要在一輩子的感情漂浪中,適時挑一處港口上岸,定居而後習慣過陸上生活,然而他卻很難在那「適時」的定義上,做「對的決定」。
而衰老,而青春不再,卻是無人能逃,無人能躲的啊,就算那男人再多金,再英挺,再有權勢﹗
沒錯,他終將困頓於青春焰火的逐漸黯淡。他終將成為過往愛過而又離棄之女子嘲笑同情的頹然、孤獨老者,如果,如果他繼續耽溺於多情而無法自拔的處境。
德國作家威廉.格納齊諾,在給台灣讀者帶來驚豔的第一本中文譯作《一把雨傘給這天用》之後,再度透過小說《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讓我們見識到他純熟的小說技巧與深厚的人文思維。
這回,他肯定能擄獲台灣更多的「熟年級讀者」。至於為什麼,答案太清楚了,他替「長不大」卻「自恃聰明」的多情男子,設想了一堆人生的「解題方程式」,而最終,以他慣有的哲學思索,告訴世人:多情熟男,是沒藥救的啦,女人當自強,尤其熟女們。
要當多情男子,「自戀」是第一前提,男人若欠缺了自戀,別想多情。因為自戀,男人需要更多的戀情,來證明自己的自戀是有行情的。
僅僅靠自戀,仍不足以成全多情男子的「戀愛事業」。愛情,一巴掌拍不響,否則就只能像大文豪歌德筆下「少年維特」的煩惱那樣,純粹屬於單行道的自作多情,捨自戕之外,別無出路。多情男子解不開的迷思是,為何總是不斷有女人愛他、寵他、戀他?這尤其讓多情男子醺醺然,難以自拔。
多情男子,兩大要件,先須自戀,再則須不斷有女人愛他。這樣就夠了嗎?還差一點。如果僅止於此,那未必值得威廉.格納齊諾,再費神去寫這類題材了,放眼羅曼史小說,綜觀好萊塢影城,哪裡欠缺這樣的素材呢。
威廉.格納齊諾替世間男女思考「多情男子」這命題時,添加了一項「熟年限制」,亦即,若這多情男子,已然過了「青春賞味期」,根本是「五十而知天命」了,卻還不願意感情專一,那他若非愚蠢傲慢(例如許多花花公子),便是人生態度極具定見,乃至於偏見(例如自有一套外人難解的價值觀)。而《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裡,男主角就是這麼一個人生態度極為堅定的「熟男」。
「熟年情愛觀」,在台灣始終沒獲得起碼的重視,這絕對不是一個「邁向高齡化社會」,該有的現象。我認為,台灣的弔詭是,一方面擺脫不了傳統社會「敬老尊賢」的「包袱」,另方面卻又甘願受制於「消費市場的幼齡化」,一切都向「青少年沙文主義」低頭。
也就是說,在敬老的包袱下,我們不能坦誠面對熟年的炙熱心靈與肉體渴求,硬把大批「不願認老」的熟年級生,打入傳統社會裡「含飴弄孫」、「心如止水」的養老模式中。以致於,忽略了熟年級的情愛生態,並非一片安靜的內海,反可能是歷經人世滄桑後,放膽追逐「灼燙之愛」的新一款爆發力。
至於一切向青少年消費主義低頭的市場邏輯,則讓我們這社會,動輒以淺薄的「偶像劇式」情節與思維,去理解複雜且糾纏的愛情與兩性關係。想當然爾,也就開發不出,既動人心魄又纏綿悱惻的「愛情史詩」了。
這本《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讓一男兩女,(若加上男主角的前妻,應該算一男三女)在五十出頭之際,分別陷入人生的中年之愛。第一人稱「我」的男主角自白,讓我們穿透了(也窺探了)一個多情男子的內心波動。他應該算是個「小資階級」的「半知識份子」吧,他靠辦講座為生,販賣的亦可算是某一種型態的知識,他推銷「末世論信念」,靠著吸引對西方自資本主義體制不爽的小眾,來牟取生計。來聽演講的小眾,亦多半是熟年級專業人士,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有趣在於,一個周旋於兩個愛人之間,難以判斷會選誰的五十熟男,竟然推銷的是一種「命定的通往法西斯主義制度的末世哲學」﹗他難道打從心底相信,這種末世信念,足以支撐他的多情具正當性、合理性?還是,正因為一個男人的理性,告訴他生命是一場無可救藥的「命定」,因而他反倒「以女人」,「以情海的漂浪」,作為一種救贖,一種逃避呢?
不論一個男人,周旋在幾個女人之間,他勢必會發現,進而理解到,女性的美固然不盡相同,各具特色,然女性的特質,最後總可以在男人眼中歸納成兩種,一種是,她從不試著控制男人,另一種恰相反,她總是試著控制、主導。這兩種型的女人,對不同男人,各有吸引力。多情男人的遺憾是,往往你只能兩者擇一,但若同時兼而有之呢?男人會比較快樂嗎?
威廉.格納齊諾似乎不認為魚與熊掌兼具的男人,一定快樂,雖然,小說中這多情男子是常常借題發揮,批評一夫一妻的不當,凸顯一夫多妻具合理性,但他既然是一個「命定的末世論者」,對社會必然走向法西斯主義又持批判的使命感,何以他偏偏對自己多情男子的「不做選擇」處境,就硬是缺乏反省的能力呢?這才是我們讀威廉.格納齊諾的小說時,不能不好奇的問題。
閱讀中,這男子的形貌,竟使我腦海中常浮起一連串的名單:沙林傑筆下《麥田捕手》裡憤世嫉俗的青少年,卡謬筆下《異鄉人》裡凡事無所謂的男主角,索爾.貝婁筆下《擺盪的人》裡孤立疏離的男子,這份名單還可繼續勾勒。重點是,他們彷彿都承擔了一股濃濃的二十世紀「存在的壓迫感」。
而威廉.格納齊諾想給人的答案,似乎是,男人把世紀的擔子攬在自己身上,卻拿女人為芻狗,讓女人為男人背負了一輩子的感情債。而多情男人,依舊選擇了不做選擇。
內
容
試
閱
評鑑等級:
3顆星
推薦人數:3,共有3位網友寫書評。
我要寫書評
李婉玲 / 台灣台北 2007.03.05看李婉玲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3顆星
像是本部落格的日記
敘述著,我並非一次看完
喜歡活潑一點的,就得考慮一下
是是是 / 台中 2007.02.27看是是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2顆星
老實說讀這一本書要花很多心思,去體會男主角的心境,看完之後.....嗯...說不出的感覺,也許應該再看一遍,才能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念!
浩恩 / 台灣台北 2007.01.06看浩恩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老朋友回來了。」看到封面與作者名時,我是這麼想著。而讀到身為末世論者的男主角的喃喃絮語時,更不用說——這就是我所熟悉的格納齊諾式的幽默。
這本書環繞著兩個主題:人能不能同時擁有兩份愛情,甚至更多?另一個則是疲憊。
道德感高的人,請先不要批判,這本書絕對不是在為劈腿者除罪,而是充分展現了劈腿者的掙扎。
格納齊諾告訴我們:同時與兩個女人交往,並非總是可以那麼遊刃有餘,也有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例如隨著年華老去,體力與精神不再旺盛時,哪一個女人適合長久相處下去?最愛的是哪個女人?或是兩個都不要呢?
另外,格納齊諾筆下的德國城市景象,依然充滿了疲憊者與失意者,如銀行危機後被裁員的員工,在銀行前據地而睡;而男主角本身,也是個收入不穩定的演講者,靠販賣腦袋中也不知到底有沒有價值的末世論論述維生,偶爾懷疑自己能不能支付醫藥費;男主角的女友之一茱狄絲,拖著疲憊的身軀四處轉車當家教,每年單獨到南方度假一次犒賞自己等等。
城市中的疲憊者,我知道我也是其中之一,尤其在歲末倍感疲憊。公司斤斤計較著要不要發年終給員工,電視播送著哪家公司要裁員的新聞,人們排隊買彩券幻想致富的念頭比做公益多許多。
現在,我開始期待下回格納齊諾要化身為什麼身分?探討什麼問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