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主張:「人之初就具有很好的哲學種子,小孩會用最簡單的問題去問宇宙大千、人情事故、一切的意義,那其實就是一種哲學的種子。」兒童哲學之父李普曼教授(Dr. Matthew Lipman)用研究與經驗顯示了這個非常寶貴的看法:「人最初最重要的思考能力、技巧和態度,並不是透過形式的學習而來,是經由童心面對語言的學習、生活規範的學習、世界的認知,慢慢地自己去理會: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肯前律、否後律等等基本的邏輯規則,並且將它們運用在生活中。」他主張小孩最基本、最重要的東西不是經由大人教的,而是經由自發反省學會的,但是學會這些東西的同時,也可能沾染了不好的習慣、錯誤的認定,而造成自信或心靈發展的障礙,所以李普曼教授認為小孩可以學哲學、搞哲學、做哲學,事實也證明他們確實不斷地在進行哲學的思維,如果成人能夠肯定這一點,營造比較友善的環境,做成思維的苗圃,那麼很多在學習反省過程中,不必要的錯誤會減少,快樂會豐富。兒童哲學的推展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在營造這樣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