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生,大學時於馬堡與柏林攻讀英美文學、音樂學系。個人經歷豐富,曾擔任網路編輯、合唱團指導、籃球教練、手工藝者,同時還是作家、電影編劇,著名電影劇本有《替天行盜》(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已出版三本小說《拉瑪左提》(Ramazzotti,2001)、《翻跟斗》(Looping,2002)、《回家》(Homecoming,2006),皆由德國AtV出版社發行。目前和女兒居住於柏林。
況且,《伊里亞德》的氣氛肅殺凝重,真可謂達到風雲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的地步。其中雖然偶爾穿插輕鬆場面,但全篇主旨在淚不在笑、在悲不在喜,整個故事好像發生在奧林帕斯山頂,冰雪一片,寒風陣陣。《奧德賽》則不然,所有的故事似乎發生在奧林帕斯山腳下,充滿了歷險浪遊氣氛及異國情調。其中雖有奧德修斯探訪地府以求預知未來的穿插,但卻絲毫沒有陰森恐怖之感。眾「死者」全來爭飲羊血,害得奧德修斯還要拔出劍來維持秩序。此時,阿基利斯與大將大埃阿斯(Ajax)也出現了,他們雜在眾「亡靈」當中,不再有領袖群倫的英雄氣概。阿基利斯甚至說出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話來,寧願在世為奴,也不願死為鬼雄或鬼王(King of all these dead)。《伊里亞德》裡的蓋世英雄,在《奧德賽》變成了尋常戰士。可見前者是莊嚴肅穆的,後者是通俗趣味的。不過在筆法及態度上,兩部史詩都表現出相當一致的貴族觀點,平民在荷馬筆下是較無地位的。
相反地,《奧德賽》貫穿一個很明顯的主題:對「將日常英雄化」(heroization of the ordinary)的歌頌。阿基利斯決定選擇短暫但光榮的生存,可是奧德修斯卻據說在年邁時才安然過逝。為達到這樣的目的,奧德修斯必須展現自己是位存活者的能力,隨時願意乞討忍辱,使用詭計說謊,隱藏真實情緒。在這些說謊、食物以及財富的層面上,奧德修斯與我們常人相似。他身為英雄,十分勇敢地參與了《伊里亞德》中的每場戰役,但仍以夜襲、埋伏以及謀略見長。所以在《伊里亞德》中,奧德修斯常被描繪為工於計謀,但英雄阿基利斯卻說:「有人把事情藏心裡,嘴裡說另一件事情,在我看來像冥王的大門那樣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