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世界經典散步(5)曹雪芹與《紅樓夢》

世界經典散步(5)曹雪芹與《紅樓夢》
9789868208216
孫宇紅、葛波、安赫/編
風景文化
2006年5月10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世界經典散步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世界經典散步


[ 尚未分類 ]









  曹雪芹,昔時富貴公子,如今失業中年,經歷過人世最繁華與最淒涼的時光。他在家徒四壁中,寫下兒時的豪門巨宅、吟詠文藝的風雅、青春年少的真情,從極盛寫到破敗,由癡迷轉為解悟。這就是曠世奇書《紅樓夢》,集小說、半自傳、社會史料、古典文學大成的「第一才子書」於一身。它以賈寶玉的叛逆精神為核心,以他的成長和愛情為故事主軸,背景則是貴族家庭步向衰敗的驚心動魄。

  本書不只講紅樓夢故事,還帶你從四面八方體驗多采多姿的紅樓生活,認識重義氣的曹雪芹,目擊大觀園的悲與喜。

  自春到夏,由秋到冬,透過中國著名園林的美景,體會歌舞升平的風流,目睹大廈將傾的悲淒。《紅樓夢》光芒四射,但它是未完稿。到底原本結局如何?根據考據學者的發現,寶玉最後的伴侶另有其人!紅學的研究書籍汗牛充棟,該怎麼選擇?本書精選坊間最佳「解夢書目」,讓你輕鬆晉身「紅迷俱樂部」。

  最後,試試在生活中與《紅樓夢》另類相遇──燉一碗曾令寶玉捧腹大笑的「療妒湯」,從黛玉的EQ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選出心目中的大觀園最佳管理人才。你會發現,原來經典如此親近生活,十分輕鬆有趣!



引言:「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第一章:十年辛苦著紅樓
坎坷的生平

第二章:一種觀點:舊時代的鏡子
極盡奢華、子孫不肖、對人性的深刻描寫

第三章:話說《紅樓夢》
頑石下凡歷情劫

第四章:《紅樓夢》中眾生相
泛愛的情癡,叛逆的頑石、孤標傲世偕誰隱、任是無情也動人、機關算盡太聰明、三春勘破景不長、官場的投機者、賈府生活的目睹者、大觀園的少女群像

第五章:千古流芳萬世傳誦
光華四射的詩詞藝術、文學之林中的藝術奇葩、豐富多彩的民情風俗

第六章:紅學——永恆的學術之謎
紅學的發展

經典補給站
曹雪芹的愛心風箏
你怎麼「解夢」?
園林生活濃縮精華
如果黛玉不是這樣死的……
天下第一淫人
網路上的紅樓夢

生活廣場
你怎麼不懂我的心?——從寶、黛的互動看人際溝通
最佳管理人才大評比
大觀園裡的香氛生活--玫瑰露與木樨露
紅樓夢變身秀

巧手DIY
喝喝療妒湯,開胃又潤肺

輕鬆小鋪
猜燈謎

延伸閱讀
解夢大觀園



  賈寶玉是作者著力最多的人物,是禮教社會的叛逆者,也可說是作者的自述。

  《紅樓夢》中有《西江月》兩詞形容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段詞表面看處處是貶,實際上正道出了寶玉的叛逆本質。「不通庶務」是厭煩官場中的應酬;「怕讀文章」是厭倦「聖賢」之書。

  寶玉生於「詩禮簪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過著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生活,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日趨衰敗的賈府,他是貴妃之弟、榮府嫡生子,因而成為賈母的命根子,也是賈府這個貴族之家「略可望成」的惟一希望。所以,他一方面要忍受「讀書明理」、「經邦濟世」等人生價值的灌輸,另一方面又由於眾人的嬌慣和溺愛,保持了他純真善良的天性。兩者的對立,經常使得寶玉灰心喪氣,甚至對生命感到厭倦:最終,他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成為「於國於家無望」、「古今不肖無雙」的叛逆者。

  寶玉自小就逃避封建教育。他裝病蹺課,厭讀封建禮教的經典「四書」,每次父親賈政要考他的書時,總是急急忙忙「臨陣磨槍」,經常遭到父親的訓斥。另一方面,他卻「雜學旁搜」地閱讀《牡丹亭》、《西廂記》等這些被認為是「移人心性的邪書」,甚至覺得讀後滿口留香,「連飯也不想吃」。他厭棄功名利祿,最厭惡別人對他進行「仕途經濟」之類的說教,並一律斥之為「混帳話」,甚至寶釵也被他譏罵。他眼中的八股科舉不過是「餌名釣祿之階」,並把那些封建文人視為「國賊」、「祿蠹」。他對儒家「文死諫、武死戰」的道德標準不以為然,罵得一錢不值,說它們「皆非正統」。

  寶玉的叛逆性格還表現在他有平等觀念,他與丫鬟奴僕較為平等,同情他們的不幸。他的階級意識比較淡,手下小廝喜歡時,與他沒上沒下玩上一陣,不喜歡時各自走開,誰也不怕他。他生於侯門,卻認為「富貴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在外面,他願與秦鍾、蔣玉菡、柳湘蓮等出身寒微的人交朋友。金釧自盡不久,人們都將她忘卻了,惟有寶玉,不顧鳳姐的生日,出郊七八里,為一個丫鬟含淚祭奠。

  寶玉也厭棄貴族之間的虛禮應酬。賈政要他和有名望的士大夫多加來往,以備將來晉官,但他「最討厭峨冠禮服賀吊往返等事」。姐姐元春「加封賢德妃」,賈府上下歡天喜地,惟有寶玉「心中悵然如有所失」,將此事置若罔聞。

  寶玉的「偏僻」、「乖張」等叛逆特性,更表現在他對傳統「男尊女卑」觀念的不屑。他有一套貌似「荒誕」的奇談怪論,認為:

  天地間靈淑之氣,只鍾于女人,男兒們不過是些渣滓濁物而已……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這番議論發自肺腑。在封建社會中,男人要走「仕途」,所以滿口仁義道德,虛偽矯情。而少女則少有污染,保持了純真的本性,這正是寶玉喜歡女兒的原因。所以,在大觀園,他「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晴雯生病,他親自煎藥請醫;香菱弄髒了石榴裙,他悄悄給香菱換一條新的;藕官在大觀園燒紙祭奠死去的好友,觸犯了園規,寶玉挺身而出承擔罪責。對遠離世俗污濁的黛玉,他更視為知己。對那些凶悍潑辣的老媽媽,他特別憎恨。當她們欺負小丫鬟時,他罵她們:「怎麼這些人,只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氣味,就這樣混帳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他對待愛情也出自於情,而不願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夢中也在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誰說金玉良緣,我偏信木石前緣!」在對待黛玉和寶釵的問題上,他的確有時「對妹妹自然是好的,只是見了姐姐,有時又把妹妹忘了」,但最終他對寶釵世俗圓滑的處世哲學逐漸反感,而和憤世嫉俗的黛玉建立了兩心相悅的愛情。最後,當寶玉發現自己未能與黛玉結為良緣時,心中非常痛苦,便拋家捨業、遁入佛門,他的叛逆精神至此達到了徹底的發揮。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