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藝術哲學與美學的詮釋問題

藝術哲學與美學的詮釋問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704934
石朝穎
人本自然
2006年5月01日
280.00  元
HK$ 238  







* 叢書系列:先知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先知系列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物質、科技文明愈發達,
人類離精神上的「心靈故鄉」就愈遠。
正因此,我們就更需要藝術或美學的教養。
透過所謂「美學的形上關懷」,
喚醒成人或生活在大都會工商科技裡的文明人,
應該重新去尋找那些藏在潛意識裡的童真與原始的根源,
才能回歸到精神世界的「永恆故鄉」。
藝術哲學或美學對社會的啟蒙,
就在於喚醒這種童真或原始的記憶,
使我們不會迷失在逐漸把人異化的商業科技的城市文明裡,
誠如古典中國哲人孟子所謂: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的教育或欣賞雖然有所謂古、今之分,但「藝術的精神」卻是永不退轉。

  所謂「藝術的永不退轉」,指的就是「藝術」在人性情感上的「永恆回歸」。

  換句話說,我們通過「藝術」,回歸到精神世界的永恆故鄉。因為,人類的「文字文明」,若相對於文字使用前的「神話世界」或「圖像文明」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懷鄉病」。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的物質文明或文字理論的科技文明愈發達,我們離精神上的「心靈故鄉」就愈遠……如此,我們的「懷鄉病」,也就愈嚴重。也正因此,我們也就愈需要「藝術」或「美學」的教養!

  人類的文明發展從「原始」、「古典」再到「近代」、「現代」,和所謂的「後現代」……且不管我們是生活在科技商業發達的「現代」,或所謂的「後現代」,那些構成人類精神文明的傳統價值典範:真、善、忍、美、聖……依然是永恆不變的,只不過我們必須用「新」的「視域」,來重新詮釋今日人類在文化藝術的不同表現,希望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後現代,能重新喚醒我們對人類偉大的「基源傳統」以及「永恆哲學」的再省思……

作者簡介

石朝穎
  歐洲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留學歐洲7年間(1985-1992年),曾訪遊並研讀各類心理、宗教、哲學、藝術、神祕教派等書籍。

  曾任教於輔仁大學、清華大學、文化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現為文化大學哲學系所教師、《文明探索》主編,並協助成立益生書院、森林書院,繼續探索有關「心靈成長」的問題。

  著作:《斷翼之串連》(詩、散文、小說、藝術評論文集)、《觀自在手記》(人生哲學文集)、《人類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顆卑微種子的自我覺醒》、《我憂鬱,所以我存在》等。


# 第一章:藝術哲學的精神內涵是什麼?
# 第二章:美學的詮釋學問題是什麼?
# 第三章:藝術教育的終極關懷在哪裡?
# 第四章:藝術人類學與藝術教育的根源省思
# 第五章:三星堆傳奇的藝術人類學詮釋
# 第六章:古典中國美學的天道自然觀
# 第七章:「顛覆」與「建構」的美學觀
# 第八章:「困惑」與「開顯」的美學觀
# 第九章:「追尋」與「鄉愁」的美學觀
# 第十章:陶淵明的「詩歌美學」
# 第十一章:史作檉的「形上美學」世界
# 參考書目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