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繆思文集——關於宿命與寫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44645
譚恩美
時報出版
2006年4月20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藍小說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21.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藍小說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有時你會感到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晨碎(限量贈品,典藏燙金精裝版,颶光典籍系列外傳)
火宅之舞
晨碎(颶光典籍系列外傳,限量典藏燙金精裝版)
小鎮醫生
內
容
簡
介
給讀者的一番話:這些是我對生命的謬思,其中包括八歲大的我所用的種種比喻,諸如把書本視為一扇扇敞開、照亮我房間的窗;另外還包括撰寫母親祭文時的想法,諸如試圖概述她的一生、以及她所遺留的影響。
這本書所收錄的大部分是信手拈來的雜文,而非正經八百的論述,因此,我將本書稱為「謬思文集」。書中有些是我在各大學府的演講,篇幅較長;有些篇幅較短,特別是幾篇在絕望迫切時刻所寫下的短文,比方說追思我最感懷的編輯費絲?歇爾 (Faith Sale),或是在一場意外災禍中、逃過一劫之後寫給朋友們的電子郵件,這場幾乎令我喪命的意外還上了電視新聞。書中還有一篇獻給我先生的情詩,雖僅短短數語,卻堪稱我寫作生涯中最嚴格的試練。
我插嘴說:「等等,我以為妳說戰爭對妳沒影響。」
「對我確實沒影響。」媽媽堅持說,「我又沒死。」
聽了這話之後,我再度感到我們母女對事情的認知,存有如同大海一般的差距。……
我剛開始就是這麼寫,很幸運地,寫作經常讓我了解自己的假設是多麼荒謬。筆下的人物也反駁了強加在她身上的假想,「不,」她抗議,「這不是愛情,而是我心?存有一絲希望。」她拒絕跟著情節走,我也發現故事走進了死胡同。
於是我重來一次。這次我問自己:什麼叫做希望?在變化多端的人生的旅程中,「希望」將引發何種轉變?我們如何堅持下去?面對這些多變的狀況時,我們該相信它們僅是命運的安排嗎?還是將之視為中國人所謂的「運道」、基督徒所謂的「上帝的旨意」、抑或美國人所謂的「選擇」?我們應該根據何種信念?我們如何尋得生命的均衡?我們應該接受哪些狀況?哪些依然有改變的餘地?
作者簡介
◎譚恩美(Amy Tan):著名的美籍華裔女作家。生於美國加洲奧克蘭,其雙親均由中國大陸移民而來。作品包括《喜福會》、《灶君娘娘》、《百種神秘感覺》、《接骨師的女兒》、Saving Fish from Drowing,以及兩本童書《月娘》和《中國暹羅貓》,PBS已將《中國暹羅貓》改編為卡通動畫《傻瓜》 (Sagwa),並由譚恩美親自擔任創意顧問及編劇。此外,譚恩美還共同監製、撰寫了電影《喜福會》。她的論述與小說散見各大雜誌與選集,作品超過二十五國語言的譯本,她與先生現居舊金山及紐約。
譯者簡介
◎施清真:1965 年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現定居芝加哥,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蘇西的世界》、《接骨師的女兒》、《人生贏家就是妳!》、《重返艷陽下》等
目
錄
出版序 一個非無神論者的發言 郝明義
推薦序一 向通靈者求救也要自救 林孝宗
自 序二 我是秦始皇 施寄青
第 一 章 新書發表會
快速破功的通靈者
第 二 章 靈畫天語 (節錄)
是貪杯好酒又好色的紅衣大喇嘛
第 三 章 彩虹講堂
初識生命祕數
第 四 章 斷腰菩薩
達文西vs印地安小子
第 五 章 遠來的和尚
新加坡的前輩
第 六 章 活見鬼
會見鬼的人
第 七 章 真假通靈人
裝神弄鬼
第 八 章 金光黨不死
張開基大戰蔡伶姬
第 九 章 殺出程咬金
無聊打手
第 十 章 陰陽雙修
高教育高無知
第十一章 初識自發功
人人天生是氣功大師
第十二章 氣功與心靈
走火入魔的真相
第十三章 現代神農氏
三腳蟾蜍下藥方
第十四章 祭神如神在
執著的冤親債主
第十五章 絲路之旅
放下父親
第十六章 另類地理師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
第十七章 邁向另一境界
通靈人的凡人性格
序
一個非無神論者的發言 郝明義
看待(或對待)這個世界的方法,有四種。
第一種,是「無神論」。我們腳下踩的就是土地,頭頂有的就是天空,別無其他。活著的時候,喜怒哀樂有之,起伏高低有之;生命結束之後,也就塵歸塵,土歸土,別無其他。
第二種,是「有神論」。天地之間,另有其他存在、規律。因而有神有魔;有天堂,有地獄。因而不能不選擇一種宗教,虔誠地信奉。
第三種,可以稱之為「非無神論」。這種人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相信冥冥中還是有一種令人敬畏的主宰力量。因而自己會給自己定下一些行為的規範,定下一些思索的方向。
第四種,可以稱之為「非有神論」。這種態度的出現,又有幾種可能。第一,是變形的無神論,無神論堅持得不夠徹底,有時候又想相信一些有的沒的。第二,是變形的有神論,宗教信仰堅持得不夠徹底,言行不一。第三,是亂掉章法的非無神論,沒出問題的時候,把冥冥中的力量忘得一乾二淨,有所需求的時候,又要逢廟就拜,逢神就求。「迷信」的真正定義,應該是「迷而亂信」、「迷而不信」。這第四種「非有神論」,應該就是「迷而亂信」、「迷而不信」的代表。
我認識施寄青女士多年。目睹了她從「無神論」的立場,轉變為「非無神論」的立場。
一如她一向的特立獨行,她從不隱瞞自己這種轉變。不但不隱瞞,還著書論述,公開發表。這其中許多過程,她都寫在前一本書《看神聽鬼》中。
《看神聽鬼》之後,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她一直在忙一個新的計劃,針對台灣各種各樣「通靈人」做一次大幅度的調查報告。我和她見面的時刻雖然不多,但是不停地聽到她奔波於全台灣各地的動靜。距離阻攔不了她,期間一度受傷頗重的身體也耽擱不了她。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她這一本《通靈者說》。
《通靈者說》,一方面可以歸類為一種報導文學,作者以近乎田野調查的方法,為讀者展述了她的觀察與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另有意圖。
施寄青顯然希望這一本書對那些「非有神論」的人,那些「迷而亂信」、「迷而不信」的人,能產生些實際的幫助。「無神論」的人不需要她的建議;「有神論」的人有自己的信仰在指引,不勞她的建議;基於一個「非無神論」者的立場,她希望自己的探索,能對那些迷亂的「非有神論」者給些參考與建議,能和那一些人產生對談,讓他們在種種蠱惑中不致走太多冤枉路。
她要以一人之力做這件事,一方面簡直有點「愚公移山」的味道,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受到她近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意念。
這是我在一篇序言裡能說的話。?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