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蕭水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235879
楊隆吉
大穎文化
2008年10月01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我們的繪本
* 規格:精裝 / 48頁 / 18.5*25cm / 普級 / 全彩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我們的繪本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蕭家三個孩子──蕭柳丁 蕭蘋果 蕭鳳梨一起去幫媽媽蕭水果買生日蛋糕結果……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 楊茂秀教授
奧林文化&大穎文化總編輯 謝淑美 聯合強力推薦
這本書是由台灣最有潛力的繪本作家楊隆吉第一本完全獨立創作、製作的繪本作品。作者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利用文字的諧音,將日常生活中我們很習以為常的事物,給予新的表現,編織出許多我們想都想不到,甚至於是不會去想的故事情節。
《蕭水果》是在講姓蕭的小孩為媽媽買生日蛋糕的事。故事中,因為削水果的「削」和姓蕭的「蕭」是一樣的發音,於是作者把這三個小孩取名為蕭柳丁、蕭蘋果和蕭?梨。讀者不只可以享受文字上的趣味,還會看到柳丁船、柳丁褲、蘋果車、蘋果衣、鳳梨直昇機、鳳梨大樓……這些充滿想像和童心的圖畫世界。所有小孩一看到這本書的圖就會哈哈大笑……
而當三個孩子一起去為媽媽挑選生日蛋糕時,讀者更可以看到作者所創造出來的多種不同造型的蛋糕,像是辣椒蘋果糕、豬腳鳳梨糕、霉紫綠糕……不只名字、造型不禁讓人想笑,更會讓人想要吃一口這樣的蛋糕,心想不知那會是什麼味道呢!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也是兒童文學家羅達立曾說:「童話的寫作最好的方式是將兩種不太可能放在一起的東西放在一起,那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意象接觸的效果。」這本最新出爐的台灣繪本就為每一個大小讀者創造了這樣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幻想世界。歡迎大小讀者,和作者一起乘坐著這無邊的創意魔毯,進入一個無拘無束、隨心所慾想像的繪本世界裡!
附註:楊隆吉作品”愛的穀粒” 2005年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
個人發行的電子報:〈達拉米電子報〉,可在網路搜尋得到,或到以下網址閱讀:http://ca.geocities.com/w7ater/epaper.htm
作繪者簡介
楊隆吉
國立台北師院數理系畢業,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小學教師、網路「達拉米電子報」主編。曾獲一些文學獎。喜愛幫人畫插畫,也為自己的故事畫插畫,所寫的故事較常發表在《毛毛蟲月刊》,著有《四不像和一不懂》、《愛的穀粒》(本書獲「二○○五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入選「第四十九梯次『好書大家讀』圖書」),作品曾入選《九十二年童話選》、《九十三年童話選》、《九十四年童話選》(年度童話獎)。個人電子信箱為:w7ater@yahoo.com.tw
畫畫是個很迷人的活動,所以,有機會的話,喜愛畫任何故事的插圖。以前,我是寫「POP字體書寫」與「畫海報」來的。因此,由此也可解釋一些我對插畫的喜愛。我除了寫故事,也將插圖用心追求於「圖文相輔」的目標,以讓故事達到較高的說演效果。
*我的插畫也出現於下列出版品中:
(A)《教師魔法書》(台北縣政府推動「教訓輔三合一整合計畫方案」輔導叢書2003.12)
(B)《愛的穀粒》(新苗出版社.2005.07)
(C) 90年3月~至今的《毛毛蟲月刊》。直到目前,我還一直為《毛毛蟲月刊》寫著故事呢!
基於我在學校學科所學,我的專長是教國小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這科目,但是,目前我是帶個班級,目前沒有教這一門,基於對創作的興趣,我相信,只要還有小朋友在的時候,就會有故事隨時發生的時機。故事與圖畫,永遠會持續向有興趣的作者招手,就像老師也隨時會看照著學生的學習路一般,我這麼相信著。
希望我的作創能與更多讀者對話,所以,我在網路發行「達拉米電子報」,除了與更多人分享創作,也希望能聽到讀者對我的創作的回音,我覺得,尤其是後者,是鼓舞我創作的力量之一。
序
騎虎不難下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 楊茂秀
初次接觸楊隆吉的作品是他自寫自畫自己出版的《蕭水果》。那時候我們一群人圍著他的書和他這個人,聽著他演奏這本書,我們沒有辦法順順當當地把書欣賞完,因為我們總是被自己和團體的笑聲打斷欣賞的過程,簡單地說,我們笑到不行。
楊隆吉是一位多了一根筋,又少了一根筋的故事人,讀他的東西就像接觸他這個人,起先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後來會發現,真的就是有什麼不對。可是那種不對,是不容易說清楚的,舉例來說:有一天他在往毛毛蟲「圖畫作家」的路上,陳靜儀問他:「隆吉,你現在在哪裡?」他說:「我在公車上。」而且他更進一步地將所坐的公車好好描述。人在公車上,再平常不過了,可是把這公車如此描述,轉化成敘事的藝術,卻是在建立一種很特出的結合,不認識他的人真的會覺得他有不對勁,認識他的人就會覺得好像在認識他創作的故事。
《蕭水果》這本書,如果我的了解沒錯,雖然是他出版的第三本作品,卻是他的第一本完全獨立創作、製作的作品,閱讀的過程,讓我想到義大利著名教育家,也是兒童文學家羅達立,他認為:「童話的寫作最好的方式是將兩種不太可能放在一起的東西放在一起,那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意象接觸的效果。」隆吉喜歡玩諧音,而且運用諧音方式把英語、國語、台語放在一起玩,編織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讀他的東西,穿來盪去,思想上常常像是坐雲霄飛車,禁不住各種笑:苦笑、樂笑、狂笑、微笑、會心一笑。
最近我跟朋友談他的作品,我們問:「隆吉的東西有什麼好笑?」我們真是說不太清楚,就說他擁有一種幽默吧,可是那幽默似乎清楚,卻又難以講明白,總要自己讀到的時候,才能明白地體會。對我個人來說,那個體會讓我想要創作自己的故事,我曾經表示,有許多人的創意,其實是被不夠好的作家塞住,隆吉的作品有點像清道夫,可以將讀者心中的信念系統裡的一些螺絲鬆動,再調整,因此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思維,換句話說,讓自己的思維自由一些、通暢一些,那絕對不是只有小孩才喜歡。
閱讀他的作品會想要和他人討論,討論中你會發現,除了閱讀當時的飽滿感之外,你會搖搖頭說:「哎呀,隆吉這個人……」然後,你會想要閱讀他其他的作品。
隆吉的作品其實每一篇都涵藏很特別的意象,他愛玩語詞和概念的重新詮釋,作品裡充滿意想不到的舊材料與新綜合,讀他的作品我好像看到一位急速發作的乩童,手舞足蹈,念念有詞,他需要一個很好的桌頭(翻譯),而他自己正是那個翻譯,對,就是翻譯自己,用正經八百的口氣述說幾乎不可能的可能性,為讀者創作無拘無束的幻想世界。
讀他的作品,我想到維根斯坦說的話:「如果你面前有一隻貓一直長一直長,長成一隻大老虎,你還叫他貓嗎?」徐錦成為九歌出版社編選《九十三年童話選》的時候說:「楊隆吉是近兩年崛起的新人,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利用諧音瞎掰胡扯,讓讀者看見童話世界裡的無厘頭本質。」這話除了用楊隆吉的作品來印證,且讓我用下面這段話來引喻說明:「隆吉是喜歡在教室裡頭養老虎的人,他使每個讀者的想像,騎虎而不難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