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028631
蘇永明
心理
2006年2月05日
117.00 元
HK$ 111.1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教育史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史
分
類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視障學生延伸核心課程實施指南:融合教育模式中落實視障教育成效(含附冊:ECC實務表格集-實施及評估)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
矽谷工程師爸爸的跨學科思維導圖:提升閱讀寫作創造力,增強科學數學理解力
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
澳門教育史與歷史教育
內
容
簡
介
本書係針對歐陸哲學中,現代與後現代對主體(subject)的爭議進行比較研究,並引申其教育涵義。共探討了笛卡爾、康德、黑格爾、結構主義(以上歸入現代主義)、海德格、傅科及後現代對於人的自我定位之差異,提供了哲學上對人的各種假設。人從現代主體的地位逐漸轉變成了後現代各式各樣的多元認同。
在教育上,因著各種對人的定位方式而有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書從自我成長和認同的角度來引申以上每個哲學家或主義的教育觀點。最後,探討台灣在二次戰後人們在認同上的重大轉變及今日所面臨的認同困境。也說明了今天在教育上所要面對的任務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笛卡爾的主體—我思
第三章 康德的主體—超驗的主體
第四章 黑格爾的主體—自我意識
第五章 結構主義的主體觀—主體之死
第六章 海德格的主體—此有
第七章 傅科的主體—自我的技術
第八章 後現代的主體—欲望的主體
第九章 現代與後現代主體觀的比較
第十章 本研究對台灣當前教育的引申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