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派瑞斯基1947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長於堪薩斯州。她先在堪薩斯大學拿到政治學和俄語雙學士,1977年一口氣同時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和歷史博士學位。她曾經在芝加哥都市研發局工作,以自由撰稿人的身分評寫商業文章;1977至1986年間,則在CAN保險公司擔任直效行銷部經理。1982年出版第一本犯罪小說《索命賠償》(Indemnity Only),立刻引起推理迷的廣大迴響,1986年後專職寫作,並與友人創立了「犯罪寫作姊妹會」(Sisters in Crime)。
序
正義與人性的界線:說書者的抉擇
莎拉?派瑞斯基
美國知名犯罪小說家。1947年出生於愛荷華州,在堪薩斯長大,擁有堪薩斯大學歷史博士和芝加哥大學財經MBA學位。1960年代末移居芝加哥,在金恩(Martin Lucher King)博士籌組民權運動的所在地從事社區工作,同時在保險公司擔任行銷經理。1982年出版第一本犯罪小說《索命賠償》(Indemnity Only),打造出知名的冷硬派女偵探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立刻引起偵探迷的廣大回響,並於1988年以同系列小說《Blood Shot》贏得英國犯罪寫作協會的銀匕首獎,作品暢銷世界二十一國。派瑞斯基對於獎勵學子不遺餘力,曾在堪薩斯創立兩個獎學金,並在芝加哥內城的市立學校助同儕指導,1986年與友人共同創立了犯罪寫作姊妹會(Sisters in Crime),幫助其他有志寫作的女性,並出任第一任會長,該協會目前在全世界擁有三千多名會員。1996年,因她對中西部文學的傑出貢獻贏得馬克.吐溫獎。除犯罪小說外,也撰寫短篇故事和散文,目前專職寫作。其他重要作品包括:維艾?華沙斯基系列的《奪命碼頭》(Deadlock, 1984)、《Killing Orders》(1985)、《Bitter Medicine》(1987)、《Burn Marks》(1990)、《Guardian Angel》(1992)、《Tunnel Vision》(1994)、《Hard Time》(1999)、《Total Recall》(2000)、《Blacklist》(2003)、《Fire Sale》(2005),小說《Windy City Blues》(1991)、《Ghost Country》(1998)、《String Out》(1997)等。
我想要回信跟她說,推理小說是很政治的。彼特.溫西爵爺(Lord Peter Wimsey)1堅定地捍衛著英國這塊土地,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安居樂業。菲力浦.馬羅(Philip Marlowe)和山姆.史培德2活在一個充滿性政治的世界裡。如同馬羅在《小妹》(The Little Sister)中抱怨的: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筆下的女人都有性的臭味;達許.漢密特(Dasbiell Hammett)筆下的女人,例如布麗姬.歐香尼西(Brigid O’Shaughnessy),則都會引誘好男孩做壞事。但是馬羅和史培德對這些女人來說都太教條了。
後來,當我在蒙加哥紐波瑞圖書館(Newberry Library)辦讀書會時,我又想起了這位來函讀者。當時有一群女士,總共九位,在其他人都離開會場之後還留了下來。然後她們告訴我,她們嫁給煉鋼工人,他們的男人已經失業十多年了,因為全球化經濟把所有的工作機會都往國外送。這些女人每人得兼兩份差以維持生計。那些都不是什麼偉大的工作。她們有的是便利商店的收銀員,或是小餐廳的女侍。她們告訴我,自從高中畢業以後,她們就沒讀過什麼書,一直到她們當中有個人從收音機裡聽到,我的偵探小說的女主角,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也是來自她們那個街區,南芝加哥。維艾也是在鋼鐵工廠的陰影下長大。雖然她是個藍領階級的女孩,但她拿到獎學金進了芝加哥大學。這些女士們說,在她們讀到我的書之前,她們從沒想過居然會在某本書中看到她們自己的生活。「我們都買精裝本。」其中一位這樣說。「維艾幫助我們面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可怕事情。」
我不喜歡社會政治小說,寫那些書只是為了要證明四條腿的比兩條腿來得要優秀,或者,男性都是受睪丸素制約的壞蛋,或者女性一貫地用身體來推翻男性道德觀。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史達林時期的蘇聯作家最為人所知的是巴斯特納克(Boris L. Pasternak)和安娜.阿赫瑪托娃(Anna Akhmatova),而不是哥禮巴契夫(Gribachev),他是《勝利集中農場之春》(Spring in the Victory Collective Farm)的作者。巴斯特納克可能想要點出一個最廣為人知的重點,那就是有關人類自由,有關個人在社會變遷中所感受到的迷惑,以及該如何應對這些迷惑有多困難。但他想要描寫的對象是紅塵中的人類,而不是理想的政治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