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問題與衝突解決:多元取向的觀點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1141107 | |
|
|
|
林怡禮,林明地,魏惠娟 | |
|
|
|
五南 | |
|
|
|
2005年10月01日
| |
|
|
|
93.00 元
| |
|
|
|
HK$ 88.3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規格:平裝 / 164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分 類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教育類 > 教育 > 教育心理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解決問題與衝突幾已成為教育(學校)行政人員生活的常態,這恐怕是多數行政人員的共同心聲,有人甚而主張:優秀的行政人員應是好的問題與衝突解決者。本書提倡以行政人員領導團隊集體處理問題與衝突的多元取向(而不是由行政人員單獨面對),參酌解決問題「資訊量的多寡」,以及問題的「複雜性」兩個向度,有效解讀問題的性質,並據以發展綜合的行動計畫,進而執行、回饋校正,以求有效解決問題。
本書的理想是,在書中所提供的合理架構參照下,教育(學校)行政人員可以兼顧解決方案的「品質」與「被接受性」,達成短中程效能與長期性的成長與發展。
作者簡介
林怡禮
現任:加拿大布蘭登大學(Brandon University) 榮譽退休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adjunct 教授
澳洲教育行政期刊編輯委員
英國學校管理與領導國際編輯顧問
學歷:哈佛大學法學院博士後研究(教育經濟、評鑑與視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後研究(專研教育計畫)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碩士、博士(主修教育行政)
香港中文大學學士
經歷: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加拿大布蘭登大學(Brandon University)教育行政系教授兼系主任
曾應邀擔任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澳門、台灣等二十一所大學訪問教授,
講授研究所課程與專題研討
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領導、校長培訓、組織學習
主要著作:曾出版三本專書
於國際性、區域性及地方性期刊,共發表學術期刊論文超過150篇
林明地
現職: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教育行政碩士、哲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
台中師專
經歷:國小教師
通過國家教育行政高等考試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秘書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股長
專長:校長學、學校與社區關係研究、教育領導研究、教育組織理論與行為
著作: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92)
學校與社區關係(五南,民92)
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高教,民91)
魏惠娟
現職: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學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碩士
研究領域:方案規劃與行銷、組織學習、婦女與兩性教育
著作: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系統分析與應用(師大書苑,民86年)
我國家庭共學方案之發展(師大書苑,民87年)
學習型家庭方案:從理論到實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8年)
學習型學校:從概念到實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90年)
|
|
目 錄
|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一般理論架構
第一單元 簡單、資訊完整的問題
案例一:一個有破壞傾向的小孩
案例二:令人困擾的訊息
案例三:不當管教與與有爭議的處罰
案例四:使製造麻煩的人感到羞愧
案例五:「飢餓」的小孩
案例六:擅自進入的學生
案例七:食 言
案例八:不負責任的孤獨者
案例九:一個被寵壞的小孩
案例十:操場上的攻擊事件
第二單元 簡單、資訊不完整的問題
案例十一:遲到的小孩
案例十二:突然的行為改變
案例十三:逃避的小孩
案例十四:轉學的孩子
案例十五:疑似虐待兒童的案例
案例十六:完全依賴的學生
案例十七:迷失方向的學生
案例十八:被當做二等公民的通車同學
案例十九:交通阻礙
案例二十:學校舞會中的酒
第三單元 複雜、資訊完整的問題
案例二十一:學校秩序的破壞
案例二十二:一個遭到性虐待的學生
案例二十三:「種族」歧視
案例二十四:性教育與社區的不安
案例二十五:融合教育與不高興的家長
案例二十六:過時的學校政策
案例二十七:一個被忽略的小孩
案例二十八:在公車上的勒索
案例二十九:處在家庭危機陰影中的學生
案例三 十:學校安全的潛在威脅
第四單元 複雜、資訊不完整的問題
案例三十一:髒 話
案例三十二:使用者付費
案例三十三:兒童被虐待與忽視
案例三十四:宗教權利與言論自由
案例三十五:目中無人的學生與防衛心強的母親
案例三十六:性侵害
案例三十七:一個社會失調的受虐兒
案例三十八:劫持學校巴士
案例三十九:在學校裡的幫派鬥毆
案例四 十:放火燒學校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