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沒有圖象,主要是談到愛因斯坦未能提出一幅圖象,來帶領「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的發展,無法在人類兩千年來對物質與能量法則的探究上,登峰造極。愛因斯坦的直覺開始失靈,因為彼時對於支配原子核與次原子粒子的作用力幾乎一無所知。
然而,這份未完成的統一場論與他三十年來對「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的追尋,並非全然是失敗,只不過這一點直到最近才獲得肯定。當時人們把他的追尋視為不智之舉,同為物理學家與傳記作家的培斯(Abraham Pais)感嘆道:「接下來三十年他仍然研究不輟,不過他若去釣魚的話,就算聲名不添光采,倒也不至減損。」換句話說,若是他在一九二五年便離開物理而非一九五五年的話,其名望應該更達巔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