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的新解析:承繼佛洛伊德的未竟之業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4175666 | |
|
|
|
潘震澤 | |
|
|
|
天下文化 | |
|
|
|
2005年10月03日
| |
|
|
|
80.00 元
| |
|
|
|
HK$ 68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科學天地
* 規格:平裝 / 215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學天地
|
|
分 類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人為什麼會作夢?為什麼我們的夢境會如此匪夷所思?佛洛伊德告訴我們:「夢是受到壓抑的潛意識,在睡眠中以偽裝的形式所展現的內心想望。」是否就是合理的解釋?如今,這些問題的答案正逐漸浮現。
本書介紹了近五十年來神經科學的進展與重要發現,並且告訴我們:清醒、睡眠與作夢是由我們腦中不同化學作用神經系統所產生的意識狀態;夢不僅與生俱來,而且是生存所必須。
究竟精神分析理論對夢的解析,與如今我們所見大腦如何創造夢境的證據,有多少差距?作者霍布森不僅在書中一一為您解答,同時還提供許多自己親身經歷的夢境,帶領我們以生理學的語言來解釋夢的共同特徵。且看科學家如何逐步追溯夢的謎底,或許你也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夢,發現腦中前所未知的意識奧秘。
作者簡介
霍布森(J. Allan Hobson)
於哈佛大學醫學院擔任精神病學教授,同時為麻州精神衛生中心(Massachusetts Mental Health Center)神經生理學實驗室主持人,曾於1988年獲得睡眠研究學會(Sleep Research Society)的傑出科學家獎。
霍布森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心智與行為的神經生理學基礎、睡眠與作夢以及神經學與精神病學的歷史等。除本書外,另著有《夢與瘋狂》(The Chemistry of Conscious States, 1994,中文版於1999年由天下文化出版)。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