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87.00元
-
8
折優惠:HK$69.6
|
|
建築的表情:建築風格與流行時尚的演變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7475688 | |
|
|
|
楊惠君 | |
|
|
|
木馬文化 | |
|
|
|
2005年9月29日
| |
|
|
|
83.00 元
| |
|
|
|
HK$ 70.5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木馬建築
* 規格:精裝 / 126頁 / 13*19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木馬建築
|
|
分 類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理論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出版人周刊》:「黎辛斯基…建築寫作者中的佼佼者,…以一種令人愉悅的方式傳遞豐富的訊息。這本書既破除了專業界因襲的成見,又十分好讀。」
名家推薦的話
黃永洪(建築設計師)
「建築透過風格為時代烙下印記,建築人對風格欲迎還拒的愛恨情結,在這本書有精闢的詮釋。」
成英姝(知名作家)
「時尚反映了整個時代的慾望,建築是這慾望的實體,這使我們看到建築既標記了時間又超越了時間的奇蹟。」
李性蓁(時尚工作者、作家)
「從大學至碩士的設計教育,加上十二年的時尚工作經驗,我確切相信,只有建築,才是一切設計靈感的發源。」
阮慶岳(知名作家)
「建築與時尚的關係就如靈魂與其在人間的影子一般。」
辜振豐(專欄作家)
「在每個時代,建築物的外觀和身體的服飾總會體現時尚的精神,而作者在書中的論述能夠將兩者結合為一,令人耳目一新。」
王信智(知名作家)
「當代建築與時尚都帶著優雅的刻薄與冷漠,突顯出人的熱情。建築是人帶不走的身外物,衣服是人移動時能帶著走的建築,我們可以不在乎風格,卻必須符合個人的美感。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建築就像是一件好衣服,每次端詳,都會發現不一樣的愉悅細節,令人感到舒服。」
英國作曲家衛斯理(Samuel Wesley)說:「風格是思想的外衣。」
英國劇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也說::「在重要的事情上,風格就是一切。」
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及居家裝潢的風格,常透露出他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希望別人如何看待他的價值觀:是極端前衛或堅守傳統?是波西米亞風格或古板保守?是世界主義或純真樸實?
建築師也不例外。大多數成功的建築師,都對「風格」有強烈的意識,這不只是表現在其建築設計上,也反映在他們的服裝打扮,甚至家具、汽車,還有鍾愛的鋼筆品味上。
法國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的圓框眼鏡與其「白色別墅」,一樣經典;美國建築大師萊特的披肩及捲邊平頂帽裝扮和其「草原住宅」,同樣獨樹一幟;後現代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皺皺的襯衫與其雕塑般的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同樣搞怪。
在文學上,「風格」描述的,是書寫、表達或演出的方法;在建築上,「風格」形容的,是興建的方法。
然而,大多數的現代建築師卻避諱談論「風格」這個話題。柯比意甚至說:「風格就像是插在女人帽子上的一根羽毛,如此而已。」表達出大多數的現代建築師對這個話題的鄙視。本書作者魏滔.黎辛斯基則不以為然,在書中為「風格」對於藝術之母的重要性,提出了強而有力的辯護。
本書充滿了黎辛斯基銳利的觀察──形式並非追隨機能;最卓越的建築物並非超越時代,而恰恰是時代的產物;細部裝飾不只是彌補建築的不足,細部裝飾就是建築。同時,也闡明了建築、室內裝潢和時尚之間無法逃避的關係,他認為風格是建築的語言,時尚則是塑造這種語言的文化潮流。
為了清晰地突顯出這些觀點,他向我們說明,二十世紀現代建築大師── 包括密斯凡德羅、貝聿銘、法蘭克•蓋瑞、查理•麥金、艾倫•格林堡、羅伯•范裘利、亨利•諾頓等建築師,是如何表現風格和時尚,以及面對古典傳統和現代生活需求時,所做的種種探索。他幫助我們重新理解建築師的作品,並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環境。
本書特色
# 1.本書是紐約公共圖書館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邀請黎辛斯基所做的系列演講,集結而成的書。內容豐富,卻少了許多晦澀難懂的行話、術語。黎辛斯基用愉悅、平易近人的語調,直指建築人一向避談「風格」的愛恨情結以及建築與室內裝潢和時尚之間不可逃避的關係。
# 2.對於許多著名的建築── 如紐約曼哈頓布萊恩公園一帶的摩天大樓、美國建築師范裘利為其母親所蓋的小住宅等──作者提出珍貴的第一手真實體驗與其時代背景的脈絡訊息,是建築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入門書。
# 3.本書運用許多建築師的歷史軼事、繪畫研究和作者親訪案例的實地經驗,代替理論的論述或建築照片的紙上研究,加深了一般人對建築的理解。
# 4.黎辛斯基在本書特別指出:建築照片容易帶給一般人的謬誤印象以及在研究上的盲點。因為對建築美感的體驗,是感官的,也必須是身臨其境的。建築不是一個物體,而是一個地方。只有身處該特殊地點,才能體會建築師的美感想像力如何表現在三度空間之中。
# 5.黎辛斯基學養淵博,所舉的現代建築案例,涵蓋範圍廣泛,行文幽默易讀,使讀者在讀完後,對於西方現代建築風格遞嬗,將有簡明清晰的概念:包括從二十世紀初現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在捷克的「圖根哈特別墅」,展現「國際風格」奢華中的現代秩序感;到二十世紀末,蓋瑞在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呈現充滿雕塑美感的「後現代風格」;以及在這期間,建築師面對古典傳統以及現代生活需求,所做的種種風格嘗試,十分具有啟發性。
# 6.本書附有三十餘幅圖,中文版書末附有關於建築風格的名詞釋義,將有助於讀者掌握書中所提及的各種建築風格特色。
作者簡介
魏滔.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
美國最著名的建築評論家之一,筆下的暢銷書包括《螺絲、起子演化史》(One Good Turn: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crewdriver and the Screw)、《金窩、銀窩、狗窩》(Home)、《等待周末》(Waiting for the Weekend)、《世上最美麗的房屋》(The Most Beautiful House in the World)以及《遠方林中的空地》(A Clearing in the Distance)。此外,他的著作散見《紐約時報》、《紐約客》、《時代》雜誌和《紐約書評》。目前居住費城,在賓州大學擔任「The Martin and Margy Meyerson」的都市主義教授。
譯者簡介
楊惠君
政治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豐富,包括《建築的故事》、《莫斯科》、《雅典》、《里斯本》、《城堡》、《金字塔》(以上皆由木馬文化出版)、《世界建築七十奇蹟》、《20世紀的書》等。
|
|
目 錄
|
推薦序/徐明松
導論
# 第一部分 盛裝打扮
# 第二部分 時尚與過時
# 第三部分 風格
注釋
名詞釋義
|
|
序
|
建築師不喜歡談風格。如果你問一位建築師,他現在遵循的是哪一種風格,那麼對方可能會擺出一副老大不高興的表情,或是來個相應不理。再逼問下去,就會使對方憤怒地大力否認:「嚴肅的建築物和風格沒有絲毫關係。」
作家或畫家會因為能塑造風格而得到掌聲,把一位建築師稱作「風格者」,被認為是一項很模糊的讚美。最讓建築師光火的,莫過於被人依照某個特定的風格而歸類。我聽說,羅伯•范裘利(Robert Venturi, 1925-)和邁可•葛雷弗(Michael Graves, 1934-)聽到任何人表示他們的作品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這兩個人其實是美國「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大師──有關,都會暴跳如雷。
大多數建築師比較喜歡談量體和空間,或是脈絡和歷史典故,或者是──要是他們喜歡講學術行話──「構造學」(tectonics)和「實體」(materiality)。換句話說,儘管建築師很願意接受「建築物是把觀念具體化」的想法,但對於表達這些觀念的方法,還是不太願意公開承認。
只要把不久前的建築物瀏覽一下,就可以確定建築風格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就像服裝或食物的風格一樣,會定期改變。不同的時代偏好不同的材料:舉例來說,玻璃塊(glass-block)屬於1920年代;波狀纖維玻璃是1950年代的特色;將來在我們的記憶中,1990年代的末期,可能是建築師開始用鋅和鈦來包裹建築物的時代。在形狀和顏色方面,也如出一轍。舉個例子吧,沒有人會把一棟笨重、單調的戰前郵局建築,和後來輕薄、粉彩的後現代建築搞錯──建築物就和郵票一樣,有不同的風格。
少數幾位很早就面對風格這個問題的現代建築師之一,是打破傳統信仰的菲立普•強森(Philip Johnson, 1906-)。「風格並不像我的幾位同僚所認為的,是一套規則或一副手銬,」他曾經說:「風格是一種作業的氛圍,一個讓你一躍騰空的跳板。」1932年,強森和亨利•希區考克(Henry-Russel Hitchcock, 1903-87,美國建築史學家)針對一種以平板屋頂、直線構成的白色立面、船隻欄杆構成的陽台所形成的新建築,將其描述成「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當時強森是一位建築史學者;建築從業者對於自己和這麼淺薄瑣碎的東西扯在一起,都覺得暴跳如雷。「風格就像是插在女人帽子上的一根羽毛,如此而已。」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法國現代建築大師,現代建築運動的先驅)嗤之以鼻。對女人的帽子頗有涉獵的香奈兒夫人(Gabrielle Chanel, 1883-1971),則有不同的看法。「時尚會成為過去,」她說:「但風格屹立不搖。」
我同意香奈兒夫人的說法。在我眼中,風格是建築一種歷久不衰──令人喜愛──的特質。建築師拒絕承認風格這個概念的正當性,不免流於天真,而且也很不誠實,因為大多數成功的建築師,都對風格有著強烈的意識──不只是在他們的設計上而已。除了說是要喚起一種個人的風格以外,我們還能怎麼描述法蘭克•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76-1959,美國建築大師,「草原風格」創始人)的披肩和捲邊平頂帽、柯比意的圓框眼鏡、路易斯•康(Louis I. Kahn, 1901-74,美國現代建築師)的蝴蝶結領結?連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1929-,美國建築師)皺皺的襯衫都是一種風格。事實上,在我認識的建築師當中,大多數都對風格非常執著──不只是服裝打扮的風格,連家具、汽車,甚至鋼筆﹝雪茄狀的萬寶龍大班筆(Meisterst?}ck)就是最受鍾愛的一支﹞也不例外。事實明明擺在眼前,為什麼他們就是不願意承認?
過去這些年來,我在文章和書評當中,對於「風格」這個主題做過試探性的探討。1994年在科羅拉多州阿斯本(Aspen)舉辦的「國際設計會議」,是我首度談論服裝和室內裝飾的公開演說,後來在維吉尼亞州殖民地威廉斯堡(Colonial Williamsburg)又談了一次。在牛津大學出版社和「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贊助之下,我受邀發表了一系列的公開演說,藉著這個機會,用一種審慎的方式,把這個問題介紹給大家。
1999年十月,我連續三週的星期二,在圖書館的「薩利斯特•巴爾托斯論壇」(Celeste Bartos Forum)演講。這本書就是演說內容的集結。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反映了演說的發展過程。無論如何,口說和書面的文字仍然不盡相同。不管怎麼說,這本書並不是把一系列的即席演說謄寫下來而已。我也趁著這個機會把之前談到的觀念,仔細說清楚。某一位用心的聽眾所提出的反思和比較深刻的問題,也讓我對某些陳述思索再三。和建築從業者的對話交流,特別是賈桂琳•勞勃森(Jaquelin T. Robertson)和勞勃•史登(Robert A. M. Stern),使本書的內容更加充實。史登還提醒了我一句王爾德(Oscar Wilde, 1954-1900,英國劇作家、詩人、散文家)說過的話:「在重要的事情上,風格就是一切。」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