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深得道家的哲學精華、依據“天人相應”的觀念,認為自然界中,天是陽、地是陰,世間萬象都是陰陽二氣運行變化的結果;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五種基本元素構成;自然中有空氣和水;大地有河流、湖泊。人體與自然相對應,體內也有陰陽二氣,陰氣在內,陽氣在外,陽氣包圍著陰氣;與自然中的五行相對應,人體內有五臟(肝、心、脾、肺、腎);與自然的空氣和水相對應,人體內也有生命正氣和血液;與河流、湖泊對應,人體內有各種經脈和穴位。本書選取了《黃帝內經》中的十七篇文章,以經穴的循行為線索,全面系統地對人體結構進行了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