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圖解不可思議的人體構造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299460
阪井建雄/著
陳蒼杰
世茂
2000年12月11日
63.00 元
HK$ 53.5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 / 177頁 / 25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科學視界
分
類
自然科普
>
動物/植物
>
演化/遺傳
同
類
書
推
薦
天人之際:生物人類學筆記(三版)
壽命天註定?──揭開生命週期、老化與死亡的關鍵機制
圖解不可思議的基因機密檔案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不必變強,只要獨一無二。向邊緣生物學習「個性化」的生存秘密!
從南方古猿到智人:基因組╳遺傳學╳演化論╳分子鐘,對生命不斷的探索,使「演化」成為生命科學體系的思想脈絡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食在有「速配」!史上最營養的蔬果魚肉烹調搭配圖鑑:媽媽沒有教、營養師都在學的172種食材健康料理秘技!營養功效加乘,預防效果加倍
JRpass.新幹線:日本旅行精品書 2013-14 升4版
內
容
簡
介
國防醫學院副教授金忠孝博士審訂,徹底解說人體的奧秘
人體的構造與組織的細密及其運作時的環環相扣、分毫不差,堪稱造物者的傑作,也是眾人和醫學界亟欲瞭解的部分。本書以圖解的方式、清楚的說明將人體的結構、器官作一詳細的解釋,不但符合基礎醫學工作者的知識需求,也滿足一般讀者想要多認識自己身體奧妙的欲望。
作者介紹:
(土反)井建雄
1953年生於日本大阪,197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曾任海德堡大學研究員、東京大學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醫學博士。專長為腎臟以及循環器官的微細形態和生物力學,還包括比較解剖學和解剖史的研究。
目
錄
1章 攝取營養的消化器官
口腔的功能和構造、製造牙齒的組織、黏膜的作用、彎曲的胃腸、吸收養分的小腸、腸上皮細胞的祕密、大腸的功能及任務、消化管中血管的功能、黃疸的意義、胰臟的功能
2章 吸入氧氣的呼吸器官
喉和咽頭、氣管、支氣管、肺泡、血液溶化氣體、肺血管的特徵、活動肺臟的胸廓和呼吸肌、覆蓋肺部的胸膜
3章 排除多餘廢物的泌尿器官
製造尿液的機制、製造腎臟的構造、腎小球的功能、腎小球的形狀、旁系球體裝置、近位尿細管、亨利式攀、集合管、膀胱和尿道
4章 繁衍後代的生殖器官
精巢、精子的通道—輸精管、陰莖勃起、女性生殖器、卵子的數目有限、子宮和月經、繁衍子孫的生殖細胞、人體的初期形成、生殖器官的形成、胎盤
5章 身體的物流系統—循環器官
心臟的四個房間、刺激傳導系統和心肌、心跳輸出量的調節、冠狀動脈、動脈、微血管、血液、淋巴管、免疫系統、荷爾蒙
6章 站、走、握的運動器官
支撐身體的脊柱、胸廓和呼吸運動、內臟的托盤—盆骨、動作全方位的肩膀、手肘和手腕、臀部、膝蓋的構造、腳踝的構造、頭部和頸部、臉部的表情
7章 讀取情報的感覺器官
移動視線---眼睛、角膜為光線入口 、聚焦的水晶體、虹膜和睫狀體、網膜和視神經、匯集聲音的外耳、耳小骨的功能、耳蝸、半規管和前庭、鼻腔和嗅覺、鼻腔、副鼻腔、鼻淚管
8章 身體的資訊處理系統—神經
神經元、脊髓和脊髓神經、大腦、小腦、腦幹、十二條腦神經、自律神經
序
人類的身體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無可取代、非常重要的。以科學方式研究人體的嘗試,始於1543年維沙流斯所出版的《身體構造》一書。從此以後,解剖學明人體種種的構造,以這樣的知識為基礎,近代醫學才迅速發展起來。近代醫學曾克服無數奪取人類性命、損害健康的疾病。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受到醫學的恩惠,為了支撐醫療組織,由醫生及因疾病獲救的二十萬人投注心力於此。雖然其中也有尚未診斷或難以治療的疾病,但是醫學研究進步,總有一天會替這些疾病帶來一線生機吧。
為因應各種疾病,醫學分成好幾個專門領域,剖析人體構造的科學不僅是解剖學,還包括生理學、生化學,甚至當中細分的領域還在進行研究發展。固然一位極其優秀的醫學專家十分了解自己的專業知識,但要掌握關於醫學整體或人體構造全體,反倒難上加難。本書刻易嘗試向難關挑戰。
坊間已出版過許多介紹適合一般人閱讀的醫學書籍,然而,這些書多半僅就特定主題作鉅細靡遺的探討,或是蒐集醫學專用書的內容作百科全書式的編寫。不管如何,放眼望去浩瀚廣大的醫學知識對想了解人體各種器官功能,或是擔當身體的任務者而言,很難從中汲取知識。但願本書盡可能精闢地向讀者傳遞醫學寬廣深奧之處,這是筆者無上的榮幸。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