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政治的關係永遠是一項難解的課題,尤其以二十世紀為最。當政府試圖令藝術屈從於其特殊目的下時,藝術家也同時反抗並顛覆了這些努力。然而,在藝術家為一項政治計畫或意識形態工作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其藝術創作是否因此而墮落了?此外,藝術性宣傳究竟開始於何時?
就如同托比.克拉克教授所論述,「宣傳」是以各種不同面貌出現,而且並非均能被察覺。有時,想要說服他人的慾望也和希冀創造美好作品的動機一致。究竟宣傳與前衛藝術的關係是什麼?藝術家如何利用規模尺寸及風格差異來製造特殊的政治效果?藝術風格又如何來認同政治性系統?而在受到本身政治化內容影響以後,藝術腐化了嗎?或更形縮減?還是因此獲得提升?
在這本論述廣泛的鉅作裡,克拉克教授嘗試以各種全球化的視野來檢驗作品,從共產主義政府所進行的宣傳到民主國家的公共藝術,從六○年代的抗議藝術到藝術家為當代非洲國家所作的努力。書中自敘述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及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社會開始,鉅細靡遺地申論其各自的風格、動機和目標,接著闡述民主國家政府如何也在戰爭期間贊助宣傳性藝術,探究他們於再現敵人與紀念死者方面的一些爭議性議題。另外,克拉克教授也詳盡描述抗議藝術的各類競爭性理論和目標,從非洲到拉丁美洲,從歐洲到美國再到中國等等,並發掘出政治性領域中一些具有繁複辭藻、高度之美的藝術創作,以及藝術於其中模稜兩可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