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華太平家傳

華太平家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223687
朱西甯/著
聯合文學
2002年2月25日
267.00  元
HK$ 226.95  







叢書系列:聯文文叢
規格:精裝 / 886頁 / 21.6*15c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聯文文叢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本書為作者遺作。全書原定百萬字,完成五十五萬言後,作者不幸因病謝世,成為一未完成交響史詩。作者傾其畢生功力,歷十八載,多次易稿,完成此皇皇鉅作,可謂嘔心瀝血。全書共分三十五章,故事起自清光緒二十六年(民國前十二年),以華氏一族之百年家史為軸,細述山東省鄉下面臨西化衝擊造成的種種變化。作者以生動鮮活的地方語言,細細描畫生活細節,極具地方色彩與民間風情,彷彿一幅《清明上河圖》,隨著捲軸緩緩開展,一幕幕飽滿、有趣的庶民百態,在字裡行間娓娓道出。

  朱西甯(1927─1998),本名朱青海,山東臨朐人。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並曾在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兼任教職。民國三十六年,在南京《中央日報》副刊正式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洋化〉,民國四十一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大火炬的愛》,後出版長篇小說《貓》、《畫夢紀》、《旱魃》、《八二三注》;短篇小說集《鐵漿》、《狼》、《破曉時分》、《春城無處不飛花》;散文集《微言篇》等三十餘部作品,無論質量,皆極為可觀,堪稱當代台灣重要小說家之一。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4,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mara
/ 台灣台北
2003.04.03
評鑑等級:

3顆星
從來都偏好長篇小說;小時候是為著能夠看久一點,不必三天兩頭纏著母親要買書看,雖然那時買書多是在夜市中,挑著大本大本的紅皮精裝本小說,無論國內外,一律每本100元。看多了長篇小說,總覺得短篇或是中篇都令人意猶未竟,怎麼事情就這樣了了?一個人時總要替書中主角編排著往後的日子該怎麼下去。

雖然總是有人說短篇較顯作者的功力,每年聯合報的極短篇總吸引許多人的目光。及虛長至今,到真能發現短篇的好,那種峰迴路轉、言簡易賅的劇情,惹的人心癢癢的,怎麼都搔不到癢處,留著遺憾;像是到遊樂園坐大怒神之類的遊戲,往往尖叫著還不覺過癮的時候,人就已到了地面,徒留著一聲「啊」在喉嚨裡發不出來。


那天該是心情不好,走進圖書館看見這麼一本大部頭的書。國內已很多年沒有人寫這種書了,連翻譯作品都少有。朱西甯的作品說來奇怪,他女兒、女婿和妻子的作品大都看過,惟獨朱西甯的作品一直被我忽略過,也不是對於早期軍人作家的作品有所偏頗,就是朱先生的作品總是無法吸引我由架上取下來閱讀。應該是主題的關係吧。想想,難得這麼一本巨著,趁著心情不好到可以靜下來讀一讀了。


書中以第一人稱(華太平)作為敘述的主體,回溯其父親(華寶善)和祖父的生平故事。書中華家因在東北遭受日本鬼子侵略,故全家奔逃至山東,得到李二老爺的收留與照顧,此後便定居於此。華家人信奉基督,祖父更是一位長老。故事開始於清光緒26年,時義和團正在地方上洋洋沸沸的誓言打倒洋鬼子,另一方面,清政府也在支持與掃除義和團之間搖擺不定。華家人及福音堂在此動盪不安的時節裡,仍然堅定其對於基督的信仰,毫無動搖之心。另一方面,以華寶善的為主軸,敘述其和父親、母親及兄弟之間的感情往來;以及寶善在李二爺家中工作之點點滴滴;其中又以和沈家大美之間的情愫最令人動心,末了免不了又是一陣嘆息。

書中大量充斥著地方方言,對於讀者來說難免有些聱牙,但是方言的運用更顯出地方粗鄙卻又可親的感覺。而因為時遭逢義和團事件和八國聯軍,為表現出侷踀一嶼的地方人士如何關心國家大事,書中更出現了大量的報紙摘寫,分日期將報紙新聞一一條列。看著這些條列的新聞,不禁又對那沉睡的大龍感到傷感。對於義和團有興趣的人倒蠻適合一讀。

最重要的是書中對於中國傳統和基督教之間的融合,以及清末時期地方教會人士(也就是所謂的二毛子)如何面對中國和洋人之間的戰爭,在面臨傳統習俗和較易有所衝突之時,這群人都如何將如何自處。


本書洋洋灑灑的共有五十五萬字,雖是家傳,但卻可視為作者憶鄉以及景仰基督之作。我們在書中可清楚看見山東地方的日常起居、生活喫食、地方風景。對於基督,我們看見作者以大篇幅說明以中國傳統四書五經和以人之常情來解釋聖經,莫不有通情達理之解釋;而民情和教義也未必衝突,但凡是宗教,莫不叫人從善,只要是以「人」為出發點,處處為人著想,則教義中令人莫名之處也就能迎刃而解。

例如書中提到耶和華因亞當和夏娃偷吃果子兒將之驅出伊甸園,又不准兩人回到園中,並罰夏娃多生兒女之苦,必戀慕丈夫;罰亞當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喫的。西方人多認為這便是人的罪。而華長老以人情出發說明這是父母親為種愛子女而說出口的反話,希望子女兩人能夠相親相愛,兩人能夠共同辛勞開創自己的未來。看看鄉下地方不都將小孩取賤名,希望孩子能安然長大;夫妻間不都以短命鬼或是冤家來相稱。那是因為猶太人本來也是一般粗鄙的鄉下人,故以此反話來激勵子女罷了。

另一方面,華長老也對於西方教會及洋人的行徑而對基督有所疑問。洋人雖信奉基督,本因遵循天主之道展現博愛精神,但是卻打著種種旗幟佔據中國領土、覬覦中國廣土眾民之錢財;在愛國和愛神的衝突之間,作者將華長老的思緒千迴百轉的過程描寫的令人不禁慨然。


本書雖以長篇巨著稱世,但是劇情單純,人物也多為本善之人,雖有小惡小壞,但都不傷天害理,沒有起起落落的劇情,僅僅是家庭故事。雖如此,如對於晚清教徒生活或是義和團稍有興趣的人不妨讀一讀;雖說是長篇,每日讀上一章也可。惟在描繪農家生活方面,有時顯熱心過了頭,彷彿怕讀者不曉得農地裡的情景,而要將一草一物細細描繪,在擔心寶善和大美的婚事時,平白無故跑來這許多篇章,真是令人感到無謂。不過,閒時,再翻翻看看也是好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