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不可思議的恐怖力量隨時揪緊吾心,抑制吾行,唯有死亡之道對我自由開放。因為曾經跪在某個人膝前的記憶,會使你下次想把腳踩在那個人的頭上。為了不受到將來的侮辱,我寧可捨棄現在的尊敬。我寧願忍受現在的寂寞,也不願忍受比現在更寂寞的未來。我們生在充滿自由、獨立、利己的現在,代價就是必須品嘗這種寂寞!
本書中,夏目漱石用寧靜清徹的雙眼,窺視著毫無矯飾、自滿的自我內面,透露出死亡與孤寂、道德與慾望糾纏下的矛盾,反映出世人難得一見的純淨之魂。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1867 ~ 1916)
江戶(今東京)人,本名夏目金之助。自幼學習漢文,及長轉攻英國文學,其深厚的文學素養奠定了他在近代日本文壇的地位。求學時期即已陸續發表散文或文學評論,1889年首次以「漱石」為筆名從事創作,取其節操高潔之意。1903年自英國學成回日本後,任教於東京帝大及東京第一高等學校。1905年發表長篇小說《我是貓》,大受好評,更因此被譽為最有價值之新時代作家,夏目漱石深受鼓舞而立志成為全職作家,自此先後完成《少爺》、《草枕》、《三四郎》、《之後》、《門》、《心》、《行人》、《明暗》等小說均廣受讀者歡迎,《心》一書發表後尤被視為漱石文學的代表之作,20世紀末更是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重要的五本著作之一。
他對寫作專注而熱情,並大力提拔文學俊彥,影響所及,文風大盛,可謂日本近代文學的鼻祖。1916年因胃潰瘍惡化辭世,得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