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巨人,將美國「實用主義」引入日本的第一人
朝日新聞社「大佛次郎賞」得獎名家,三十年長銷不墜的思想史巨作
?
作家、資深譯者邱振瑞 專文導讀
?
全面討論一九三一至一九八?年間,日本知識分子如何面對時代所帶來的巨變與衝擊
???????? ──深入了解日本思想底蘊必讀之作
?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與《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1945-1980》是鶴見俊輔於一九七九年九月至一九八○年四月,在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的講課紀錄,後整理成書出版,至今仍是長銷不墜的思想史佳作。
?
一九九九年,作家大江健三郎出版《空翻》一書,描述日本兩位重要的宗教領袖,一夕之間推翻了自己所傳布的所有信仰。而當此宣言一出,信眾一陣譁然,如同原地翻筋斗,故稱之為「空翻」。一個人的想法何以會產生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呢?又或者說,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一百八十度、令人匪夷所思的「轉向」呢?「轉向」一詞,正是本書的核心概念。鶴見俊輔選取了一九三一年中日戰爭爆發,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這十四年間日本知識分子在精神(思想)上的「轉向」,作為認識近代日本深層文化的切入點。
?
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間,日本政府受軍國主義者把持,面對如此局勢,本持全然相左意見的知識分子,會如何接受並回應國家的種種激進作為?這批知識分子的決定是:撤回過往一切激進主張,轉而支持天皇制。時人稱之為知識分子的「轉向」。
?
此番極端的例子,不僅代表日本人在戰時的思想轉變,也代表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所傳入的現代思潮,盡皆沉淪於軍國主義的意識型態之下。在這個思想撕裂的關鍵點上,鶴見俊輔追索「鎖國」、「國體」、「大亞細亞」等概念,揭示日本知識分子面對國家時的思想弱點,並藉此省思日本自此踏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歷史。
?
隨後在《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1945-1980》中,鶴見俊輔描繪了日本戰敗、受美國實質占領的時期。這對日本人而言,可謂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從無比自豪的皇國臣民,轉瞬成為屈辱的戰敗國降民,以至於他們不得不面對另一次思想上的「轉向」。作者同時選取了一九四五至一九八○年間戰後日本大眾俗民文化中的漫畫、流行歌曲、電視劇等元素,書寫成別具一格的作品,作為整個日本思想史系列的完結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