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與AI共存的法則: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
文�連?佑(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暨執行長、搜尋行銷顧問)
?
經濟新潮社於十一月出版一本和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man)有關的新書《天才的野心》,該書的作者小林雅一(Masakazu Kobayashi),是作家、記者、KDDI綜合研究所研究員,也是日本資訊安全大學院大學客座副教授。他參考美國主要媒體(報紙、雜誌、網路媒體、YouTube影片)的公開資訊,詳實生動地描述奧特曼創業的歷程,以及OpenAI一路波瀾壯闊的發展。
???????
我有幸早一步閱讀到書稿,內容豐富且引人入勝,我讀完之後,有非常多的感觸和啟發。以下我嘗試從個人觀點出發,略作導讀,期能為後續閱讀到這本書的讀者提供理解本書的參考脈絡。
?
▉小標:探索OpenAI,理解一個新時代如何開始
?
OpenAI不僅是一家新創公司,它的誕生與崛起,象徵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科技新時代的到來。作為通用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AI就像十九世紀的電力、二十世紀的網際網路一樣,將會滲透到教育、醫療、金融、製造……等各個產業,改變產業結構,以及我們的工作與決策模式。閱讀OpenAI的故事,其實就等同於在理解一個新時代如何開始。
?
本書的主線以OpenAI的創立為分界,貫穿了AI發展的歷史。小林首先回顧從一九五?年代以來,「符號處理型的AI」與「神經網路」兩個學派路線的差異與各自的瓶頸。接著描述隨著演算法(Algorithm;一系列有條理的步驟,能用於計算、解決問題、做出決定)、大數據(Big Data;規模大、類型多、生成速度快、價值密度相對較低的數據集合,且無法以傳統的數據處理工具在合理時間內抓取、管理和處理,又稱為巨量資料)和算力(Computational Power;是指晶片、伺服器等硬體設備處理數據、運行演算法的計算能力,通常以每秒能執行多少次運算來衡量,又稱為計算或運算能力)三大條件逐漸成熟,神經網路如何從機器學習邁向深度學習,迎來技術突破的新紀元。
?
在技術脈絡之外,本書也翔實描述了奧特曼個人事業的轉折:他如何在早期創業成功、獲取龐大財富之後,在三十歲之際為了實現孩提時打造「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夢想,與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人共同創立OpenAI。書中亦描述OpenAI如何從早期的找不到方向,到後來由於Google研究團隊發表劃時代的論文〈你需要的只是注意力〉(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以及提出新型神經網路「轉換器」(Transformer),而確定以語言模型為主要研發方向。
?
本書也描述到,或許是為了發展的需要,或許是奧特曼本人的意向,OpenAI如何從一開始的「自由研究團體」轉變成工程師企業。而各個版本GPT研發的過程,以及GPT 3.5一夕爆紅的經過,本書自然也沒有遺漏。可以說,透過閱讀OpenAI的故事,讀者可以對AI產業,尤其是近期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發展歷程,獲得完整的圖像。
?
除了技術敘事外,本書也以OpenAI為核心,探討幾個伴隨AI產生的重要議題,包括工作機會被剝奪、假新聞、著作權被侵害,甚至造成人類滅亡的危機。其中,作者對於AI著作權問題的剖析尤為深入,透過對於各國訴訟案件的描述,歸納出AI在著作權上的三個主要爭議點,即「合理使用」、「修改程度」、「以及競合性」,對於AI新創公司,或是計畫導入AI的企業,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
至於AI的安全性,更是導致2023年OpenAI政變的主因。本書除了還原政變的經過,也具體指出了OpenAI組織架構根本性的矛盾,並點明了傾向與商業靠攏的奧特曼,如何在創造商業驚奇之際,也在「推進AI發展」與「守護人類安全」之間,為世界帶來了疑慮與不安。
?
▉小標:了解天才奧特曼的選擇與價值觀,摸索你我的未來
?
與OpenAI一樣值得被理解的,是奧特曼本人。
?
奧特曼本身並非技術專家,他是「願景架構師」與「資源整合者」,同時也是「創業家」、「野心家」和「時代推進者」。本書描述他如何發揮跨領域整合力,把一票技術天才聚集起來,打造一個能與Google匹敵的團隊;他如何縱橫捭闔,將OpenAI帶往他希望發展的方向,甚至在遭遇政變的絕境下還能反敗為勝;他如何發揮全球影響力,從與微軟(Microsoft)合作,到與各國政府溝通,成為AI時代的代言人。他重塑了矽谷新一代「巨頭」的形象,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如何集矽谷的創業精神和野心、科技與資本的運作關係,以及個人魅力的塑造與傳播於一身,推動科技歷史的前進。
?
然而,「能力愈強,責任愈大」,作為少數能把技術、資本、政治與社會議題串連的關鍵人物,奧特曼的選擇與價值觀,很可能影響我們未來如何與AI共存。他與他所領導的OpenAI身處AI時代浪潮的中心,理解他們的思維與決策,就是掌握未來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
?
我們不能將AI視為一個與自身無關的技術進步。AI不是工程師、矽谷、投資人專屬的議題,而是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即將被重寫的時代。在這一場文明級別的轉變中,OpenAI與奧特曼是其中關鍵的機構和人物,我們必須去認識和理解他們,讓自己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天才的野心》為我們帶來了轉變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