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給家長、老師和照顧者的話:
  出版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孩子們理解「身體是屬於自己的」這個很重要的概念,讓他們學會以開放的心態欣賞不同身體的奧妙,並了解該如何正確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我們希望教會孩子們能夠負責任地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像是透過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以及了解身體不同的需求:飢餓感和疲勞感。同時孩子們應該也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了解重要部位是很私密的、他人不可侵犯的。如果有人侵犯隱私時,能勇於拒絕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書中要傳達給孩子的一項重要觀念是:肢體觸碰有各種不同的型式。有些肢體觸碰是溫暖的,能使孩子感到安心,例如有人溫柔的幫忙梳理頭髮、來自父母親的溫暖擁抱,或是牽著老師的手穿越馬路。希望孩子大部分經歷的肢體接觸都是這樣的溫柔美好。但是,有些肢體觸碰的出發點即使是友善的,孩子仍然需要了解自己還是有權利拒絕。孩子如果不喜歡被某些特定的方式觸碰,也可以勇敢地說「不」,並告知對方自己的感受。我們應該要讓孩子在一個即使表達自己感受也不會被大人責備的健康環境下長大,教導孩子正視自己的感受。
  因此,本書鼓勵孩子對任何使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觸碰勇敢說「不」(必要的醫療檢查或是治療除外)。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需要了解:即便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碰觸是來自於自己的朋友或親人,也應該拒絕。當孩子懂得拒絕自己親近的人,自然也能讓他們更加勇敢的拒絕那些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其他人或是陌生人。
  我們可以向年長的長輩及其他家人解釋有關於「孩子自我保護」的觀念,並且在孩子需要幫助或是拒絕任何感到不舒服的肢體接觸時,給予支持及幫忙。讓孩子了解如果他們向他人說「不」時,別人會尊重他們的感受。自然而然,孩子也就學會了尊重他人的意願。
  我們也可以教導家庭裡的每一位成員給予彼此適當的空間與隱私,像是換衣服、洗澡或是睡覺時。除了理解尊重他人的隱私權,孩子也能學會獨立的照顧自己的身體。
  另外,我們必須教導孩子隱私與秘密是不同的概念。坦誠地討論對於隱私和重要部位的疑問是正常且健康的。如果有人侵犯到自己的身體,也應該即時尋求信任的大人的幫助。讓孩子們知道:與父母分享任何事情,都可以很安心,不需要擔心遭受責備或是感到尷尬、羞愧。我們的責任是教導孩子心中有任何感到害怕、焦慮、不舒服、恐懼或難過的秘密時,都可以主動尋求幫助。唯有說出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