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本書大概在二○二○年啟筆,二○二三年完稿,英文版二○二四年出版,中文版二○二五年面世,中間五、六年的光景,作為學術出版已經很匆忙了。但現在回想這幾年的變化,可以說是波譎雲詭,也可以說亂作一團,自己身處的社會也栽了不少個觔斗,一個一個所謂的世界大局,變得越來越虛無縹緲、漂泊無根。但我也很感恩,有緣成為本書的作者,寫這本書令我踏實下來,可說是一段療癒過程。今天回看,感到自己和城市又累積了一些,雖然距離彼岸肯定是遠了,反而更心安於當下。
  我的初衷是以歷史作為方法,把「主權」這個政治概念祛魅,所以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歷史書。但我不想把它寫得累贅,所以不斷提醒自己處理史實可以流暢一點,一方面是因為歷史本身已經是沉甸甸的,很多相關的討論因為要遵守學術規範,容易變得乏味;另一方面,書內不少章節涉及的史料眾多,而當中我引用的資料大部分是源自前人豐盛的研究,在一手資料上我沒有很多貢獻,所以除了史實的鋪排和對歷史解讀須負應有的責任外,我希望在這樣一個嚴肅的題目下本書依然保持某種輕快,開拓讀者的好奇心而不是成為封閉的知識。我批評道統,所以不想成為道統的一員;我不相信永恆,所以希望這本書能夠參與在時間的消逝中。當然,眼高手低是源於自己視野和能力的局限,也因為學術有它逃不掉的厚重。
  《一統與多元》並不是本書原名One and All的最佳翻譯,後者的層次比較多,但我想不到一個相似的中文對應,就選擇了兩個我一直很感興趣的概念作為主旨。本書確實立意討論一統與多元、國家與個人的關係,但我不希望將之變成一種二元的對立,希望這個「與」字不會把兩者二分為非此即彼的關係。我相信互構共生,除了提出「一統」和「多元」確實涉及的不同世界觀外,本書也希望能夠呈現「一體」和「全體」、「一」和「萬物」的複雜關係。我很清楚,盲目地提出多元可能引申更多的問題,例如世界很多極端組織都以多元作為合法化自己的藉口,我們也不可以因為反對極權而反對團結……,很多困局都要進入情境中才能解決,這是智慧所在。我也希望在變化越來越快的社會中,這書能保有一點點的獨立存在。只有盤根,才可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