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導讀
面對恐懼保持理性判斷,誤會產生學習修復關係
文|雀可? 提煉愛的馭兒師
  過去「貓捉老鼠」的行為,是貓狩獵本能的展現,同時也具有防患鼠害的實質意義。其後,貓與老鼠彼此對立的形象,也創造出許多故事,比如伊索寓言裡討論要如何替貓掛上鈴鐺的老鼠;或是經典卡通「湯姆貓與傑利鼠」一連串相愛相殺趣味環生的故事。
  《天才鼠最偉大的發明》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同樣以貓跟老鼠作為故事的發想,情節跌宕,又能跳脫過往窠臼,翻轉出不同的結局,尤其最後結局的溫暖讓人不禁莞爾。故事裡的主角──艾咪是隻個頭嬌小的老鼠,同時也是腦袋裡永遠有源源不絕點子出現的發明家!
  甫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是座堆滿雜物的閣樓,閣樓裡堆著老舊的沙發、閒置的畫框球拍,還有歪斜的燭臺,但作者透過色彩對比,讓讀者一下子就從灰階背景中,聚焦在畫面裡那幢三層樓高的紅瓦藍屋,還有旁邊那棵巨大的向日葵盆栽上。
  下一頁,就被藍屋裡各種複雜的細節給吸引,比如布滿齒輪、滑輪、管線的空間,還有一臺用水龍頭、水管、玻璃瓶、螺絲等材料組成的葵花子採收機,這個巨大的「魯布•戈德堡機械」構造的採收機,讓我們具體看到艾咪的無限創意;此外,乍看之下令人眼花撩亂的畫面,其細膩的細節又讓人忍不住反覆端詳,比如玻璃瓶裡那一顆顆的葵花子或是拿來編成梯的的毛線一絲一縷都被清楚勾勒出來,一切是那麼的具體又超現實,讓讀者忍不住跟著進入艾咪的發明世界,跟著艾咪的腳步把看似無用廢棄的零件組裝拼湊成巨大的機械獸,可以讓孩子從中體會天馬行空的創意。
  此外,循著情節發展,我們也看到當危機出現時,未知的恐懼像一個巨大的陰影壟罩住艾咪,讓牠跳過客觀理性的判斷,直接依循本能對抗的不理性選擇,直到最後真相大白才發現誤會一場,還好及時補救有個和平收場的結局。我覺得剛好可以透過《天才鼠最偉大的發明》裡的這個事件,帶領孩子思考當我們面對恐懼時,該如何保持理性判斷,以及當誤會產生時,又該如何修復關係的課題,這也是AI世代裡,除了科技應用的探討以外,情緒教育或人際互動需要關注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