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在歷史與人生之間,看見外交的重量�林佳龍
推薦序 一段跨越半世紀的外交情誼�錢復
推薦序 外交是一場持續不懈的接力賽�田弘茂
▍第一部 走向世界:我的外交生涯
◆ 第一章 駐菲律賓:初試啼聲的外交官人生
初駐菲律賓與人生轉折
◆ 第二章 駐澳洲:在南半球的外交經驗
在澳洲巧遇努爾哈赤遺族
難忘的陳之邁大使伉儷
◆ 第三章 駐日、禮賓司副司長兼國民大會祕書處交際科長
戰後日本與外交布局
日本大使館任職與年輕同事
日本經濟開始起飛
日本推動與中國的「關係正常化」
返國接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
兼任國民大會祕書處科長的雙重任務
接待洛克斐勒特使與臺灣的忠實友人高華德
◆ 第四章 駐斐濟擔任代表團團長
外派斐濟的抉擇與啟程前的思索
初到斐濟與建交風波
安定人事,開展工作
善用人脈,拓展南太平洋外交
推動農技合作,洞察斐濟社會
高爾夫外交與夫人的影響力
◆ 第五章 外交部亞太司司長
回到外交部,見證臺灣經濟轉型
詭譎多變的亞太局勢
亞洲四小龍與經濟奇蹟背後的省思
從斐濟的慢活到亞太司的快節奏
一次讓同事捏把冷汗的專題報告
斷交後的外交困境與臺日貿易風波
印尼與南太平洋外交點滴
八一七公報與臺灣的抉擇
◆ 第六章 駐亞特蘭大辦事處
八○年代的亞特蘭大
張建邦是臺灣交通建設的默默功臣
斷交後的美國工作與往日唏噓
亞特蘭大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的設立
我在亞特蘭大的僑界經驗
◆ 第七章 駐美副代表期間
美副代表的使命:溝通、觀察與和解
在美期間的人脈與影響力
華府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插曲
◆ 第八章 身兼五國大使(加勒比海地區)
派駐加勒比海的多國大使任務
大使館設在格瑞那達的原委
聖文森的外交小插曲
格瑞那達的邦誼與轉折
格瑞那達的日常與外交節奏
格瑞那達的專業教育典範─聖喬治大學(SGU)
◆ 第九章 駐韓國首任代表
韓臺人民對日本的不同心態
臺韓之間特殊的軍事與情報合作
金鍾泌的親民風範
韓臺斷交的衝擊與潘基文的靈活外交
臺韓斷交後的航權角力
韓國官邸購置的緣起與巧合
韓國人「世界第一」的志氣
四十六年路程,畫下圓滿句點
▍第二部 外交背後的身影
◆ 第十章 我與李登輝的點滴回憶
初識李登輝與農林廳歲月
外交生涯初期與李登輝的交集
李登輝早有接班氣勢
球場上的同事、長官及老朋友
李登輝的談話風格與臺北高校的影響
李登輝的好意安排
外交第一線的反共信念
永存心中的李登輝總統
◆ 第十一章 早期所見的外省菁英
外交部稀有的臺籍人士
身分認同與人格信仰
我對外省菁英的印象
蔣宋美齡的國宴插曲
何麗珠與我眼中的何應欽家族
李國鼎是清廉與務實的科技推手
「反共先生」谷正綱
胡旭光的貢獻與人情故事
遇見錢氏三兄弟
沉穩內斂的丁懋時
王昇將軍的寂寞身影
◆ 第十二章 早期所見的臺灣本土菁英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豐原教會
才華洋溢的外交智者房金炎
科學界的臺灣之光:廖述宗
賴淳彥─同窗情誼與海外大貴人
同學兼室友的梁國樹
白麗雪與許世楷:一段情誼交織與風波的回憶
白雲山莊與臺灣園藝外交
異鄉的鄉情與奇遇
旅日臺灣人的同舟共濟精神
辜家三位貴人的情誼
人人尊敬的吳尊賢
臺灣草蝦養殖之父:廖一久
語言天才洪健昭
扶輪社的友誼與緣分
陷入語言困境的日治時期臺灣人
幾位難忘的摯友
◆ 第十三章 人生難得的知己──辜寬敏
經辜寬敏介紹加入群鷹隊
辜家兄弟的深情對話
辜寬敏的家庭與兒子
辜寬敏最感謝的三個人之一:林正方
一棒敲醒夢中人的楊宗哲
挺朋友到底的吳尊賢
永遠的牌搭子,最後的告別
▍第三部 追根溯源:家族、信仰與青春
◆ 第十四章 風雨中成長:家族世代的奮鬥、信仰與情懷
父親的堅韌與成長之路
父親的地方聲望與事業起伏
母親的出身與家族背景
知識啟蒙與教育之道
家族淵源與中部林姓族人的開墾史
無憂無慮的童年
三件傳家之寶:親情、友誼與信仰的見證
◆ 第十五章 走過苦難的臺灣:歷經淬鍊的成長過程
豐原少年與引路恩師
臺中一中─夢想的沃土
戰火下難忘的青春歲月
師恩難忘,情誼跨越時空
光復後的變革與適應
心中的那道光─楊錦鐘老師
命運的棋局與時代的浪潮
從文理分組到外交之路
多彩多姿的預備軍官訓練
戰勝國與戰敗國的心理矛盾
二二八的歷史悲劇
▍第四部 歸鄉與回望
◆ 第十六章 回家,是最好的退休禮物
漂泊多年,心繫臺灣
最感謝太太一路同行
行遍熟悉又陌生的故鄉
高爾夫讓退休生活多采多姿
老淡水與群鷹隊的歷史傳承
晚年的福氣:知己相伴
卸任使節聯誼會與外交老兵隊
◆ 第十七章 林秀珠的青春記事
火車上的奇妙緣分
情書輾轉的青澀歲月
嚴父慈父憶往
◆ 第十八章 每個人都是一座金礦:一位外交官太太的回顧與見證
◆ 第十九章 記錄一場老同學的相聚
▍林尊賢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