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跑可使海馬迴體積每年擴大2%,穩定情緒,避免「中年怒」。
◎相較於單純的走路,慢跑能讓骨盆活動幅度增大,腰部更穩定。
◎健身房或室內超慢跑就夠了?戶外慢跑才能活化自律神經。
◎無須追求姿勢正確:每日只跑約2公里的人,甚至不須先做伸展。
?
本書由兩位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和伊東武彥共同執筆,
中野是書籍銷量突破200萬冊、受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認證的專業體能訓練師,
除了指導頂尖運動員,像是羽球雙打組合藤井瑞希、垣岩令佳以外,
也針對一般人提供個人健身指導服務。
?
在他的客戶中,有許多50歲以上的人士,
中野最推薦他們從事的運動,就是慢跑。
?
為什麼?因為慢跑可以防健忘、治腰痛,
跟打高爾夫球、游泳等比起來,這是最容易感覺自己明顯進步的運動。
相較於在健身房跑或最近流行的室內超慢跑,
戶外慢跑才能有效活化自律神經。
?
自律神經失調,會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難以切換,進而引發失眠。
對外界環境適應力也會減弱,常見症狀還有:頭痛、胸悶、心悸……。
?
本書是針對50歲以上跑者──甚至從不運動者──的基礎教科書,
從開始前的準備,到逐漸養成習慣,
最後可以完成10公里以上(參加路跑比賽)的目標。
◎十幾年沒運動的我,怎麼開始?
.先走走公寓或辦公室的樓梯,爬樓梯比深蹲更能鍛鍊肌肉。
.兩週後再開始慢跑,但不要設定距離。
.慢跑服裝的原則:只要不影響活動,挑喜歡的就好。
若想在夜晚跑步,你要特別選……。
.輕量、厚底、避震……跑鞋有這麼多功能,怎麼挑?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帶你入門。
?
◎將慢跑像刷牙、洗臉一樣排進作息
.晨跑vs.夜跑?飯前vs.飯後?
晨跑要早起,跑完後又要趕上班;
夜跑的好處是,完成工作後更心無旁騖,但缺點是影響睡眠。
專業教練會怎麼給建議?
?
.目標設定從一公里開始
無須勉強自己每隔一天就拉長距離,先以一週為單位。
目標距離就是10公里(這是報名人數最多的距離)。
.姿勢方面不用追求正確,
每日只跑約2公里的跑者,根本不須在意姿勢跟伸展,
等到距離拉長到10公里時,再慢慢調整。
?
書中亦收錄10種運動後的靜態伸展動作,
詳細展示姿勢與拉伸部位,強化肌肉修復速度。
?
為什麼50歲的你該開始學慢跑?
除了防健忘、治腰痛、消除怒意、活化自律神經等明顯好處外,
順便思考:
「你想怎麼跑出這段人生?何時該衝刺、何時又該停一停?」
?
?
好評推薦
?
《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節目主持人�趙心屏
博威運動科技 don1don 總編輯�鄭匡寓
《超高齡社會居家鍛鍊全書》作者�應充明 Jimmy 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