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香港:走向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大學校長訪談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913763
灼見名家
中華書局
2025年9月12日
223.00  元
HK$ 200.7  






ISBN:9789888913763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5 x 21 x 1.3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他國教育觀











      香港,何以成為國際專上教育的新燈塔?



      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激烈的今天,香港以五所世界百?大學的卓越實力,成為全球頂尖學府最密集的城市之一。香港特區政府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但香港高校如何在這一宏圖中找準定位?它們各自的獨特優勢在哪裏?未來的挑戰又是甚麼?



      本書收錄了十三位香港頂尖大學校長的深度訪談,他們從各自大學的辦學理念出發,結合院校特色,探討香港高等教育的機遇與未來:



      • 國際化戰略:香港高校通過「一帶一路」獎學金、博士研究生計劃、非本地生限額提升等舉措,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全球優秀學子,同時推動本地學生走向世界。



      • 大灣區融合:從大灣區合作辦學到科研成果產業化,香港高等院校正以跨境教育新模式,推動知識經濟生態圈的構建,與內地協同發展。



      • 多元化發展:從博雅教育到應用科學大學,香港的高等教育正在探索多元化路徑,既培養通才,也塑造專才,以滿足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求。



      香港的高等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十三種理念,一個願景:香港教育國際化。



    名人推薦



      教育國際化的主要目的是參與國際間互相培養人才,擴闊本地學生的視野和增進文化交流;通過外地學生提高香港的知名度和聲譽,以及對香港的信任和支持。我們發展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要有新思維,也要從上面的宗旨出發。



      陳坤耀教授

      嶺南大學前校長、著名經濟學家



      很高興灼見名家2024年10月9日再次舉辦十大校長論壇,再次出版校長訪談錄。十年人事幾番新,大部分大學校長已經換了人,論壇同樣在中環恒生銀行博愛堂舉行,各位校長的高見得到傳媒廣泛報道。高等教育在香港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社會各界須要大力支持。校長訪談錄2025年結集出書,很有紀念及參考價值。



      陳繁昌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前校長



    ?


     





    序一 蔡若蓮

    序二 陳坤耀

    序三 陳繁昌

    自序 文灼非



    01帶領港大成為世界一流頂尖大學

    ──專訪香港大學張翔校長



    02擴大書院制度 推動研究及創新

    ──專訪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校長



    03善用香港高等教育優勢 建設國際教育創科樞紐

    ──專訪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段崇智教授



    04堅持「一流帶一流」理念 廣納全球頂尖人才

    ──專訪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校長



    05港科大一體 雙校互補 打造世界人才高地

    ──專訪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倪明選校長



    06怎樣發展成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

    ──專訪香港理工大學滕錦光校長



    07打造激發創新思維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梅彥昌校長



    08教研合一 兩校一質 優勢互補 創新無限

    ──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魯春執行校長



    09人工智能怎樣做到有教無類?

    ──專訪香港浸會大學?炳江校長



    10辦好一所創新的研究型博雅大學

    ──專訪嶺南大學秦泗釗校長



    11香港教育的未來與教大息息相關

    ──專訪香港教育大學李子建校長



    12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的發展策略

    ──專訪香港都會大學林群聲校長



    13創辦私立博雅專業大學的機遇與挑戰

    ──專訪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



    附錄:香港高等教育何去何從

    ——2014十大校長訪談錄(縮略本)





    ?





    自序



    十年磨一劍 再度舉辦香港十大校長論壇

    文灼非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

      


      2024年10月9日舉辦的第二次十大校長論壇,主題為:香港如何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是灼見名家傳媒慶祝十周年首場大型活動,邀請十位校長分享真知灼見。



      筆者創辦的灼見名家傳媒轉瞬踏入十周年,十年來香港經歷了政治最動盪不安的歲月,也遭遇三年疫情的無情肆虐,社會元氣大傷,傳媒行業面對嚴峻挑戰。



      2014年,灼見名家網站在非法佔中爆發前啟動,開幕論壇定於10月22日舉行,非法佔中進行得如火如荼。2014年初筆者大膽做了一個嘗試,邀請十間高校的校長出席論壇,在中環恒生銀行總行博愛堂舉行,主題是:香港高等教育如何維持國際優勢。十位校長暢所欲言,觀點獨到,當日300多位各界社會賢達到賀,場面熱鬧溫馨。



      十年人事 幾番風雨



      十年後,這十位校長有九位已經離任,只有香港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仍在位。港大馬斐森校長在位3年後辭職,2018年出任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中大沈祖堯校長2017年底卸任留校繼續教研工作,2020年獲邀出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高級副校長。科大陳繁昌校長2018年8月卸任後,9月出任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理大唐偉章校長2018年底卸任後,出任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主席,2024年3月接任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城大郭位校長2023年5月完成三任校長任期,留校出任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浸大陳新滋校長2015 年卸任,轉赴廣州中山大學致力新藥研發。嶺南大學鄭國漢校長及香港教育大學張仁良校長都在2023年退休。香港公開大學黃玉山校長2021年卸任後,曾出任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



      新校長的辦學理念



      為了慶祝灼見名家傳媒創辦十周年,筆者2024 年初決定再舉辦十大校長論壇,因為大部分院校都換了新校長,很值得邀請他們分享對辦學的理念。



      香港大學張翔校長2018年中上任,不到一年便遇上社會事件及「黑暴」,其間港大校園受到的破壞較少。之後的三年疫情,港大醫學院多位專家發揮了重大作用,令疫情對市民的傷害減到最低,因為表現突出,2021年張校長獲提前續約五年。最近一年張因為管治風格與校委會主席王沛詩有矛盾,出現勢不兩立的局面,港大何去何從,廣受各界關注。2024年底,王冬勝接任校委會主席,港大高層鬥爭告一段落。



      香港中文大學段崇智校長也是2018年上任,一年後的社會事件,中大校園成為重災區,校內部分學生夥同校外激進分子對校園及公共設施造成大量破壞,段校長的處理手法受到批評。但在他的領導下,近年中大科研成果突出,在大灣區發展具領先地位,國際排名也創新高。在慶祝60周年期間管理層與校董會的矛盾無法解決,2024年初,段校長在第二個任期開始不久提出辭職,在年底離任前,樂意在論壇分享看法。

     

      香港高校在內地辦學近年見到突出的成績,香港科技大學是繼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之後,在廣州南沙落戶,發展一所研究型的新興大學。創校校長倪明選教授是香港科大原首席副校長,曾任澳門大學學術副校長,大灣區辦校經驗豐富,科大廣州分校的教研模式獨樹一幟。



      香港理工大學滕錦光校長在1994年便加入理大教書,是見證大學發展的元老。他於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後,2018年曾短暫出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2019年初獲委任為理大校長,7月上任即遇上社會事件,11月中爆發理大事件,校園滿目瘡痍。這幾年理大很快走出陰霾,科研成果突出。



      香港另一所在大灣區開設分校的大學是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分校於2024年9月正式開辦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執行校長魯春教授早年赴新加坡深造並於科研機構工作多年,國際視野廣闊,被譽為是國際上少有曾參加過兩所新型大學創辦的傑出人才,包括沙特阿卜杜拉國王大學及深圳南方科技大學。2023年魯春教授出任城大副校長(內地策略)及東莞分校執行校長,促進兩所大學的教研互補,發揮大灣區優勢。



      ?炳江教授在理大任教及擔任副校長多年後,於2021年出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重視建設數碼人文學科,推動跨學科教育及研究,積極發展中醫藥研究,結合國家及香港的力量推動中醫藥現代化、標準化及國際化。



      秦泗釗教授於2023年9月出任嶺南大學校長,之前擔任過中大深圳分校副校長及城大數據科學學院創院院長,銳意把嶺大從傳統的博雅大學結合數據發展,提出加強文理融合、與數字融合、與大灣區融合及與嶺大歷史融合。



    李子建教授於2023年9月出任香港教育大學校長,之前長期在中大、教大任教及擔任管理層,熟悉香港教育及教師發展問題,上任後將成立兩個新學院,推出新課程,積極推動教學創新。



      香港公開大學於2021年9月正式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原城大副校長林群聲教授同年4月出任公大校長,不久後成為都大首任校長。林校長善用大學多年積累的優勢,大力發展都大成為應用科學大學,2024年3月都大獲教育局批准成為香港第一所應用科學大學,並協助政府推動成立香港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發展職業專才教育。



      何順文校長領導香港恒生大學十年,努力令學院正名為大學,成為香港私立大學的重要成員。何校長強調走博雅加專業的路線,提升師資素質,推動跨學科創新教學及重視師生交流,堅持不玩大學排名遊戲,對香港自資院校的發展前景有獨到的見解。



      論壇舉辦後,我們再補充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新任校長盧煜明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及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梅彥昌教授,令全書內容更加完整。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