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組合:《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金剛經白話講座:放下的人生修行》共兩冊
在變化不定的人生中,你需要修行的智慧
讓「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王思迅,以《易經》教你轉念,以《金剛經》教你放下。
本套書共二冊,《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金剛經白話講座:放下的人生修行》
在變化不定的人生中,你需要修行的智慧
讓「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王思迅,以《易經》教你轉念,以《金剛經》教你放下。
本套書共二冊,《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金剛經白話講座:放下的人生修行》
■《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教我們一件事:
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一本幫助我們化解內在偏執,轉念面對外在挑戰的《易經》使用手冊
面對人生的轉折,你知道該如何度過,如何面對嗎?
你是否清楚知道現在面臨的處境是上天想給你什麼樣的功課?
面對困難,如果你還想用舊有的習性去面對,那結果只會是巨大的生命浪費,而不是成長。
《易經》成書於一個苦難的時代,而《易經》正是對應苦難而生的智慧之書。若能理解《易經》六十四卦,就可以借用古人智慧看盡人間事理,理解生命起伏。遇到人生逆境時,會知道如何脫困而出,處於順境之際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台灣最大音頻課程平台「孜孜線上」銷售第一名師,被學生譽為「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王思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詳細解說卦義及每卦背後的故事,教你如何透過《易經》挖掘自己的內在真實,與生命相互印證。
*詳細講解《易經》六十四卦卦辭、爻辭的現代意義
*從甲骨文及商周時代的歷史脈絡切入,回到源頭瞭解卦的本義
*講解貼近生活,只需要基本國學根柢就能對卦義有切身體會
*具體說明「意識卦」占卜法,讓你能藉由占卜瞭解自身所面臨的功課
六十四個形象生動的卦,就像六十四則寓意深遠的故事
《易經》記述的是古人的生命體會與歷史經驗,因此六十四卦就像六十四則寓言故事,也像六十四則對人生的提醒。例如渙卦,是藉由商代盤庚遷都的故事告訴我們,比起離散更重要的關鍵是學習凝聚。又例如明夷卦講的是商朝三賢人微子、比干及箕子勸誡紂王不成反遭禍的故事。卜到明夷卦一般都認為是個凶卦,但《易經》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人在明夷之中,最重要的不是成敗,而是內在的轉化。如果把成敗當成首要,那就完全看錯重點,也顛倒了吉凶。
學習《易經》的方法不是讀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地使用它
《易經》不光是本卜卦之書,但學《易經》一定要學卜卦,因為學會卜卦之後,《易經》讀起來就會變得很簡單。讀不懂《易經》,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把《易經》的內容對應生活,而卜卦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卜卦是一種與《易經》對話的方式,它能讓《易經》的文字活過來,每一句話都像是人生導師對我們最真切的提醒。本書收錄詳細的「意識卦」占卜教學,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易經》不是直接預測吉凶,「轉」才是《易經》的關鍵
天下並沒有全部都是吉的事,也沒有全然的凶。吉中會有凶險,凶中也可以得到吉象。凶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好好應對凶,從中學得許多教導。《易經》不是要我們「趨吉避凶」,而是要我們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面對難題。不要困在任何一卦之中,而是要學習在心念一轉之下,可以從這一卦走向另一卦。人世的「變」,這是外在的吉凶,當我們內心有「轉」的力量,就不用害怕外在吉凶。
學習《易經》就是學會如何面對困境,學習如何更好地調整自己
我們之所以會遇到某困難,常是我們的內心有偏頗、有習性,有失衡的地方。如果我們內心平衡了,困難不一定會發生,或者,這件事並不會顯得這麼困難。卜卦告訴我們的答案,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偏執提出建言。如果認真把它當成人生的功課,我們就能恢復原有的平衡,困難也能得到解決。使用《易經》,就是要讓它改善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要讓它提升我們的智慧與技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如何把充滿變動與欲求的心,安住在簡單純粹的永恆形式之中,而且依然充滿創造力,生生不息,既超越矛盾與煩惱,又得到自在與寧靜。這就是《易經》最終要教導我們的功課。
■《金剛經白話講座:放下的人生修行》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易經白話講座》暢銷書作者王思迅,逐字逐句,與我們分享佛陀的體悟
•《金剛經》是引領人生修行的寶貴經典
生命中總有一個時刻,我們會開始真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真心希望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並且願意在這件事情上付出努力,這時我們就已開始踏上了人生修行的旅途。
在我們提升自我的道路上,《金剛經》能提供我們最簡便、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正確地觀看我們自己的心,就是般若智慧
我們的心,喜歡認定事物是這樣的,或那樣的。這個認定,會逐漸強烈,變成難以改變的傾向,然後控制我們的頭腦與身體,讓我們依循這個認定而去行為與反應。
如果我們能夠從這個認定的傾向中掙脫出來,那我們就能脫困,不會被控制,也能得到自由。透過自我覺察,知道自己的本心,放下自己原有的傾向,這種能力,就是我們內心智慧的顯現,就是般若智慧。
•放下,就能斷除執念,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告訴我們,只要能放下執著,我們不但可以不隨因果業力而流轉,同時也可以體會到生命真實的意義。當我們慢慢學會「放下」,我們的世界就會越來越明澈,越來越清楚,我們的人生道路也會越來越明確,越來越篤定。最後,我們會知道自己應該過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在怎樣的事情上努力,並在「宗教性」的實踐上,圓滿我們的一生。
•《金剛經》給我們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用置身事物之上的角度觀看自己、觀看他人、觀看環境、觀看時空的變化,也觀看自己思維中的一切。觀看之後再如實地放下,這就是《金剛經》要告訴 我們的智慧。它能讓我們對周遭世界多一分包容,也讓我們多一分洞見,反觀自照,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就是智慧之上的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