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移民的決定,讓兩位摯友再次分隔異地,互通信函。廿二篇心語,交換生活經驗與感悟,滲透日常從書本、電影、歌曲、戲劇等所得的文藝養分,側寫社會變遷;筆墨所著除了是結伴成長的證明,亦是富公共性的香港家書——既不甘離散,就好好書寫,跨越時差。
珍重推薦
  無論是落戶或是浮游到哪一個城市,生命路上總是會遇上各種的挑戰與不舒適。Edgar 與 Gabriel 的文字正好是個溫柔的提醒,常常懷著感恩之心 「行步見步」,以開放及免於恐懼的心感受當下眼前的世界,「一直同路,走更遠更遠的路」。——Kay(素年YEARS創辦人)
  原本也感到絕望的我,讀到你們的信札又醒神過來。只要在家裡,孩子常常看到父母閱讀,自然會對書本好奇,被書本吸引;課堂上老師用心授課和對學生有所要求,竟然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只要仍有機構不向浮淺的時代妥協,堅持深度文字書寫,年青人就有門路走入文化堂奧。——龐一鳴(一拳書館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