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22歲投資奇才的選股筆記:成功的投資人都如何面對市場?一套「掌握這檔股」策略,不懂專業術語也能穩健致富。

22歲投資奇才的選股筆記:成功的投資人都如何面對市場?一套「掌握這檔股」策略,不懂專業術語也能穩健致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767146
丹尼爾.吉瓦尼
呂佩憶
方舟文化
2025年9月10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7767146
  • 叢書系列:致富方舟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致富方舟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股票/證券











      ★Amazon登上新書暢銷榜第1名!

      ★高中就寫出暢銷5萬本的投資書,被翻譯成7國語言,

      22歲股市奇才的最新力作!



      2002年出生的丹尼爾.吉瓦尼(Danial Jiwani),

      十六歲時買了第一本投資書籍——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本來他以為,讀完這本書就能成為一位投資大師,

      但那本書充滿了術語,讀起來太過複雜,

      加上出版年代久遠,書中內容似乎不再適用於現在的市場。



      於是,他博覽那些令人敬重的成功投資人面對市場的方式與態度,

      包括巴菲特、彼得.林區、尼克.史立普、卡爾.伊坎、

      比爾.艾克曼、霍華.馬克斯、泰瑞.史密斯等人。



      他將這些原則結合起來,整合成一套「掌握這檔股」策略,

      透過親身實踐,一再帶來令人不可思議的市場成就,

      目前,他也已經教導超過50,000名投資者,該如何選股致勝!



      ▍找到對的公司、對的價格,把上漲潛力放到最大



      本書提供的策略,都至少被一位市場傳奇人物實踐過,其中包含:



      *如何用4個簡單步驟找到完美企業

      *如何在15分鐘內選出理想股票

      *無論是誰都能輕鬆打敗市場的方法

      *學會讓許多人白手起家成為百萬富翁的原則

      *成功投資人閱讀財報的真正原因(不是為了看數字!)

      *如何找出「已經是贏家的成長股」



      成功的投資人都如何面對市場?

      一套「掌握這檔股」策略,不懂專業術語也能穩健致富。



    專業推薦



      (按首字筆畫排序)

      FIREman的FIRE人生版主 Chris

      知名理財YouTuber 卡爾先生

      《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作者�Podcast「投資心理室」主持人 李哲緯(鮪爸)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podcast主持人 珊迪兔

      總經專家�財經專欄作家 財經捕手

      FB粉專修正式價值投資版主 陳啟祥

      「William Feng的操盤筆記」版主 馮震凌



      【推薦語】

      我跟本書的作者一樣,以巴菲特為投資導師,奉行價值投資,書中最打動我的,是作者反覆強調「少數股票創造多數報酬」與「產業比公司更重要」——完美呼應我的投資理念。

      選股與其尋找普普通通的公司,不如買進「好到沒人能競爭」的企業,這類公司有壟斷性、難以被模仿,且處於正確的產業風口。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多努力研究投資,而在有沒有做出正確的少數選擇。

      本書就是在談如何找出好的產業、好的公司並且買在合理的價格,以長期持有憑藉複利效果與「什麼事都不要做的耐心」把獲利最大化,才能讓資產在競爭激烈的股市中慢慢放大,最終累積人生最大的財富。——FIREman的FIRE人生版主 Chris



      筆者充分掌握價值投資大師們的投資精隨!買進沒人想要買的好公司,就是在好公司股價估值來到歷史低點時買入,同時要確定這家公司所在的跑道擁有長期的成長性,並且它在所屬的產業已經具備明顯優勢。這是一本很容易讓人可以快速掌握大師們投資邏輯和思維的好書,建議大家可以多看幾次!——知名理財YouTuber 卡爾先生



      作者深入淺出寫出自己選股的核心策略與豐富觀點,讓人能流暢地吸收。不過從事交易心理諮詢多年來,我深知真正的戰場除了理解這些原則外,持續精進決策品質和思維、堅守承諾與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投資原則,已不是致富的稀缺資源。真正拉開贏家與輸家之間巨大鴻溝的關鍵挑戰,在於「如何持續做對的事」,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作者�Podcast「投資心理室」主持人 李哲緯(鮪爸)



      很多人常問我:「價值投資和指數投資哪一個比較好?」其實,讀完本書後,我才更清楚地發現,這兩種方法並不是對立的,反而可以互相結合,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累積財富。

      書中把價值投資拆解得非常清楚:挑對公司、用合理的價格買進,然後耐心等待時間的複利發揮力量。而對於忙碌、沒時間選股的人,指數投資就是最簡單的選擇,直接買下整個市場,長期持有就能跟著經濟成長走。

      更棒的是,這本書也讓我看到,指數投資也能融入價值投資的精神,比如在市場估值低點時布局,或挑選便宜的市場和產業。這不需要每天盯盤,只要穩定執行,就能讓投資變得更安心、更有效率。

      如果你曾經對投資感到迷惘,這本書真的很適合你。它不只教方法,還會幫你建立長期的財富思維,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穩穩走在財務自由的路上。——精算媽咪的家計簿podcast主持人 珊迪兔



      「長期而言股票一定會上漲嗎?」作者開宗明義點出最關鍵的問題,並舉出實際數據佐證:從1926年∼2016年間,有高達58%的股票表現甚至不如三個月期美國國庫券!都是依靠少數幾檔股票來拉高整體股市報酬。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挑選好產業甚至是好股票就非常關鍵了!本書用深入淺出的四大方向:找到對的公司、用對的價格、放大上漲潛力、控制風險,能在啟發思維的同時,讓投資人學會用「企業經營」的視角來審視股票。

      每個章節最後的「新舊思維對比」更能幫助你立即檢視自己的觀念與策略!本書值得反覆閱讀。——總經專家�財經專欄作家 財經捕手



      本書的作者在22歲時完成本書,實在是不得不佩服他能在這麼年輕時,就對價值投資有這麼多深入的觀點,並在成書後的今日來看,他提到的許多公司仍然在持續發展,而且也因為年輕,因此他整理下來的筆記中,有很多勇於挑戰傳統的部分。他認為持續在創新的公司,投資價值會遠高於穩定的公司,以及擁有眾多成功者的產業,代表產業正在快速發展,更具有投資價值,其實接觸新思維與試著用不同觀點來思考投資,通常都是在投資市場中的成功者所必備的特質!——FB粉專修正式價值投資版主 陳啟祥



      對於多數新手投資人來說,股市像是一片迷霧。該買哪檔?何時進場?何時出場?20年前剛開始投資時,我也曾被這些問題困惑。本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你走進巴菲特、彼得.林區等傳奇投資人的思維與實戰策略,教你找到對的公司、用對的價格、放大獲利空間、控制風險。

      書中不講艱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真實案例告訴你,任何人都能用明確的方法挑到好股票,並長期累積財富。如果你想少走一點冤枉路、用最短的時間建立投資信心,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陪你踏出投資的第一步。——「William Feng的操盤筆記」版主 馮震凌



    ?


     





    推薦語



    第一章 你的致富方法

    第二章 「掌握這檔股」策略



    第一部 只要你買進對的公司……

    第三章 如何在15分鐘內找到完美的股票

    第四章 在不對的產業中,你無法打敗大盤的原因



    第二部 用對的價格……

    第五章 絕對不要因為一支股票會上漲就買進

    第六章 買進沒人想要的好公司

    第七章 你應該為股票支付溢價的原因



    第三部 把上漲潛力放到最大……

    第八章 別再這樣讀財報

    第九章 如何增加上漲空間並降低下跌空間

    第十章 任何人都能選到十倍股的方法



    第四部 管理風險時……

    第十一章 如何看待風險

    第十二章 絕對不要停利

    第十三章 何時該放棄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



    第五部 ……你就能在股市中致富

    第十四章 好的投資人也會賠錢的原因



    後記

    參考資料



    ?









    你的致富方法




      我剛開始投資時感覺很迷惘。原因在於,投資人很難知道該買哪支股票,也很難知道何時該買進。



      世界上有數百人在提供選股的建議,但我還是對自己選股的能力沒有信心。更糟的是,雖然有這麼多人在給建議,並沒有一個我能信任的人在引導我。



      網路上充斥著假的投資大師。我到底能信任誰?



      有一天,我忽然冒出一個瘋狂的想法:如果讓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成為我的導師呢?(這當然只是比喻)畢竟,他是投資史上最值得信賴的人之一。我決定研究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學習他在投資決策背後的思維過程,並且比任何人都還要了解他的投資風格。



      在把巴菲特當作我的「導師」之後,我在股市裡達到了難以置信的成功。我以每股38美元投資蘋果(Apple),之後這支股票在接下來的幾年漲到了每股逾250美元。我以每股138美元買進臉書(Facebook,現為Meta),後來它的股價漲到每股逾600美元。但還不止如此。



      約四年前,我出版了一本書:《巴菲特的兩步驟股市策略》(Buffett’s 2-Step Stock Market Strategy)。令我驚訝的是,讀者非常喜歡這本書,而且迅速爆紅。



      連續好幾年,這本書在亞馬遜的銷售排名都是最暢銷的價值投資書籍之一。一位又一位讀者說這本書對他們的幫助很大。我原本只是想填補自己剛開始投資時找不到的知識空缺,沒想到卻意外幫助了全世界數以萬計的讀者。



      那本書出版後,還有其他讀者寄來電子郵件,問我什麼時候會出版下一本書。我這才發現,我的工作還沒結束。



      我出的下一本書是《異類投資人》(Outlier Investors)。這本書奪下了亞馬遜排行榜上的暢銷冠軍,銷售量一度超越了彼得.林區(Peter Lynch)的經典投資書《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甚至還有億萬富翁投資人閱讀了這本書。



      出版了兩本書後,我想像著心目中的導師巴菲特拍拍我的背,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鼓勵。但我心中仍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好像還有什麼事情沒完成。



      《異類投資人》並不是為一般散戶所寫的(所以才會吸引億萬富翁讀者),然而,市場上仍需要一本為散戶投資人寫的書。事實上,這個需求非常龐大……。



      我十六歲時買了人生第一本有關投資的書籍。那是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所著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幾十年來,這本書一直是投資領域的權威著作,所以我以為讀完這本書後,自己就能成為一位投資大師。



      但是並沒有。因為這本書裡面充滿了術語,讀起來太過複雜。而且由於出版年代久遠,書中的內容似乎不再適用於現在的市場。



      我心想,投資界需要一本新的經典。



      時間快轉幾年後,你現在閱讀的這本書問市了,我知道這本書是我必須為十六歲的自己,以及全世界的散戶投資人所寫的。我相信這本書可以接續葛拉漢的腳步,成為下一本投資經典。我希望它能超乎你的期待。



      本書的每一章都是以那些極為成功的投資人如何面對市場為基礎,包括巴菲特、彼得.林區、尼克.史立普(Nick Sleep)、卡爾.伊坎(Carl Icahn)、比爾.艾克曼(Bill Ackman)、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泰瑞.史密斯(Terry Smith)以及其他許多人。書中的每一項原則,至少都經過上述其中一位投資人實踐過。



      這些原則結合起來,一再帶來令人不可思議的市場成就。這些原則共同構成了「掌握這檔股」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只要你買進對的公司……用對的價格……把上漲潛力放到最大……還有控制風險,你就能在股市中致富。



      以下是本書各章將會涵蓋的課程快速預覽。結合在一起,你就會確切知道該買哪一檔股票,以及何時該買進:



      在第二章中,我們將拆解一個能在市場中累積財富的策略。

      在第三章中,我們將探討巴菲特如何只花15分鐘就判斷出Larson-Juhl是值得投資的公司。

      在第四章中,我們會發現只要選對產業,任何投資人都有機會打敗標普五百(S&P 500)。

      在第五章中,我們會看到賽斯.克拉曼(Seth Klarman)如何透過兩項財務指標來判斷股票是否被低估,並因此每年獲得20%的報酬率。

      在第六章中,我們將探討一個讓許多人白手起家成為百萬富翁的原則。

      在第七章中,我們將說明史密斯如何違反「低價買進」的常識,卻每年仍能獲得超過15%的報酬率。

      在第八章中,我們將探討諸如億萬富豪奧蘭多.布拉沃(Orlando Bravo)這樣的成功投資人閱讀財報的真正原因。先給你一個提示:他讀財報並不是為了那些數字。

      在第九章中,我們將學習如何尋找「已經是贏家的成長股」。

      在第十章中,我們會探索彼得.林區如何在富達基金(Fidelity Funds)任職期間,挑出十幾檔漲幅超過十倍的股票。你也可以跟他一樣!

      在第十一章中,我們將探討巴菲特風險管理的理念背後的幾項原則,包括為何他說自己「願意承擔巨大風險」,但他卻被公認為保守型投資人。

      在第十二章中,我們會看到一位1930年代的女性,如何把她的30萬美元畢生積蓄,變成超過150萬美元(以今日價值計算為1,500萬美元),只因為她從未在獲利時賣出股票。

      在第十三章中,我們要來看看史利普如何在放棄超過99%投資機會的情況下,連續13年獲得每年20%的報酬率。

      在第十四章中,我們會學到艾克曼因為忽略了堅守原則的重要性而損失數十億美元,甚至因此被《富比士》(Forbes)富豪榜除名。



      在我們開始之前,謝謝你閱讀我的書。很榮幸能教你如何投資股市。

      祝你好運。

    ?
    丹尼爾.吉瓦尼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