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從微末草莽到擁兵自立,
草根皇帝怎麼改寫天下格局?
割據與征伐並行,謀略與膽識交鋒,
一介草民在亂世中殺出重圍,成就千秋漢代!
草根皇帝怎麼改寫天下格局?
割據與征伐並行,謀略與膽識交鋒,
一介草民在亂世中殺出重圍,成就千秋漢代!
▎草莽出身與少年志向
劉邦出生於戰國末年的楚國沛縣豐邑,家境普通,父母為人本分,兄長勤勞踏實,唯獨他性格放蕩、不務正業。雖曾被送去讀書,但心不在焉,終日與遊俠、朋友廝混,崇拜魏信陵君等俠者,嚮往仗義疏財、任俠闖蕩的生活。成年後,他被推舉為泗水亭長,處理地方治安與徵發民夫等事務,結識了樊噲、周勃、蕭何、曹參等日後重要夥伴。四十餘歲時,因緣際會娶得呂雉為妻,家庭生活卻依然由妻子支撐。一次押送徭役赴咸陽途中,多數役夫逃亡,他順水推舟放人並自此亡命山林,開始與官府對立的人生。
▎秦末亂局與群雄並起
此時的秦帝國,雖在始皇帝時達成一統,卻因苛政、重役與暴政積怨深重。始皇帝駕崩後,趙高、李斯密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逼死太子扶蘇與名將蒙恬。二世昏暴無道,勞民傷財,終致民變四起。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號稱「張楚」,迅速引發六國舊地復國風潮,趙、燕、齊、魏相繼稱王。各路義軍表面同盟,實則內部分裂、爭權稱王,互不統屬。陳勝因猜忌與用人不當,接連殺害部將,終被車夫莊賈所弒,張楚政權迅速瓦解。
▎劉邦入局與勢力初成
劉邦受蕭何、曹參之邀重返沛縣,策動民眾殺縣令、推舉自己為「沛公」,公開反秦。他先後攻下周邊城縣,卻遭部將雍齒叛投魏國,被迫求援。陳勝之死使他轉向新立的楚王景駒,途中結識韓國遺臣張良。張良家世顯赫,因國亡立志復仇,曾於博浪沙策劃刺秦失敗,後得《太公兵法》洗煉心性,成為深謀遠慮的謀士。兩人一見如故,決定結盟共事,為爭奪反秦主導權尋找更大舞臺。
▎反秦潮流中的劉邦
在楚王勢力與各路諸侯間,劉邦憑藉靈活手腕與寬厚待人的形象逐漸擴充兵力,與項梁、項羽等楚地豪傑同場角逐。此時的反秦陣營呈多中心割據局面,既要應對秦軍名將章邯的凌厲反撲,又要防範諸侯之間的爾虞我詐。劉邦雖非最早起兵者,卻在亂世中展現了審時度勢、善用人心的特質,逐步從地方反抗力量的首領,成長為能與各方割據勢力抗衡的重要諸侯,為日後「楚漢爭霸」與奠定漢室江山埋下伏筆。
本書特色
本書以通俗易懂且情節緊湊的敘事方式,重現劉邦從市井無賴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歷程。在史實基礎上,兼顧人物性格描寫與時代背景鋪陳,既展現秦末漢初群雄爭霸的宏大格局,也刻畫細膩的人物關係與心理轉折。不僅有戰爭謀略、權力鬥爭,更穿插俠義情懷與人性抉擇,使歷史人物鮮活立體,既有故事張力,也有深厚的史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