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地味手帖NO.19:小鎮的冰店

地味手帖NO.19:小鎮的冰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939725
地味手帖編輯部
裏路
2025年8月20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6269939725
  • 叢書系列:地味手帖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8 x 23.6 x 0.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地味手帖


  • 生活風格 > 居家生活 > 生活札記











    台灣地方雜誌第一品牌《地味手帖》全新改版、再出發!



    一起來嚐嚐這本來自台灣、可以吃的全球地方誌。

    2025年,在動盪的「全球」世界裡,重新定錨「地方」之所向。



      ***本期特輯***



      【小鎮的冰店】

      台灣在日治之前少有冰可食,這股沁涼的夏日口感,先是在一八九?年代末期隨著日本統治進入台灣,一開始是為了漁業保鮮和醫療之用,到了一九?二年,台人吃冰的風氣開始興盛,台北河畔處處可見賣冰小屋。



      一百多年過去,冰品已經成為台灣盛夏最常見的庶民小吃之一,不管是再小的鄉鎮,也都會有一間冰店、一個賣冰的攤車,或者至少至少,有間兼賣著枝仔冰、雞蛋冰的柑仔店。



      就如同台南鹽水的銀鋒冰果室、高雄旗山的常美冰店、新北馬崗的阿萬柑仔店??小鎮的冰店是台灣常民生活的地標,連結了人們與在地的情感與回憶,也見證了地方的興衰與世代變化。這期編輯部拜訪了上述三地的冰店,同時找來《地味》的地方好朋友們助陣,希望能以不同的視角,認識這些地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其他精采單元***



      【來自地方的你】

      〈台通李毅誠:十八歲以前,伸港就是我的全世界〉

      為什麼台通聊天的魅力這麼強大?我們跟著主持人李毅誠回了一趟老家,聽他聊聊「丟死豬飛蒼蠅」、爬天后宮後院的恐龍、看著金紙廢水排進河裡的童年回憶。



      【現居地方的你】

      〈Apyang Imiq:返鄉辛苦,但很浪漫〉

      在部落生活的青年作家告訴我們:「在個人、家族、公共性緊密交織的部落社群中,說不出口的是性向。」



      【全球地方】

      〈蘇凌:我在南印度撿腰果、認親戚、過新年〉

      「燠熱的晚上,我和全家人趴在前庭石地上,玩羅望子籽彈射遊戲——上一次這樣百無聊賴,是我小學一年級時,和爸爸在三合院埕上彈龍眼籽比遠吧。我開始感覺到生活的無聊,與此同時,全家人也已經不再擔心我無聊。那時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在異地過上無聊的一天,比高潮迭起更難得。」



      【深度對談】

      〈李佩書×何欣潔:說一個368鄉鎮的台灣故事〉

      總監李佩書與《地味手帖》總編輯何欣潔深度對談,揭開全台最強地方媒體《微笑台灣》的背後故事,包括那些在澎湖七美邊暈船嘔吐、邊感受到地方魅力的硬派時刻。



      【地方通信】

      〈廖瞇:你們在鄉下,都在做什麼〉

      〈陳茻:翻過盆地邊緣那座山,才看得見未來〉

      〈林家瑜:閃?堂.一百六十年老屋裡的宇宙〉

    ?


     





    Goods??

    地味好物|苑裡吹來一股藺草香



    People??

    來自地方的你|李毅誠:十八歲以前,伸港就是我的全世界

    現居地方的你|Apyang Imiq:返鄉辛苦,但很浪漫

    重歸地方的你|蔡得黃:想念一個自由浪漫的靈魂



    Feature 小鎮的冰店

    食物小史.甜蜜進化論



    新北馬崗.阿萬柑仔店

    守住漁村文化,在海邊啜飲一口石花凍



    台南鹽水.銀鋒冰果室

    一個鹽水人吃冰、戀愛、聊家常的地方



    高雄旗山.常美冰店

    把自己種回來,一天天茁壯



    遺珠.每個地方人都有自己的心頭好



    Onigiri

    地味飯糰|馬祖.米飯炊出四鄉五島的海味



    Beyond

    全球地方|印度喀拉拉邦.我在南印度撿腰果、認親戚、過新年



    View 地方通信

    廖瞇:你們在鄉下,都在做什麼

    陳茻:翻過盆地邊緣那座山,才看得見未來

    林家瑜:閃?堂.一百六十年老屋裡的宇宙



    Dialogue

    深度對談|李佩書×何欣潔:說一個368鄉鎮的台灣故事



    Workshop

    地味學堂|由下而上的力量!馬來西亞華人新村如何從凋零到重生



    Reading

    地味選讀|「藝術」與「地方」或應該是彼此最忠誠的反對黨



    Japan

    日本地味|日本地方設計旅行.佐賀篇??



    Shop

    地味好店|在東京找到屬於自己的離島





    ?





    編輯室報告



    ◎換上認識「地方」的第二口氣




      從當下的台灣視角出發,「地方」究竟意味著什麼?我想,我們換上第二口氣的時間已經到了。毫無疑問地,二?二五年的「地方」,早已不是一個永恆不變、總是帶給人們安心與甜蜜的地方。



      一本二?二五年的地方雜誌,應該要有全球尺度的思考。我們比過去任何一個時候都需要Glocal這個單字。因為,如果當前有任何問題值得被稱為全球問題,問題必然來自於不同尺度的「地方」,在百年現代化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斷裂。

     

      人與人之間的斷裂、陸塊與陸塊之間的斷裂、島與島之間的斷裂,時間感的斷裂,城市空間被突兀的計畫造成紋理上的斷裂,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在彼此的山群之間發生斷裂。



      從這些破口出發,種種的不安、騷動、衝突,甚至戰爭,便由此開始。只要找到歷史動力真正的來處與去處,就能找到我們真正的出路。



      這宏大的夢想該以何處為起點?食物是一個適合的切面,同時也符合《地味手帖》的字義本旨:考察地方之味。



      在富有地味的一日三餐中,人們反覆確認自我與地方的關係,儘管有時親密,有時疏離。而生產這些地味所需的條件,並不總是溫暖怡人,有時也伴隨著外來者與現代性工程的冷冽。



      舉例來說,改版後首期發刊的的主題是「冰品」,恰恰是這兩者的結合。伴隨著日本在台灣的統治與商業活動,我們擁有了現代的製冰系統,平民也能在夏天享受冰品的沁涼之味。



      現如今,許多台灣小鎮、小村都擁有自己的獨門冰品,百年前,日本專家提倡的「文明飲冰」風氣,已經是每個角落都可見的風景;飲冰的空間,也如年輪般記錄著地方的點滴變遷。



      因此,說一口地味的故事,不僅僅帶來感官上的愉快,也關乎地方身世的考掘。這數以萬計的「地方食誌」,是否可以在「地緣政治」之外另立典範,讓我們擁有另一種想像世界的方式?



      先來打造一本可以吃的全球地方誌吧。先上路,重新認識地方,才能抵達未知的遠方。

    ?




    其 他 著 作
    1. 地味手帖NO.18 一個慶典,一百種未來
    2. 地味手帖NO.17 地方上的複合式精神
    3. 地味手帖NO.16 地方刊物行不行
    4. 地味手帖NO.15 游牧聚落:探尋生活原真的可能性
    5. 地味手帖NO.14:望族之後─穿過時代脊簷的光
    6. 地味手帖NO.13地區賽隊─地方愛的熱力展現
    7. 地味手帖NO.12鄉村博物館:尋找我們是誰的方法
    8. 地味手帖NO.11村之寫真:凝視而後改變的力量
    9. 地味手帖NO.10 地方兼業:創造自己的在地交往
    10. 地味手帖NO.09 街區一直在:地方生活感的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