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自學脈診一本通【圖解版】

自學脈診一本通【圖解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201599
王桂茂
晨星
2025年8月01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4201599
  • 叢書系列:健康百科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健康百科


  • 醫療保健 > 中醫醫學 > 疾病診斷











      脈象,就是透過察覺氣血變化,發現健康問題

      用三根手指,掌握五臟六腑的變化



      脈診,是中醫「望、聞、問、切」診病中重要的一環,是中醫辨證治療的重要依據。透過脈象可以得知一個人的氣血運行狀況,同時結合望、聞、問診的綜合評估,就能客觀評斷病證,對症治療。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脈象是心臟功能最直接的表現,而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血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都直接影響各臟腑的功能。藉由察覺脈象的緩急、強弱、長短、虛實、滑澀、浮沉等不同現象,及時發現身體的毛病,必要時盡速就醫。



      .數脈、疾脈、促脈跳動都偏快,如何區別?

      .女性經、孕、產等特殊時期診脈,該注意什麼?

      .診小兒脈與成人脈時,有何不同?



      本書以簡單、實用的原則,有系統地介紹脈診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脈診的基本方法,帶領讀者認識28種常見脈象以及健康的平脈。同時,也會進一步學習如何辨證確診,並藉由特效方跟按摩方,用日常就能操作的辦法,自診自療,為健康把關。



    本書特色



      ◎介紹脈診的基本理論與技巧,如寸關尺定位、脈診指力與布指方法、脈診姿勢與注意事項。

      ◎從診脈力度、脈位深淺、脈管彈性等,說明8種相似脈象與9種相對脈象的區分方法。

      ◎28種常見脈象分析,圖文對照,清楚明瞭。

      ◎102種對應的健康問題講解,從延伸辯證幫助初學者確診。

      ◎88個調理特效藥膳方、77個舒緩穴位按摩方,自行緩解常見健康問題。

      ◎附錄說明多種影響脈象的因素,婦女及小兒等特殊脈象的診斷方法。


     





    前言

    本書使用說明



    【 Part 1 居家輕鬆學脈診】

    一、神奇的脈診

    .脈象反應的是氣血的運行狀況

    .脈象是心臟功能的直接表現

    .脈象是五臟的「監視器」

    .不能單靠脈診來確定疾病

    二、脈診的準備工作

    .最佳診脈時間——清晨

    .診脈的姿勢

    三、脈診的基本技巧

    .寸關尺的定位

    .寸關尺對應的臟腑

    .確定診脈指力

    .手指的要求和布指的方法

    .呼吸法測脈動次數

    .切脈時不聊天

    .診脈的手法

    .切脈不低於五十動

    .測脈搏跳動的快慢——至數

    .脈象的歸類

    .幾種脈象的混合出現——相兼脈

    .相似脈象的區分

    .相對脈象的區分



    【 Part 2 診脈掌握身體健康】

    .平脈——身體健康,陰陽平衡

    有胃

    有神

    有根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浮脈——主表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沉脈——多主裏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遲脈——多主陰證、寒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數脈——多主陽證、熱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疾脈——多主急性熱病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緩脈——多主脾胃虛弱及濕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虛脈——多主各種虛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實脈——多主各種實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滑脈——多主飲食過度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澀脈——多主津液虧虛、氣血瘀滯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長脈——多主陽證、實證、熱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短脈——多主氣虛不足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洪脈——多主熱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細脈——多主虛弱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微脈——氣虛陰陽具虛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弦脈——多主各種肝病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緊脈——多主各種寒證引起的疼痛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芤脈——主血液或津液大量散失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革脈——多主寒證、虛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牢脈——多主裏證實寒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濡脈——多主氣血虧虛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弱脈——多主氣血陰陽俱不足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散脈——多主元氣離散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伏脈——主邪氣內伏、厥證、痛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動脈——主心臟疾病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促脈——主心律失常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節脈——主急性心臟問題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代脈——主心跳規則細歇止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附錄1 對脈象有影響的一些因素

    附錄2 女性特殊時期診脈注意事項

    附錄3 怎麼幫小兒診脈?





    編輯的話



      中醫最讓人感到神奇的地方,除了針灸之外,把脈無疑也是其中之一。只要在手腕處輕輕按壓,就能看出患者是否腸胃不適、咳嗽已有一段時間,甚至連睡不好、頭暈腦脹的情況也能一一辨識。



      ◎ 為什麼把脈這麼神奇?

      ◎ 脈診的原理是什麼?

      ◎ 為什麼從脈搏的跳動就能看出五臟六腑的情況?



      脈診,是透過脈象的變化,觀察氣血運行的狀況,進而掌握身體的健康狀態。氣血之所以能在體內順利運行,仰賴心臟與五臟六腑的協同運作。這些變化,會透過脈搏的「位、次、形、勢」等特徵反映出來,呈現出一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況。



      脈診的原理與操作手法其實並不複雜,但需要時間慢慢體會,才能掌握精準度,也為自己多增加一種認識健康的方式。



      《自學脈診一本通》以簡單易懂的方式,為一般讀者介紹脈診的基本概念與入門方法。透過28種常見脈象,對應日常生活中百餘種常見健康問題,並針對每種可能的症狀,提供對應的食療建議和穴位按摩法,改善體質,遠離病痛。



      例如,若發現左手關部出現「數脈」(跳動次數超過每分鐘90下),伴隨失眠、多夢、口苦等情況,可能就是肝熱鬱積所引起的實熱症狀。此時,每天喝一杯苦瓜芹菜汁,並搭配按摩腳背上的「太衝穴」,就能有助於緩解不適。



      讀完這本書,你不會變成能夠「懸絲診脈」的神醫,但你可以學會如何觀察脈搏的異常反應,提早察覺潛在的健康問題,及時透過調整作息與飲食;必要時,主動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前言



      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其中「切」就是診脈。根據寸口三部的脈象,來瞭解全身的氣血運行情況,是中醫尋找病因的重要理論依據。



      診脈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是又不像小說和影視作品描述的那樣,輕輕一搭就什麼都知道了,再有經驗的老中醫也不可能單從脈象就確認一個人得了什麼病,還需要與「望、聞、問」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之後才能下結論。



      診脈又是有章可循的事情,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一般人也可以自行學習一點簡單的脈診知識,多一個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的方法。脈診的原理和手法都不難,診脈的精確度則需要時間慢慢積累。



      本書以簡單、實用的原則,介紹了脈診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脈診的基本方法,附帶介紹28種常見脈象的可能病證,以及進一步的辨證確診和特效方、按摩方,方便讀者一邊學習,一邊試用。



      特別提醒讀者朋友:如果通過初學脈診,發現了一點健康問題,也要諮詢專業醫生,再對症下藥,切勿自己盲目進行治療。

    ?
    王桂茂




    其 他 著 作
    1. 穴位完美配對按摩法:名醫教你對症調養消百病(全新修訂版)
    2. 本草綱目認證養生食材隨身寶典:最逆齡、尚實在的健康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