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療癒套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1027294
岡田尊司
張婷婷
時報出版
2025年8月05日
243.00  元
HK$ 218.7  






叢書系列:異言堂ISSUE
  • 規格:平裝 / 576頁 / 14.8 x 21 x 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異言堂ISSUE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家庭/親子關係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都來自於母親?》

      母愛的羈絆,是祝福還是枷鎖?

      每個人一生中最早的情感連結,往往來自母親。然而,這份最初的愛,卻有可能成為無法擺脫的枷鎖。你是否曾因母親的言語或行為而感到壓抑、無助,甚至無法真實做自己?你是否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反覆陷入痛苦的循環,卻不知問題的根源?本書探討了一種無形卻深遠影響人生的狀態——「母親病」。



      「母親病」並非正式的醫學名詞,而是一種心理與情感的困境。

      來自母親的過度控制、忽視,甚至無條件的溺愛,都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不安全感、自我否定、情感依附障礙,甚至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與自我價值認同。本書透過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視角,結合豐富的臨床案例與心理學研究,帶領讀者一步步剖析「母親病」的形成原因、各種類型及其帶來的影響。



      本書不只是檢視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而是更進一步提供自我療癒的方法。我們將探索:

      *母親對孩子心理發展的深遠影響:從母嬰依附到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剖析母親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模式。

      *不同類型的「母親病」:過度支配、情感忽視、冷漠疏離、過度保護等不同母親類型,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母愛與依附的雙面性:當母愛變成控制,當親密變成負擔,我們該如何從中找到平衡?

      *如何走出母親病的陰影:透過心理療癒、自我覺察、建立健康的界線,幫助自己擺脫負面影響,活出真正的自己。



      這本書,寫給所有在母親關係中受過傷的人。

      它不是要責怪母親,而是讓我們理解過去,並學習如何療癒自己,讓愛回歸純粹,而非負擔。如果你曾經因母親的愛感到窒息,或在親密關係中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情感糾葛,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解開心結、找回內在力量的指引之書。



      《父親這種病:當父愛缺席,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

      父愛,為何成為一種缺席的存在?

      社會上很習慣談論母親在家庭與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卻忽略了父親的角色。

      事實上,「父愛缺失」是導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首要因素,影響遠比想像中更深遠。當父親的角色因缺席、冷漠、過度嚴苛或失去功能而失衡,孩子將如何面對自我價值、親密關係與社會適應?

      本書深入剖析了「父親病」的根源,以及其對我們心理發展的影響。



      「父親病」指的是一種心理與社會現象,意味著父親在親子關係中扮演缺席或功能障礙的失衡角色。



      在現代社會,離婚率上升、父職功能弱化,越來越多孩子在「無父環境」下成長。心理學研究顯示,父親的缺席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甚至在人際關係中反覆遭遇挫折。更嚴重的是,父愛的失衡可能導致孩子日後對權威的恐懼、極端的順從或叛逆,甚至影響他們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



      本書透過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視角,結合大量案例,解析「父親病」的類型與影響:

      *父親缺席的社會現象:為何全球越來越多家庭出現「無父狀態」?這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何影響?

      *不同類型的「父親病」:迴避型、不安型、自愛型、過度完美型,各類父親如何影響孩子的成長?

      *父職的生物學與心理學基礎:男性與女性不同,無法在生物學行為中與孩子產生連結,會如何影響育兒?為何父愛與母愛在本質上不同?

      *我們該如何療癒自己? 針對「父親病」帶來的影響,本書提供心理療癒與自我重建的觀點,幫助讀者走出陰影,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



      這本書,寫給所有曾因父親的缺席或失衡而受傷的人。

      如果你的父親曾經缺席,或者他的愛讓你感到沉重、無法喘息,那麼這本書將幫助你理解自己的情感困境,找到療癒的出口。



    共同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


     





    《母親這種病》

    推薦語

    前言 給背負母親這個十字架的人

    第一章 什麼是「母親病」?

    第二章 「母親病」讓人活得痛苦

    第三章 「母親病」會永久帶著心靈傷痕

    第四章 不穩定型的母親

    第五章 只愛自己型的母親

    第六章 太認真型的母親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結語



    《父親這種病》

    推薦語

    前言 父親是必須的嗎?

    第一章 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第二章 瀕死的伊底帕斯

    第三章 自我理想的父親

    第四章 父親缺席症候群

    第五章 對父親的渴求

    第六章 遭放逐的父親

    第七章 永遠的父親

    結語



    ?




    其 他 著 作
    1. 父親這種病:當父愛缺席,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暢銷修訂版】
    2.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都來自於母親?【暢銷修訂版】
    3. 啟動心靈的對話(暢銷經典版)
    4. 失去母親這件事
    5. 人際過敏症(長銷經典版)
    6. 成人過動症的真相:日本依戀障礙權威為你揭開過動症的真實面紗
    7. 父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8. 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 情感支持&建立安全感,超越醫學觀點的復原之路
    9. 母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10. 怪癖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