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慣於瞻前顧後,
是左鄰右舍的眼光,
是昨日爽約的老友、大後天未必成行的雨。
是左鄰右舍的眼光,
是昨日爽約的老友、大後天未必成行的雨。
㊣ 哲學講師、專欄作家,繼《電玩哲學》後的「醒」腦新作!
點一盞思考光明燈,穩固而漸進強化你的邏輯核心肌群,哲學新力量——朱家安以哲學論趨勢,透析生活裡的微渺大局!
㊣ 五大生活提問,三十種無解腦炸時刻,用哲學預防議題謀殺!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你被詐騙,因為貪心?」「厭女就是討厭女性?」「言論自由也會傷害言論自由?」……善用邏輯力,難關都是假議題!親切無門檻,哲學濾鏡下的世界,讓人相對寬心!
?橡皮擦都有存在的意義,那我們人類呢?
當我們談論哲學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道德乘以慣性加矛盾加成見減愛除以存在,
有些問題關乎定義、有些問題太情緒化、有些問題沒人在乎、
有些問題攸關生死、有些問題未免太左……
安安!這裡很多問題!!
?我們沒理由認為道德價值已經進展到終點
道德價值需要時間進展,許多現在的普世價值,像是「自由」和「平等」,在過去並不普世。人類的道德觀在歷史上不斷變動,我們有把握現在已經走到完滿終點嗎?說不定我們的看法在一百年後的人類眼中,依然非常落後。就像我們看過去的人類裹小腳那樣。
?我們沒理由認為我們已經看見了所有錯誤
人類的認知能力還在進展中,意味著社會上現存的錯誤我們雖然察覺得越來越多,但尚未窮盡。……要主張人類社會已經達至道德終點,我們得要認為自己已經辨認出社會上的所有錯誤並且加以改進。我們真的有自信能嗎?
■迎戰生活的哲學思辨∣不同於科學或數學,哲學無以藉由公式或實驗求解,而是在生活的縫隙裡,不斷堆疊提問,透過各種詮釋脈絡,尋求心中的良善,促進我們想要的社會,避免成為不期不待的人。哲學非食材,卻處處入味、越陳越香;哲學亦非律法,道德的罪,總有討論空間。我們每天睜眼即是哲學。哲學是一塊冰、一棵樹,無處不在,無所不是,哲學題讓人如臨大敵,我們持續對生命製造迷霧,迷霧鎖住眾多子題,時間一久問題越積越大,終究返回內心。不設法求索,止不了知識的癢。朱家安從日常子題推動論述,引領讀者進入哲學的生活,探究不同提問形成之因果,從自我與人際關係延展至社會面,談權利義務、價值觀、歧視、道德難題、言論自由等議題,以深入淺出的文義與例證,見微知著,推敲難以規避的哲學命題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