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由四位在公共行政領域具備深厚學術造詣與豐富實務經驗的資深教授聯合撰寫,結合理論研究與政策實務,全面剖析地方政府與自治制度。作者群長期投入地方治理與政策規劃研究,並曾直接參與政府決策與制度設計,對理論與實務運作皆具深刻理解。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複雜概念,協助讀者輕鬆掌握地方自治的核心精神與應用價值,無論作為教科書使用,或供公職考試參考,皆能提供精準且全面的學理分析與實務指引。
地方政府基本概念與自治制度架構
本書系統性介紹地方政府的基本理念與組織架構,探討其於中央政府授權下執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依法行使自治權。內容涵蓋財政管理、地方立法、社會福利、教育及基礎設施等多元議題,並比較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地方自治權限差異,深入剖析其對地方治理效率與公平性的影響。此外,透過臺灣地方自治發展歷程的深入分析,全面呈現其歷史演變脈絡,解析現行法規與政策,並進行國際比較,幫助讀者理解不同文化與政治背景下地方自治的運作模式。
法治保障下的府際關係與跨域永續治理
本書聚焦「府際關係」與「自治監督機制」,分析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協調合作機制,探討如何藉由法治保障地方自治,防範權力濫用。同時,面對社會發展帶來的跨域治理與城市化課題,如環境保護、交通治理及經濟發展等,強調地方政府如何透過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策略,提升治理效能與競爭力,確保地方在全球化與區域競爭中的穩健發展。
地方治理動態中的多元政治與公民參與
地方政府依據在地需求制定政策,於社會福利、教育等領域發揮治理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本書亦探討地方選舉動態、政治派系影響、原住民族自治及基層組織角色,凸顯地方治理的多元與複雜性,並深入分析公民參與如何影響地方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未來地方治理的協力創新與府際合作
面對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挑戰,本書提出未來地方政府發展方向,包括協力治理、政策創新及府際合作,並預測地方治理將經歷的長遠變革,為政策制定者與學術界提供深刻的思考基礎。
跨學科視野下的地方治理理論與實務融合
本書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應用,融合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及社會學等跨學科視角,為學術研究、政策分析及實務工作者提供全面參考,有助深化地方自治的理解與推動。在全球化與數位化迅速演變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適應變局、強化治理能力、提升政策創新,將成為公共行政的重要課題。
我們期盼本書能助讀者建立對地方政府運作的全面認識,無論是學術研究、政策制定,或公職考試準備,均能從中獲得寶貴啟發,為未來地方治理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立中興大學教授兼主任祕書 李長晏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