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靜心的力量(金句扉頁親簽版):覺醒,讓生命圓滿的唯一方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1488873821
賴佩霞
天下文化
2025年7月25日
150.00  元
HK$ 150  






ISBN:4711488873821
  •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理勵志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心靈成長故事











    賴佩霞以靜心三十多年的感悟,引領你享受靈魂的淨化過程

    9大靜心練習,讓你擁抱生命的恬靜

    帶著覺知、探詢內在穩定力量

    由內而外安頓身心,活出生命中坦然的喜悅



      靜心,才能看清楚前行的方向

      隨時回歸存在本質,重新調整、沉澱,再出發



      靜心,把自己放在最關鍵的位置上

      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清除浮躁不安的心緒,領悟內心最終的平靜與祥和



      每一天、每一個層面,我都愈來愈好。



      人的病有千萬種,但解藥只有一帖,就是「靜心」

      把焦點帶回自己身上

      善待自己、享受生命、笑看人生



      誠摯邀請你,給自己一點空間,慢慢的、靜靜的和自己坐在一起。

      我們總是很努力,想做得更好,但有時候,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做得多、想得快和控制得住,而是來自不再要求自己用力的當下。

      靜心,不是技術,不是形式,而是一股願意回到心裡深處的決定。一旦靜下來,愛就會自然湧現,這裡有世界最溫柔的力量,也是療癒真正開始的地方。」──賴佩霞



    本書特色



      1. 賴佩霞繼年度十大好書《轉念的力量》後,又一療癒巨作

      2. 融合舉辦上萬人次靜心工作坊的經驗,凝鍊出最簡單、易執行的靜心練習

      3. 以一篇篇自己和學員的小故事,帶你領略靜心的奧義

      4. 本書沒有標準讀法,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方式、節奏,獨自感受

      5. 本書也適合找幾位朋友各自領受,然後一起參與分享、討論

    ?

    ?


     





    自序? 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前言? 關於靜心



    靜心修練1? 停止自責

    靜心,給腦袋空間

    清明的活在當下

    如實如是體驗生命的開闊

    轉念的每個提問,都是靜心

    調整意識:停,回到當下

    拆解困擾我們的想法

    ◆靜心練習:微笑靜心



    靜心修練2? 融解冰山下的自己

    喬哈里窗

    靜心,幫你找回內心的平衡

    靜心不是怎麼做,而是什麼都不做

    冥想外境

    營造儀式感

    將光亮照向內在陰影

    帶著覺知,行動時靜心

    不著急,不預設結果

    ◆靜心練習:我是誰?



    靜心修練3? 愛自己多少才夠?

    愛的運轉力

    檢視人生遺憾順位

    「臨在」美好喜悅,就是愛

    靜心,運轉豐沛愛的能量

    靜心,觀照內在批判

    靜心,活在愛裡的人

    愛是動物性與神性之間的橋梁

    ◆靜心練習:生命的忠告



    靜心修練4? 擁抱自己的獨一無二

    釐清思緒,放下自我否定

    認同與被認同

    比自己想像來得優秀

    接納完整的自己,不苛求

    無論如何,用愛送他一程

    ◆靜心練習:吸入痛苦,呼出喜悅



    靜心修練5? 語言的力量

    說好話,不吝嗇讚賞別人

    語言是抒發情緒的管道嗎?

    臨在,口不出惡言

    語言蘊藏著強大的心理暗示

    聽清楚如何跟自己對話

    從說出喜歡、欣賞和感謝開始

    ◆靜心練習:空椅對話



    靜心修練6? 撬開不快樂的枷鎖

    四道靜心──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回歸自性找到神性

    我愛的是你,還是愛自己的夢?

    生氣時,快速阻隔負面思緒

    寶貝痛過的自己

    適時發洩情緒

    ◆靜心練習:讓能量流動



    靜心修練7? 找到人生目標

    對人生負責,不喜歡就改變

    勇敢面對所愛

    享受臨在的自由自在

    正視自己純粹的需要

    學習面對失望

    找到人生目標

    回過頭看自己,回歸中心

    繼續勇敢的自己

    ◆靜心練習:問問十年後的自己



    靜心修練8? 與人連結

    先安頓好自己

    先找到自己

    親密感來自「與我同在」

    我是愛;愛是我

    珍惜身體

    享受全然投入的喜樂

    ◆靜心練習:手指舞蹈



    靜心修練9? 身心靈健康寶典

    三大生命品質──善良、成長、喜樂

    維持正向情緒

    活著就是快樂的理由

    ◆靜心練習:笑靜心



    結語? 勇敢做自己!



    ?

    ?





    自序



    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最近發生一些事情,我的心好亂,完全靜不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師,我要怎麼樣才能靜下心來?」這樣的開場白,對第一次來參加靜心的學員而言,再平常不過。



      面對帶著類似疑問的人,我會說:「恭喜你!聽起來,你似乎已經開始想要做一些改變。」這也意味著,不想繼續被紛擾的思緒掌控;想擁有更多自由,想讓心胸更開闊,想呼吸清新的空氣,想走一條有別於以往的路,想勇敢冒險,過不一樣的生活。



      聽到這樣的心聲,我會鼓勵他先停下來為自己喝采。畢竟人總是要走到某個階段、某個片刻,才會想對自己說:「該是回頭好好整頓自己生命的時候了。」機緣往往在靠著自己想破頭,卻怎麼也找不到出路的時候發生。



      因此,對我來說,煩躁、不知所措從來不是壞事!



      學員皺著眉頭,語帶嘆息又說了:「老師,靜心好難噢!」又是一句熟悉的感嘆,然而我聽到的卻是:「老師,我能怎麼做?」



      事實上,靜心離我們沒有想像中遙遠,只是過去的教育,幾乎沒人教我們必須隨時觀照自己。從出生、求學、求職、求偶到求生存,我們都被訓練要把注意力放在尋求別人的認可,從來沒人主動告訴我們:「想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觀照自己』最重要。」



      難怪世界上會有那麼多人對周遭充滿憤怒與怨懟,核心問題是不夠重視自己,在長期忽略自身需要的情況下,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身心健康、精神愉快。



      於是便出現了現代人最棘手的問題,一、如何面對自己的煩躁?二、如何面對別人的煩躁?



      先不談開悟、覺醒、意識、成道、涅槃、臨在、心流和正念等難以捉模的概念,簡單來說,人們渴望的無非是「活得輕鬆自在一點」,無論是對自己或寄情於身邊的人。早期接觸心理學,身邊同學幾乎都是一些專業醫療相關人員,自然學習焦點皆放在研習人的悲傷、失落、沮喪、憤怒和不甘心等,換句話說,就是處理人的負面情緒和情感。



      記得在「悲傷與失落」的課程中,我問老師,為什麼只專注在令人困擾和痛苦的事,有教導「快樂」的課程嗎?老師愣了一下,說:「目前沒有!」話說回來,這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現在想想,醫療人員要解決的無非是人的「病痛」,畢竟人們通常要到無法忍受,才會想尋求醫療幫助,想當然耳,老師教的便是解決「痛」的問題,但我其實對「快樂」的學問更感興趣。



      幾年後,發現了靜心,愈來愈受它吸引。學習靜心的過程,除了經歷再熟悉不過的「傷痛」,更多的是認識我不曾擁有的「輕鬆與自由」。印度靈性智慧大師奧修說過,人的病有千萬種,但解藥只有一帖,就是「靜心」。



      奧修的書籍及靜心方法,是我回頭認識自己最早的啟蒙,除了更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也讓我領悟到快樂與幸福的訣竅。近幾十年來,西方腦神經科學針對快樂議題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快樂學,學快樂」是我的志業,也是最熱中想探討及分享的領域。



      我的第一本書《回家》一開始便以自我剖析的方式,描述原生家庭對人格養成的影響,之後《我要心動一輩子》、《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轉念的力量》等作品,每次書寫、整理與分享,都能從回顧中看到生命成長的神妙與喜悅。加上二○二三年參與政治活動期間對人性的觀察,更是大大擴展了我的視野,如此鮮明的特殊體驗,帶給我有別以往更加深刻的生命感悟。



      此刻我必須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母親,在她往生之後的二十多年裡,每當遇到挫折,她就是我內心最堅定的磐石。只要一想到母親,就能快速激發我內在強而有力的韌性、溫暖、寬待與富足。



      感謝母親,在我什麼都不懂的小小年紀,便帶著我到處為不平靜的心靈尋找答案。即使不富裕,還是想方設法,送我上私立天主教道明國際學校就讀幼兒園。雖然時間不長,但修女們在日常生活展現出來對「生命崇敬」的那棵種子,早已深植我心,同時在我的成長軌跡上一路可循。媽咪,感謝您的用心栽培與先見之明!



      在我心裡,始終留有尊貴的空間給愛我、關心我的人。除了讀者、粉絲和支持我的親朋好友,我要把這本書獻給在天上的母親,賴富女士。說到這裡,似乎也不能忘了繼父李其頓保先生,要不是他在我青少年時期,把我們母女倆接往美國,視如己出,如今我也不可能有寬廣深刻的國際視野。還有,就是那位沒有養過我一天的生父,這絕不是玩笑話,真的是因為他的缺席,造就了兩個毅力堅定的女人。對於生父當初的選擇,我全然同理,毫無怨言。因為,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生長在台灣。



      最後,當然最感謝老天爺的巧妙安排,無論是吸引力法則使然,或存在的自然運作,我對老天爺的表現真的很滿意,謝謝您!



      跟每個人一樣,一旦踏入自我探索的旅程,自然會變得愈來愈成熟,愈來愈柔軟,頭腦愈來愈清晰,前路也變得愈來愈寬闊,當然,也會更懂得珍惜生命賦予的美好。在此,謝謝天下文化出版同仁的邀請,特別是促成本書的重要推手楊郁慧資深編輯總監,在她生前我們最後一次通電話時,表達了對本書深切的喜愛與期待。謝謝你們讓我心中「崇敬」的黃金種子,藉由這些文字繼續發芽、茁壯,觸及更多有心成長的人。



      二?二二年大年初一,朋友隨口問了一句,想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年度標語?我說:「今年好像可以給自己一個『沒有天花板』的一年。」沒想到,《我想跟你好好說話》及《轉念的力量》分別獲選為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和讀墨四大平台的年度十大好書,我也被選為年度暢銷作家,這些成果帶給我從未有過的驚喜。



      後來,也因為受邀演出榮獲二?二三年度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獎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首度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所以說,無論從文化或演藝事業來看,宇宙的確回應了我「沒有天花板」的一年。



      除了原本就認識我的讀者,很多觀眾因為「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角色「林月真」,刷新對我的印象,年輕人也因為戲好,開始關注賴佩霞這個人。當時的我,已經很少出現在娛樂版面,三十多年來,隨著生養下一代,早已轉往學術與身心靈成長的研究領域,學多了,教育推廣自然成為我的志業。



      在陽明交通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的三年,加上其他場合中看到年輕人面對世界、課業、工作、家庭、關係及自我實現等產生的種種壓力,眼看世界變化愈來愈快、選擇愈來愈多,不知如何有效率的應對,儼然成了年輕人內心最大的隱憂。



      加上怕犯錯、怕對自己或對世界失望,無形中乾脆圍起安全網,築起高牆隱藏自己。即使有機會冒險,最終可能還是選擇違背心中的熱情,遵循相對安全的途徑。我認為很大的因素,往往來自身邊缺少一位能夠無條件支持自己的人,做為精神支柱或榜樣。



      二?二三年暑假,我去了波士頓上了兩個月哈佛大學的「領導力」課程,其中一門「策略銷售管理」學員都是來自具國際規模的知名公司,有資深主管、教練或即將交棒給年輕一代的大老闆,當大家討論起如何帶領Z世代面對未來時,結論是:功成名就已經不是年輕人唯一關心的事,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大家熟知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說了:「工程化的生命科學才是未來。」當然,除了工程科技發展,人的身心靈成長與健康絕不在話下。



      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人,是聰明的年輕人會深切思考的議題。



      早年,剛深入心理學初期,便體驗到「自覺」的威力,對於人如何能在短時間內修復心靈創傷的潛力瞠目結舌。接下來的經驗分享,都是我不斷把自己帶回自覺的練習過程。直到現在,每每看到學員因為靜下心來而促發的生命改變,在在提醒我,人類心智成長的奧祕,還有太多且太大的空間等待我們深入探究與開發。



      這股探索生命成長的引力,早在全球快速蔓延。我們將在本書一起探索專屬每個人的「快樂學」,其中有故事、有理論,還有沒那麼嚴肅的靜心法,都是我日常生活遇到困難時,幫助我重拾平靜,保有心靈自由,同時持續帶給我生命熱情的法寶。當然,也有幫助我保有身心暢快的祕辛。



      回到前面靜心教室學員的感嘆,「靜心好難!」真的嗎?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先下定論,可能才是注定困難的起點。



      二?二四年初,我同樣又給自己一個年度標語「歡樂滿堂」,這裡的「堂」,是指印堂的堂。也就是我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願意為頂上這顆掌管歡樂的腦袋負起責任,將一些危害身心健康的人際關係或生活陋習,清一清、理一理。



      通常我們寧願相信煩惱離自己好近,揮之不去,歡樂離自己好遠,遙不可及。但事實上,這兩者都是出自同一個源頭「腦袋」。只要了解頭腦的運作模式,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指日可待。



      想想,如果獨處時能感知自己的身心愉悅,與別人相處起來,肯定也能隨意散發愉悅的魅力。或許,當旁人看見身邊出現一位有愛、有勇氣又有能力分享歡樂的人,也會開始對生命抱有希望,甚至願意嘗試毫不保留的展現自己的善良。也或許,在不經意中,振奮某些渴望被鼓舞的夥伴,然後,一起探索生命的豐盛與富饒。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說:「老師,這一切都太烏托邦了吧!」



      其實,我們有所不知,靜心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早已存在。人們對祥和的渴望,早就存在於血液、基因和自然生態裡。只要願意騰出時間與空間,先與自己的心連結,很快就能感知生命的奧祕、智慧與精采。



      過程會像剝洋蔥一樣,也許有些驚悚、有些躊躇,甚至有些脫序,但最終我們將有能力直視人類共享的生命精華──愛。



      我們都嚴肅太久了,確實可以透過一些有趣、歡樂且輕鬆的方式,向世界表達內心對愛與被愛的渴求。當我們共同創造歡笑時,自然會從心裡泛起一種愛的溫柔。相信我們都經歷過被「愛」打動的經驗,但相對於「覺知」,似乎就萌生了一股說不清楚的神祕。



      說穿了,我們都希望能夠從生活裡多多經歷一些足以讓人欣喜、安定以及愛與被愛的火花,當這些美好的經驗與覺知結合,自然會幻化成對生命的了悟,意識到生命本然俱足的自由與狂喜。



      很幸運,一路走來,我的生活充滿各種新奇、有趣、幽默、愉快、輕鬆、好玩及挑戰,值得好好慶祝且細細品嘗,如同靜心帶給我心靈上的層層洗滌,愈來愈清明剔透。這是一條「覺醒」、「發現自己」,或說是探索「我是誰?」的道路。路上風景奇幻無比,有時金碧輝煌,有時山明水秀,有時崎嶇不平,卻都也只是風景,最終要明白的是「誰在經驗?」



      就讓我們甩甩頭,感知毛髮飛揚;動動腳,把鞋踢開;扭扭腰,將無形捆綁在身上的枷鎖鬆開,假以時日,會看見自己彩虹般的光芒,照映在即將前往的方向……



      對了,差一點忘了告訴你,二○二五年我給自己的年度標語是「靜心正念」

    ?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