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25時,赤?見 5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0244606
夏野?子
林均鎂
東立
2025年7月21日
47.00 元
HK$ 44.6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0244606
叢書系列:
紫界(限)
規格:平裝 / 192頁 / 12.8 x 18 x 1.6 cm / 限制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紫界(限)
分
類
漫畫
>
BL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羽山麻水前往英國拍攝父親小說改編的電影,白崎由岐則是留在日本拍攝電視劇。白崎好不容易再度獲得主演機會,導演卻是以前發生過衝突的人。羽山則是為了詮釋年輕時的父親,重新面對自己。兩人分隔兩地互相打氣……遠距離戀愛篇。
目
錄
畢業生
少東同學
「永遠」不忘記
第一杯咖啡
春風司機
十二的月亮
鴿子與野玫瑰
世界末日
像作夢一樣
「知者來」
洋裝與青草茶
告辭了!奶酥麵包
你勇敢嗎?
下雨,莫愁
很久以前的事
「失望」這種事
牆角下
鳳林老師父
石縫裡的信
序
推薦序
陪孩子走過成長路
花蓮市明義國小閱讀推動教師 許慧貞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也總是有著各種困惑。有些問題師長可以幫忙解決,然而,大人也有幫不上忙、使不上力的時刻。這個時候,孩子就得試著調整自己,幫助自己勇敢面對考驗。如果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適時將和孩子面臨相似狀況的書中人物介紹給他們,陪伴孩子一起走這趟成長路,相信,孩子將更有想法應對這一道道的人生課題。
《畢業那一年——石縫裡的信》正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孩子的成長之書。國小畢業生妞妞以寫日記的方式,說出發生在自己、家人、同學和鄰居身上,許多關於「成人」的故事,是孩子們的最佳生活範本。我來到花蓮教書,轉眼已十一年了,這本書我必定為每一屆的孩子導讀。
書中的妞妞,心底縈繞著許多關於情感的問題︰天底下到底有沒有「永遠不忘記」這種事?喜歡一個人,是不是就該告訴他?現在的「同學」,以後可不可能「不只是同學」?
還有一些棘手與無奈的人生問題,例如︰違逆父母的旨意去成全自己的志向,是不是勇者的行為?老同學犯案,該不該出庭指證?被男朋友甩掉,就叫「世界末日」嗎?青梅竹馬的情人,怎麼會變成家暴的施暴者?因為「不想」就不和爸爸出去玩,算不算是不孝順?……都出現在妞妞的日記中。而這些問題,正是我高年級的孩子常常掛在心上,卻不知如何啟口的大哉問。
書中的妞妞有著和宜容一樣的真性情,道出高年級孩子的心底事:
我和妞妞的想法一樣,「長大」這回事,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高不高興,絲毫沒得商量。看了這本書,我想把所有現在的事記下來,留到未來,再慢慢品味這絲絲縷縷的回憶……
這是我一位學生看完這本書後,寫下的讀書筆記。作者宜容所期待傳達的訊息,學生們真真切切的領略到了!這也是為什麼每一次導讀完,我總會處心積慮的安排宜容和學生們見面對談。
謝謝宜容在我每回提出邀約時,總是慷慨允諾,奔波返鄉為花蓮家鄉的孩子服務,每每和宜容對談後,孩子總是收穫滿滿、意猶未盡。很懂小孩的宜容(或者她本來就很像小孩),總能準確傳達她的一片心意,一如書中溫馨的文字。妞妞真是最適合陪伴孩子長大的書中人,有了妞妞,孩子的成長路走來,肯定是更踏實的。
很高興看到這本書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版,添加了溫暖的插畫及美麗的色彩,讓妞妞得以繼續陪伴更多孩子長大。
作者序
石縫裡還有信嗎?
蔡宜容
我並沒有將這本書重寫,只是淡化了其中過分的誇飾,打磨了稜角,刪除了矯情和胡話。在這項有時候痛快有時候煩人的工作過程中,我發覺一九二三年寫下這些東西的那些青年本質上(「本質上」是什麼意思?)已經就是今天或認可或修改這些東西的先生。我們是同一個人。
這是阿根廷作家波赫士在一九六九年為將近五十年前的作品重新出版所寫的序。整理自己過去的作品是一件惱人的工作,我舉雙手雙腳同意。事實上,當編輯告訴我這本書將要重製,我幾乎以一種無法言喻的心情,極盡可能的拖延,逃避,直到不能再拖。
所有的惱人、拖延與逃避,當然不是因為作品結構成熟,無法增刪,而是當一九九七年的蔡宜容,遇上現在的蔡宜容,帶著某種久別重逢的尷尬與陌生,總隱隱擔心「她」會不會已經改變了?不再是當年的「自己」了?這有一點恐怖,好吧,不只一點;而且,如果現在的蔡宜容變身了,一九九七年的蔡宜容會消失嗎?如果一九九七年的蔡宜容消失了,那麼十二的月亮,鴿子與野玫瑰……那些很久以前的事會不會人間蒸發?石縫裡還會有信嗎?
我隨手翻開舊版的書,第一百一十六頁,割牧草的朱大哥看見太陽快下山,「大部分雲都是白色的,只有靠近太陽的地方,有一些粉紅色和金黃色的雲。」我笑了,也許這就是我昨天看見的晚霞。隨手再翻,第一百二十八頁,關於牆角下的白日夢,「通常我會在口袋裡塞一些零食。有時候是巧克力球,有時候是蘇打餅,我就一面看花,看房子或看天空,一面慢慢享用。」我又笑了,從一九九七年到現在,很多事情改變了,但「口袋裡塞一些零食」的好習慣可從來沒有荒廢。
我在第六十二頁看見神祕美麗的野玫瑰,在第一百四十六頁發現勇敢的,受傷的少年,啊,那些朦朧的,野地高飛的夢想……我漸漸覺得,一九九七年與現在的蔡宜容,也許「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依舊受到晚霞與玫瑰的吸引,永遠不會戒掉巧克力與奶酥麵包,嚮往著勇敢冒險與一切不安全的事物,卻總是「卒仔」的時候居多,但這也沒什麼,牆角下蹲一蹲,又是一條好漢。
我再也寫不出那個一九九七年的故事,但是現在與未來的每一個故事都將帶著那一年的印記,無限變形。仔細想想,青少年不也是這樣?我們不像蟒蛇褪皮一樣,在跨越法定成年的剎那,把「青少年」留在森林的草叢或山洞裡,然後光溜溜的長大;我們都是帶著成長的印記向前行的。
波赫士在序文裡又這樣說:
對我來說,這本書包容了我後來的一切……我那時候喜歡的是黃昏、荒郊和憂傷,而如今則嚮往清晨,市區和寧靜。
我比較貪心,清晨黃昏、荒郊市區、憂傷寧靜,我全都喜歡,它們都是塞在石縫裡的信,我隨時都想爬上小山坡,悄悄的抽出來讀一讀。
是的,石縫裡還有信。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25時,赤?見 5 (特裝版)
2.
關於一首情歌(全)特典版
3.
不知冬寒的戀愛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