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中悠久的遺產,幫助我們創造宗教、組成部落、建立帝國,
如今也正將我們推向毀滅……
如今也正將我們推向毀滅……
人人身上都承載著遺產,那是一套演化形成的成見與文化工具,塑造人類行為的每一個方面。歷經數不清的世代,這份遺產將人類帶往更高的成就:激發出更複雜的科技、更組織化的宗教、更廣大的帝國。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歷史上首遭:這份遺產竟然正在打擊人類。我們發現人類正在快速朝向政治兩極化遠超過往、戰爭更加致命、環境破壞無法彌補的未來狂奔而去。
在《危險的繼承》中,著名人類學家哈維.懷特豪斯全面論述我們的成見是如何形塑人類的過往、還威脅著人類的未來,他說明從眾性、宗教性、部落性這三大成見是如何驅使世界上古往今來的人類行為。經由自然天擇形成,又經過數千年文化性演化的利用與駕馭,這些成見催化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轉型與蛻變——農業的誕生、史上第一批君主的出現,乃至人祭犧牲的興衰與多民族大帝國的創建,皆是其作用的結果。懷特豪斯引領讀者深入現代部落,例如恐怖組織和掠奪性廣告公司等等,由此呈現當人們喪失控制成見的文化結構時,我們所建構出的世界將會如何失控陷入混亂。
《危險的繼承》一書揭示出人類本性是如何形塑眾人集體的歷史,並由此驚喜地展示一條可能解決現代最迫切之問題的新道路。本書的成果,是對人類的旅程進行強而有力的重新評估,足以改變吾人理解「我是誰」、「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的方式。
★新石器革命期間,較頻繁的集體儀式有助於穩定文化認同標誌(identity marker),從而促成大規模群體之崛起;或者用簡單的方式去說,例行常規化的儀式有助於更大群體之誕生。
★暴力軍事衝突是人類社會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其作用遠遠超出其餘任何力量(農業的傳播除外)。
★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來,我們所繼承的自然傾向,不僅是優先解決眼前問題,先不著想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問題,而且是環境愈艱難,就愈會把注意力放在短期問題上。
★某種程度來說,我們人人都是從眾主義者;從眾主義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項要素。
★隨著人類歷史進程的開展,我們部落的規模已經大為擴大。然而這場擴張過程的最後一處堡壘,乃是生命部落的本身,其所涵蓋的不只是全人類,還有所有的生物。
一致推薦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科普作家,「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板主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翟翱|作家
羅素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各界讚譽
真是精彩……懷特豪斯從各種角度,探索儀式的角色、強烈情緒經驗形塑暴力群體的作用、重新構想社會物質性基礎的可能等等課題……他豪邁跨越學科藩籬與時代分野,構建出一套能敘述人類歷史的一家之言,令人激賞。──伊恩.休斯(Ian Hughes),《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
本書探索社會的力量以及一般人如何能改變世界的方法,發人深省。──蘇菲.麥克貝恩(Sophie McBain),《衛報》(The Guardian)
這本書探討的是,經歷數千年自然與文化選擇的塑造,演化的遺緒如何持續影響人類行為和社會發展。從農業的起源到現代地緣政治的複雜性,懷特豪斯研究所提供的洞見,讓讀者得以深刻認識驅使人類歷史與其所面臨之挑戰的那些力量。──蘇迪普塔.達塔(Sudipta Datta),《印度教徒報》(The Hindu)
這本書是對於人類進化歷程攜帶的行李,進行一場洞察深刻且令人讚嘆的探索,解釋我們這個物種最偉大的成功與最嚴重的失敗。──尤瓦爾.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人類大歷史》作者
《危險的繼承》一書呈現,哈維.懷特豪斯研究巴布亞紐幾內亞某文化的努力,最終如何引領他提出關於帝國興盛、續存和衰亡的新解釋。本書思路清晰且原創性十足,它的重要性不只是可作為讀者理解當代社會潛在動力的指南,而且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取徑相互交融的典範作品。──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雄性暴力》作者
結合突破性的研究與引人入勝的敘事,本書之精彩令人拍案,它揭開人類最深層的從眾、信仰與歸屬傾向,以及此等傾向如何深刻形塑大量人類歷史與當前局勢。關鍵處在於,哈維.懷特豪斯進一步探索,這些造就出今日人類的傾向,如何能在今日化為重塑人類集體未來的寶貴工具──著實引人深思,快去讀吧!──凱特.拉沃斯(Kate Raworth),《甜甜圈經濟學》作者
哈維.懷特豪斯對於我們承繼而來的人類本性進行廣泛研究,撰成這本非常值得一讀的著作,幫助我們更能有效應對當代的問題。他提出了一項非常有力的論點:若能善用演化形成的人類本性、而不是企圖超越它,那麼人們所需的行為改變其實比想像中更容易出現。──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作者
本書的分析大膽而全面,跨越時代與地區並包含不同類型的人類社會,展現出的志向之大與涵蓋之廣著實罕見。──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絲綢之路》作者
作者以扣人心弦、深入鑽研、細膩精微且有終極希望的視角,審視人類的歷史、當前的危機、未來的潛力。哈維.懷特豪斯檢視的人類成見皆有其黑暗面,但恰如他在書中呈現,同樣的歸屬、信仰、凝聚能力也可以轉化為積極正面的用途。本書誠屬傑作,觀點至為重要、啟發吾人思考,而且閱讀趣味十足。──凱特.福克斯(Kate Fox),《「英格蘭人是人嗎?」》作者
哈維.懷特豪斯這本著作既具備科學嚴謹性,又有深遠的含意。這位學者研究各文化中群體認同如何形成凝聚人們高低或低度合作,辨別出定義人類行為的成見,也就是從眾性、宗教和部落性。他在書中探索人類如何從小群體演化成凝聚力未必總是強大的大社會,然後反問吾人如何運用這項知識去處置全球的挑戰與難題:我們是否能超越地域私利,在全球的層級上從事合作呢?本書看待人類未來所採取的視角,兼具建設性、啟發性又為我們帶來希望,值得大家深思。──彼得.格魯克曼爵士(Sir Peter Gluckman),《天才:人類創新的意外果實》(Ingenious)作者
《危險的繼承》是結合心理學、人類學、大歷史數據分析領域的卓越綜論,深入闡明人類社會的演化軌跡,以及人類集體如何造就更好的未來。──彼得.特爾欽(Peter Turchin),《終結時代》(End Times)作者
這是一部學術研究與行動倡導二者兼具的佳作,對一萬年來人類的社會變遷及成長提出精彩的解析,然後又為人類文明未來轉型繪出藍圖,令我讀來深受震撼。我將這本讀了就會愛不釋手的書,推薦給所有好奇以下課題的讀者:人類文明為何如此橫衝直撞,無視氣候變遷、核子戰爭、假消息氾濫的危險?哪些文化創新足以促成人類集體改變前進方向的力量?──溫妮弗雷德.路易斯(Winnifred Louis),昆士蘭大學心理學教授
一本涵蓋範圍極廣、重要程度難以言喻的傑作。哈維.懷特豪斯在書中呈現,演化如何塑造人類的心理構造、世界歷史進程中人類如何突破此心理構造的限制、我們如何運用相關認識面對未來的挑戰。本書充滿對人類本性的深刻見解,是極具信服力的大師級作品。──路易斯.達奈爾(Lewis Dartnell),《最後一個知識人》作者
本書對人類條件的解析,企圖解釋今日人類社會哪裡出錯、該如何修正,其分析充滿力量且啟發思考。懷特豪斯勇於以跨越學科的角度綜觀歷史全豹,處理的課題遍及社群媒體和政治兩極化,乃至古代宗教崇拜、遊牧社會等。他提出塑造人類的三大核心特徵為眾性、宗教性、部落性的論點,既發人深省,也提供吾人理解當今世界諸事件的極佳視角。本書高度的信服力和可讀性,在在呈現人類學為什麼很重要。──吉蓮.邰蒂(Gillian Tett),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長,《穀倉效應》作者